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生态场域中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研究

2022-05-30徐范徐开妍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徐范 徐开妍

内容摘要:在信息生态场域中,可借助翻转课堂理论,从实例出发建构国际中文教育课堂模型,以实现课堂与环境的群落互动关系,这适用于国际中文教学综合课(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各类课堂。翻转课堂的A课堂为基础层,借助信息载体进行知识输出,创设信息、环境和信息主体相融合的第三空间,B课堂为交互层,通过交流助推学习者交际技能习得,A、B课堂的交互式融合共同创设完整的混合教学空间。

关键词:翻转课堂 国际中文教育 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是由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1]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张信息生态位的合理分化,强调信息生态功能的政策发挥和均衡发展。[2]关于信息生态的研究包括信息生态学理论、教育信息生态、新型信息生态教学系统,现有研究已取得较大成就,已提出多种智慧课堂生态系统以及利用AI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等等。但相关研究多聚焦于线下课堂,忽略相关技术因素,且缺少对国际中文教育这种受众学习环境复杂情况的研究。

关于国际中文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教学技巧的发展、教学媒介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创新。随着环境趋于智能化,相应的教学理念模式也发生深刻变革,因此,从信息生态的视角出发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是实现人才塑造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翻转课堂最初是从美国开始的,Jon Bergmann(2007)和Aaron Sams(2007)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的发展,翻转课堂在美国流行,后来传入国内。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堂内外时间重新进行了调整,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3]但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最突出的一点是许多相关研究回避理论分析,研究者过于重视实践,排斥理论研究。

因此本研究在信息生态场域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出最佳的课堂模式,尝试为线上汉语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创新发展提供针对性新思路,从而促进国际中文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发展。

一.国际中文教育综合课翻转课堂模型研究

1.词汇教学

学习者对外语词汇的学习涉及到理解、记忆与应用等多个层面,在信息生态视域下考虑词汇教学如何进行,需要将各个相关要素看作统一的整体。在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将词汇教学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进行,相关要素则包括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技术手段。将词汇教学翻转课堂以AB课堂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基础层与交互层。

在信息生态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词汇教学是学习者、学习环境、教师、技术手段等多种要素的推进与循环。翻转课堂中学生利用了听觉、视觉,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媒介进行了多模态学习。梳理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可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循环递进关系:在A课堂“学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非课堂环境”中的学习,在B课堂“教师”通过“自然交流”创设“课堂环境”,增加学生的开口度,由此形成A、B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2.语法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语法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语法往往比较复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常常一知半解。尽管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边讲边练,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机械性练习、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练习,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原因有二,一是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实施的,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安排,学生必须保持足够的专注力,不能走神,否则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二是课堂教学是面向班级进行的,教师引导学生语言输出和回答问题时不能时时兼顾每一位学生。而信息场域中的翻转课堂恰恰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并通过多模态、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共生和谐。

3.汉字教学

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所以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记忆,因此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4]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智能手机拥有率接近100%,为翻转课堂实施提供物质基础,“翻转课堂”在国际中文教育中为汉字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线上的各种资源,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信息生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汉字课堂上让学生掌握主动权。

A课堂:教师录制视频+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录制汉字教学视频,展示汉字。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利用汉字象形这一特点来展示汉字。然后,汉字笔顺读音讲解。教师要在视频中示范汉字的写法,让学生注意到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强调汉字的读音。最后,汉字意义讲解。教师可以利用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来进行讲解汉字,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汉字的整理和归纳,让学生明白汉字的规律性。

B课堂:练习测试+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之后,就到了线下课堂,线下课堂还是以学生为主导,完成教师布置的测试,汉字主要是通过听写、加一笔减一笔游戏、你读我写、根据偏旁写汉字等形式来练习,检测学生是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接着,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解和解答,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讨论汉字的意思和写法,挑选一些汉字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其他同学可以看笔顺和书写是否正确。这种互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细节的关注度,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国际中文教育口语课翻转课堂模型研究

在国际中文教育技能教学模块中,口语课堂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经常面临学生开口难的问题。“翻转课堂”解决了汉语口语教学课堂单一化的问题,与“信息生态”相結合强调以学生为本,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创新性教学方法,提高汉语口语的学习效率。

以汉语口语话题“旅行”为例,设计课堂模型。

A课堂:观看视频+线上活动。首先要列出话题涉及到的高频词,简单讲述每个词的意思“景点、旺季、值得、跟团游、自助游、推荐”等。接着讲与话题有关的常用句式,教师先展示再朗读“你想去什么地方旅游?”“我推荐你去+地方。”“你去过什么景点?”“地点+(不)值得去。”等一系列常用句式。最后,教师给出与话题相关的对话“听说你要去旅行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我想去中国南京旅行,你有什么地方推荐吗?”“我推荐你去南京市博物院,我以前去过,这个地方很值得去。”在放对话音频时,教师要注意与景点对应的配图,通过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多模态的调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也要注重信息生态,有效的利用电脑端和手机端,让学生善于使用线上资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依托网络操作的课堂活动,配音游戏等,既可以加强学生的互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还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B课堂:线下练习+答疑解惑。线下互动练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了有关话题的常用词和常用句式之后,教师在B课堂中就要相应的设计一些有关话题的趣味性练习,例如:模仿视频对话,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复述,小组比赛等[5],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比赛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话;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讨论内容“你最难忘的旅行”“向大家推荐你的家乡”,这种讨论不仅可以使课堂更有趣,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了解。纠正错误:教师再针对学生在对话中出现的语音和语法问题进行纠正。可以根据学生互动对话的情况,适当扩展一些常用词和常用句型。

