APP下载

在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探析

2022-05-30韩舒铜

教育界·A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大课间啦啦操小学体育

【摘要】啦啦操是一项具有团结协作性、动感活力性、风格突出性等特点的运动项目。在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具有诸多优势和价值。目前,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场地与设施设备受限等问题。学校和教师需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评价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在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的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啦啦操;大课间

作者简介:韩舒铜(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在小学大课间开展体育活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拓展和必要延伸,也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末提出“大课间活动”的概念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1]。然而,部分小学的大课间时间过短,大课间活动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组织工作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并将动作与音乐相融合的团体运动项目。在小学大课间开展啦啦操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彰显集体魅力。

一、啦啦操活动概述

啦啦操是一项动感时尚的运动项目,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需要表演者熟练掌握基本手位等动作技巧。啦啦操按照动作难度的不同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类。其中,技巧啦啦操融合了体操、健美操等相关技术,涵盖跳跃、拋接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不适合作为小学大课间的活动[2]。而舞蹈啦啦操体现了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动作特点,难度相对较小,主题更鲜明,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更适合在小学大课间开展。本文提到的“啦啦操”指的是“舞蹈啦啦操”。啦啦操通常需要6到13人作为一个小团队。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需要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与其他成员相互配合,保证动作整齐划一。学校和教师在啦啦操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每个动作做到位,响亮地喊出口号,借助多种道具进行表演,能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彰显学生的激情、朝气和活力,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终身锻炼的意识。观众们也能沉浸在学生的表演中,与表演的学生产生共鸣。

二、开展啦啦操活动的优势和价值

开展啦啦操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塑造学生的形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核心素养,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7至11岁的儿童处在逐渐能够形成概念、发现关系、解决问题的阶段[3]。学生在啦啦操活动中,不仅需要通过表演诠释活动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还需要拟定并设计相关的口号,以鼓舞士气,展现团队整体的气势。可见,开展啦啦操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开展啦啦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啦啦操需要学生感知动作的衔接、分解以及动作、音乐之间的融合。不同的啦啦操动作有快慢、力度、幅度的区别。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做动作的时间、位置,对音乐间奏的时间进行预判,并且时刻关注自己和其他表演的学生所处的位置,做好队形的变换。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节奏、配合旋律、完成动作。

(三)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素质

啦啦操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速度素质。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力气较小,爆发力相对欠缺,神经系统发育较快。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和位置变换的需要完成相应的动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速度素质。

与速度素质相比,耐力素质更考验学生在较长时间内的体能。开展啦啦操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活动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心肺功能,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

啦啦操活动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学生使用上肢、下肢的力量完成相应的啦啦操动作,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力量素质。

此外,在学生进行啦啦操训练时,学校和教师应注重锻炼他们的意志力,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无论是那些比较容易冲动、缺乏自控力的学生,还是那些缺乏合作意识、交际能力及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啦啦操训练,都能塑造良好的性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展啦啦操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各种困难,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自主练习,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相互配合,完成相应的任务,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目前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啦啦操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工作有待改进

为解决小学大班额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多数地区的有关部门和学校加大了教师调配和招聘力度,小学教师的总体数量有所增加,然而科班出身的啦啦操教师数量仍较少。目前,许多学校对体育教师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开展情况等。不少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并且,学校的安全管理、家校共育、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均需要人力投入。这使得体育教师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啦啦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有的体育教师对啦啦操教学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错误认知,认为教学活动的实施难度较大;对于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未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甚至对教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与学校管理层的沟通,无法将啦啦操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效融合。

有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掌握运动技巧的速度较慢,对啦啦操等体育运动有抵触心理,不愿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对于这些学生,部分教师未能及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消除他们对体育学习的负面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的教师在设计啦啦操教学活动时,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满足学生希望参加体育锻炼、接受艺术教育等多种需求,导致学生对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未认识到啦啦操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这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啦啦操教学场地与设施设备受限

目前,多数学校常规运动的教学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学习活动场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对于啦啦操这项运动来说,有的学校所提供的教学场地有限,设施设备不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对体育教师开展啦啦操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导致学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4]。

四、提升大课间啦啦操活动效果的路径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特色课程教研

学校要想提升大课间啦啦操活动的效果,首先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来说,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培训,结合教师的年龄特点、专业素养、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帮助教师改进啦啦操教学工作,从而取得预期的大课间啦啦操活动效果;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对啦啦操教学的热情。其次,学校可以引进校外培训机构,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水平。学校需要选择与具有办学资质、符合办学标准的机构开展合作。再次,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邀请具备啦啦操特长、业余時间比较充裕的家长协助学校开展大课间啦啦操活动,与家长形成合力;也可以与社区、当地的大中专院校合作,招募志愿者,组成啦啦操师资队伍。最后,学校可以依托本土资源构建兴趣类、运动健康类的校本特色课程。每个班级可以开设一个关于啦啦操的特色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达到良好的大课间啦啦操活动效果,促进体育教学多元化发展。

(二)丰富活动形式,改进啦啦操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需要统筹教育资源,丰富大课间啦啦操活动形式,改进啦啦操教学工作,以促进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训练项目及啦啦操动作。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啦啦操专项训练时,不仅需要将动作与音乐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动作示范、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动作要点,规范学生的动作,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跟着音乐完成每一个动作;还需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训练的热情,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或自主进行练习,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进而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啦啦操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啦啦操训练,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在掌握啦啦操动作技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学会表达与沟通,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勇于承担责任,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此外,学校可以创建啦啦操社团,满足对啦啦操感兴趣、具备啦啦操特长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体育场、群众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实地研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啦啦操活动,让更多学生感受啦啦操这项运动和体育这门学科的魅力。为了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可以将开展社团活动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课间啦啦操活动的效果,为构建体育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三)优化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创新啦啦操教学方式,保证大课间啦啦操活动质量,一方面,学校需要对体育教师的啦啦操教学工作、大课间啦啦操活动开展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学校教研部门应该深入总结啦啦操教学经验和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应该从大课间啦啦操活动的内容、形式、场地保障等方面开展研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制订保障措施,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对啦啦操教学内容、方法进行动态、多元评估,从多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如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对于大课间啦啦操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应该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积极采纳,及时改进相关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大课间啦啦操活动效果,充分发挥啦啦操活动的优势和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各小学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啦啦操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该从师资队伍、课程教研、评价体系等方面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啦啦操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在大课间啦啦操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朵,汪燕,唐纪平.舞蹈啦啦操在小学大课间开展的可行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107-108.

[2]李傲,黄芳,许富强.小学体育课堂开展啦啦操活动的意义[J].新体育,2021(24):83-85.

[3]孙萌.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3(05):110-111.

[4]邵李芳.北京市中小学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的开展现状及其推广策略:以首届北京市中小学啦啦操比赛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大课间啦啦操小学体育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