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纵横”栏目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崔静

求知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摘 要:《中外历史纲要(上)》紧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对功能性栏目进行了创新设计。“历史纵横”栏目作为九大辅助栏目之一,在教材中的数量最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教师应根据“历史纵横”栏目的特点,灵活使用该栏目,如让学生在课前结合该栏目预习、利用“历史纵横”栏目导入新课、将栏目内容与教材内容密切结合、以现有的栏目内容为灵感补充更多内容,以更好地发挥“历史纵横”栏目的作用。

關键词:中外历史纲要;历史纵横;历史教学

作者简介:崔静(1998—),女,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的教材除了在内容编写方面更加完善,还增设了众多辅助栏目。如何平衡课文正文与课文辅助系统之间的教学是每个历史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历史纵横”栏目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数量最多的辅助栏目,研究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历史纵横”栏目设置的概况

白月桥在其著作《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中用系统论的原理研究了历史教科书,将其分为以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和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1]。辅助系统用以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纵横”栏目属于教材辅助系统的子系统,其引导学生全面地学习历史,客观地解释历史,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概念解释

“历史纵横”一词本意指古往今来和上下四方,以及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任何事件。对于该栏目的解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徐蓝认为“历史纵横”栏目是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通过相关史事的讲述,揭示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2]。王宇鸿认为,其以培养时空观念素养为出发点,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补充课文正文,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而形成对历史更全面的理解和客观的解释[3]。本文的叙述基于“历史纵横”作为课文辅助系统的子系统展开。

(二)数量统计与分布研究

据统计,《中外历史纲要(上)》共29课,全书的“历史纵横”栏目共47则,大多是1课1则,仅第13课没有设置该栏目。全书中,只设计一则“历史纵横”栏目的共15课,占比51.7%;设置2则的有8课,占比27.6%;设置3则的有4课,占比13.8%;设置4则的有1课,占比3.4%。

笔者将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栏目数量与其他辅助栏目的数量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栏目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数量最多,“史料阅读”栏目稍次,“学思之窗”栏目与前两者相比较少。与其他栏目相比,“历史纵横”栏目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更明显,较符合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特征,突显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纵横”栏目穿插于课文之中,栏目内容与课文正文内容相关系,在考虑版面的布局与美观的基础上,栏目依据内容量位于不同的位置,且栏目底色更深,字体区别于课文内容,做到了显眼与美观相结合,辅助与补充相结合。

(三)栏目类型

“历史纵横”栏目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数量最多,其内容多样、表述有趣、简单易懂。笔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根据呈现方式划分,可分为单纯文字表述和文字加图片叙述两种;第二类,根据栏目内容不同划分,可分为基本史实介绍、人物介绍、历史名词解释、相关制度介绍、历史著作、数据资料介绍;第三类,按照栏目功能分类,可分为拓展扩充、辅助教学、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历史纵横”栏目作为课文辅助系统,其目的是辅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

笔者对“历史纵横”栏目的概况进行研究,目的是更深层次地了解该栏目,从该栏目的编写意图明确其重要性。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探索该栏目的使用方法。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纵横”栏目

教师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展示多元的学习资料,就能够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历史纵横”栏目呈现的材料较丰富,能为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帮助[4]。关于该栏目在教学中的使用方式,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及时检测

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对部分栏目进行自学,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检测。虽然“历史纵横”栏目多为一课一则,但也有一课二到三则的情况。高中统编版历史教材的内容增多,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让学生利用“历史纵横”栏目进行课前预习,可以降低学生在课上自主阅读的难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注意的是,用于课前预习的栏目应该具备简单易懂、可读性强、能扩充知识储备的特点。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的“夏商时期的历法”,第4课的“两汉其他重要科技成就”,第6课的“唐朝曲辕犁”和“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第八课的“魏晋玄学”等内容,都是适合学生预习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要有方法、有技巧地布置预习任务。教师可以设置与栏目内容相关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既方便自己在课堂上检测学生对栏目内容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对该栏目的有效学习。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有两个“历史纵横”栏目,那么,教师在结束第15课的教学后,就可以以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第16课的“历史纵横”栏目,达到预习第16课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一些有关该栏目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思考问题:“西方列强以不满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由,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那么,西方列强又以什么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以后,清政府妥协退让,被迫签订了更多不平等的条约,普通的中国民众面对侵略时,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在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这样,教师提出有关“历史纵横”栏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解决问题,教师再在课上及时检测,就能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体会中国民众在面对侵略时反抗的决心与斗志。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正文内容较多,课文辅助系统也较多,教师想要将所有知识都放在课堂中讲解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并在课上及时检测,实现课前和课中的衔接,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利用“历史纵横”栏目进行课前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推动整节课的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多种课堂导入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歷史纵横”栏目作为一个具有突出趣味性特点的栏目,是比较适合用来导入新课的栏目。