三.国际中文教育阅读课翻转课堂模型研究

阅读技能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体现了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综合运用。吴桂华(2009)就如何能够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做到有意识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学习策略,来达到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技巧的目标作了深入的有效探讨。赵黎(2012)认为针对阅读课这一特殊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揣摩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些好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以期待有效提高国际中文教育阅读课质量。

以老舍《我们家的猫》为例,设计课堂模型。

A课堂:观看视频。“学习目标”视频:该视频主要介绍文章一、二的学习目标,并且预告课前学习任务,利用各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时长共1分半。“老舍生平及其創作”视频:该视频选自网上的微课资源,时长共3分钟。视频用生动的动画和风趣的口吻介绍了老舍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的特点。“文章一、二课文生词”视频:该视频讲解了文章一、二中的重点生词,包括贪玩儿、对付、打秋千、斗、胆子、洋笑星、相声。此外该视频就文章一、二重点内容做了梳理,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大意。比如《我们家的大花猫》的作者是否喜欢大花猫?另外,教师通过该视频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二的结构框架,并且提醒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阅读技能缩句”视频:随任务单二同时发布讲解阅读技能的视频,包括缩句阅读技能的5个要点,时长共8分钟。

B课堂:课堂教学。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视频学习等形式,加深对第十课中5篇课文的理解;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视频学习,了解缩句阅读技能,并在实际阅读中能够运用;通过文章一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总结,积累一些描写动物的词汇;通过文章三的相关的任务展示,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国花文化的了解。

四.国际中文教育写作课翻转课堂模型研究

写作对学生来说是输出性环节,同时也非常考验学生写汉字的能力,写作与口语都是语言运用的过程,但却大不一样,写作更需要注重句子形式和语法的正确性,因此写作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写作策略指导,在信息生态的理论指导下,教师要把汉字、语法、阅读理解等写作过程看作一个整体,除了啃下“汉字教学”这一块老骨头外,加强汉语写作策略指导也必不可少。从写作前的审题到写作后的反馈,汉语教师除了指导留学生 注意具体的写作策略外,还应该加强范文讲解和仿写。

以HSK6级书写题为例,设计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写作课程教学模型。题目要求如下:“请你用10分钟的时间阅读10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按照此文章写出400字左右的缩写文章,用35分钟。写文章时不需加进自己的观点,要复述原文。自己命题。”

A课堂:教师录播对写作技巧进行指导,录播内容如下,首先,使用样例教学法指导学生对范文短语句子段落进行分析,了解范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紧接着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指导,从如何审题到如何进行写作,依据当前教学进度讲解缩写文章技巧与答题技巧,另留出部分时间对范文汉字进行书写教学。

B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为学生提供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写作流程,审题是否正确,写作思路是否得当,汉字书写是否规范等。二是完成后与学生交流解答疑惑,对学生的写作提出批评与建议,老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在自然交流中解决困难并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五.国际中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翻转课堂模型研究

以某一特定文化点出发,围绕该文化点进行教学设计。A课堂侧重文化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及时排除文化障碍;B课堂侧重文化体验,增强学生参与感,感受中华文化魅力。A、B课堂交互融合,在师生参与过程中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反馈信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本研究构建的信息生态领域中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课堂模型,拟以安塞腰鼓为文化点,以30名在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测试的研究方法,以翻转课堂为原型,分为A、B两课堂。

A课堂:主要作为文化知识的介绍与学习,学习者可以反复感知和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视频,创造了学习者与教师和教学信息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混合空间。这样多媒体、多模态学习优化了文化知识的学习。视频内容:进行线上云旅行,欣赏陕北风光;接着,教师进行安塞腰鼓基础教学:安塞腰鼓之标准姿势;安塞腰鼓之小缠腰;安塞腰鼓之双人对鼓;安塞腰鼓之甩绸子。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说明中国红的象征精神。

B课堂:是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线下的文化体验,最大限度地增加留学生对文化的体验与感知,并融合体验文化教学法,引导他们进行言语输出,从而在文化体验中感知文化和进行言语交际。具体活动安排:首先进行交际互动,可以引导学生辨认和交流A课堂中所涵盖的与安塞腰鼓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然后进行文化体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跳安塞腰鼓的四组基础动作——安塞腰鼓之标准姿势;安塞腰鼓之小缠腰;安塞腰鼓之双人对鼓;安塞腰鼓之甩绸子。最后,课堂小结:学生以小组形式将学会的四组基础动作自由组合来进行汇报表演,作为测试的依据之一。

本研究通过实例,建构信息生态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模型,包括综合课(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努力改变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各要素割裂的结构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生态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不足,丰富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理论和研究。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解决国际中文教育效率低和操作难的问题,推动创新教学模式,但相较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效果分析、各个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配度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参考文献

[1]董丽梅,宋微,戴磊.宏观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与功能研究[J].情报科学,2014(8):27-31.

[2]肖希明.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J].图书馆建设,2014(3):1-16.

[3]谢家儒.基于MOOC的颠倒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2):50-52.

[4]孙文丽,吴林.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汉字文化,2020(17):184-187.

[5]莫永谊,常枫.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口语翻转课堂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39-43.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信息生态场域中的国际中文教育翻转课堂模型研究》(202210300133Y).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
扬翻转之风帆,激课堂之精彩
备考史密斯玩转“翻转课堂”
高职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探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