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2-05-30沈虹

教育界·A 2022年2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大单元教学的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开展大单元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培育,也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并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准备工作及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广大同仁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大单元设计

作者简介:沈虹(1982—),男,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探究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基础学科,其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从关注知识本身转变为关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整体角度考量教材内容并解决教学难题,厘清教材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一个知识模块的结构和原理,以便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方法类比等学习活动,让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构建清晰的认知体系。

一、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内容优化的需要:使课时从碎片化到单元化

碎片化的学习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辅料,难以帮助小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能只通过零碎的知识教学获取知识,小学生需要一定的系统引導来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再不断学习,继续深化认知、完善知识体系。

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限制,教师还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区分,然后选择适合不同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便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不同课时之间的关联没有那么紧密,小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可能无法认识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难以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只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层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若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由面及体,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所学知识便只是散点式、非条件性的,不易被提取与运用。

而从整体视角出发的系统性大单元数学主题教学,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知识到构建认知体系的跨越,让教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基于学生自主性的需要:从学习知识到培养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存在主题单元式的教学,但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还限于本学科、本单元。这样的主题单元式教学与非单元式的教学没有本质的差别,教学内容仍然存在学科间、学科单元间的壁垒,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往往较为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时内容之间的“链式效应”不明朗,课时目标与课标要求、单元目标之间的关联不清晰,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也倾向于结果性、检测性的评判,学生对课堂的开放性和再创性体验不足。

而大单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更高的视角和结构化的视野架构不断进阶的目标链,通过任务群帮助学生形成成体系的知识网络,这有利于学生将惰性的知识转化成活性的素养[1]。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相关概述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方法体系、思维方式进行综合考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倡导让学生发现知识在单元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这样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融合思考,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大单元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教材中的方法体系,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要基于方法论。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需要不断练习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究中,由此学生会逐渐积累科学的学习经验,掌握整体学习的技巧。

最后,大单元教学理念还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育,主张教师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问题,再一次尝试解决问题,由此收获更加具有普遍性的解决方法,形成更具系统性的认知。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原则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整体领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其背后的数学思想,同时逐渐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形成数学思维。具体来说,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关联性。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应以教材知识作为基础,并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学科知识保持密切关联。在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关联性,从而产生学习热情,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

第二,非均衡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更多非均衡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知识的应用场景迁移到家庭、社区、城市博物馆、校外培训基地等地方,对学生而言,完成这样基于多场景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时间会相对宽裕,学习的趣味性也会更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探究活动,如问卷调查、网络资料查询、室外实验探究等。

第三,生长性。大单元教学的生长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寻找新学习途径,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在教学活动小组中运用创新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快速、全面地发展[2]。

三、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前的准备

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将经过遴选的内容一步步展示给学生。为避免教师的能力不足导致大单元教学质量不佳,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前,基于上文所述原则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一定的教学准备。

(一)明确单元主题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先以单元内容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在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将教学活动从知识型转变为活动型,让活动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确定单元主题、开始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考能否在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其次,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兴趣始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好处;最后,教师需要确认教学设计的适用性,即确认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适合用于该主题、内容的

教学。

当然,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总结问题的根源。为了让教学效果更明显,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学习,以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并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游戏活动,将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每项活动中包含的知识[4]。如教师可以选择“编花篮”游戏和“传话”活动,让学生练习口算加法;可以选择有趣的“萝卜蹲”游戏,让学生练习口算退位减法;可以选择“艺术体操”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书面加法计算;还可以选择“青蛙跳进水”游戏,让学生练习书面退位减法计算。

(二)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应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并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全盘规划,然后据此制订课后评价的标准,构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体系。

仍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中关于运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学生现已掌握的加法与减法相关知识,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该部分而言,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定为:“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领会运算技巧,从而提升数字的运算能力”,而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则可以选择综合考量学生在情感态度、数学思维发展、解决问题、知识技能水平等维度的表现。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注重教材文本的重构

应用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重构。

例如,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内容时,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加法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以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当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验证,提升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应用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串联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全面把握,尤其是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让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在课堂上显示出来,以便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的“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重点挖掘除法的应用意义,对“倍数”“分数”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将除法知识点进行多方面的串联,使教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注重教学序列的设计

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序列的设计。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先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设计合理的教学序列,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要高于单独教学的效果。当然,在设计教学序列时,教师需要重新梳理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以及各类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适当添加教学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起、承、转、合结构的教学序列,先通过基础训练锻炼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并渗透数学运算中的“凑整”思想,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运算。在学生基本掌握“凑整”的方法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更加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凑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相对清晰可见,教材中各部分内容衔接得更加紧密,学生自然也能学习得更轻松。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基于系统化思维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大单元思想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准备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大兴趣。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温度、厚度。此外,大单元教学的科学与规范化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赵夏丰.核心素养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4):60-61.

[2]顾秀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53.

[3]熊梅,董雪娇,孙振涛.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9(35):51-53.

[4]宋超.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