例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说:“老师想通过今天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位我倾慕已久的英雄,前两天还看了一部有关他的电影——《长津湖》,如果可以,老师也想听听你们心里的英雄的故事。”《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其中一则“历史纵横”栏目的主题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教师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爱国电影导入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分享欲。

又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虽然各阶级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各种努力,但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仍愈演愈烈,不仅发生了大家熟知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还有屈辱的克林德事件,那么,克林德事件是怎么回事?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寻找答案。”教师这样导入的意图是给学生展示相对陌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求知欲,从而顺利推进课堂教学。

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纵横都可以作为导入内容。教师需要精心筛选,利用趣味性强,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的知识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的导入技能和知识储备也非常重要,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善于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和有趣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将“历史纵横”栏目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

教材由于版面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地展示所有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历史纵横”栏目能辅助解释课文内容,对一些历史名词和事件进行阐述。教师将课文内容与“历史纵横”栏目有机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 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中“疆域的奠定”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课文内容和“历史纵横” 栏目结合起来。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经略边疆的一些举措,除了这些举措,大家还知道统治者为疆域的稳定做了哪些努力吗?请大家快速浏览本页的‘历史纵横栏目寻找答案。”这部分“历史纵横”栏目的内容是“改土归流”,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西南边疆所做的努力,但教材正文中未提及该制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则“历史纵横”栏目内容,能有效补充课文内容的不足,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以现有的“历史纵横”栏目为灵感,补充更多的内容

教科书的版面有限,但是知识是无限的,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以现有“历史纵横”栏目的内容为灵感,补充更多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历史纵横”栏目的“北宋的募兵政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北宋“三冗”“两积”的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讲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历史纵横”栏目的“亚罗号”事件时,可以为学生补充讲述“马神甫事件”的内容。

三、对于“历史纵横”栏目的三点建议

综上,“历史纵横”栏目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为了使历史教学更加有效、充实,笔者认为“历史纵横”栏目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一)栏目语言

应以凝练的语言表达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历史纵横”栏目大部分是以竖版和横版呈现,且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如果以凝练的语言展现内容,减少该栏目的字数,将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栏目的数量

在减少栏目篇幅的基础上增加栏目的数量。缩短栏目的篇幅并增加栏目的数量能实现栏目内容的多元化。对于学生而言,其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科书栏目内容多元化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拓展灵感,从而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栏目的图片

栏目图片应尽量清晰。《中外历史纲要(上)》有2则“历史纵横”栏目配以图片,分别是第6课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和第15课的明《永乐大典》残本书影。这两篇内容的风格对比鲜明,第6课的“历史纵横”栏目配的是一幅曲辕犁生产场景的壁画,而第15课的“历史纵横”栏目配的是具体的《永乐大典》残本书影,前者是艺术作品,后者是实物照片,效果大有不同。笔者认为,“历史纵横”栏目的图片应多用清楚的实物图片,少用艺术作品,一是因为艺术作品在书本上二次呈现时,往往清晰度不足,二是认识艺术作品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欣赏能力,教育效果相对较差。

结语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辅助栏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材中包括九个辅助栏目,历史教师应当对其多加关注,平衡历史课程正文教学与课文辅助系统的运用的关系,研究运用辅助系统的方法,以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纵横”栏目在教科书中的数量较多,内容不可忽视,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对每一课的“历史纵横”栏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根据每则栏目的内容精心设计栏目的使用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徐蓝,方美玲.核心素养统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徐蓝先生访谈录[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10):3-12.

王宇鸿.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文辅助系统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洪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辅助文:“历史纵横”内容及运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引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