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T与活检病理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2-05-23刘琴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江西新余338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鳞状符合率上皮

刘琴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江西 新余 33800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中,通过TCT与活检病理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50例进行分析,均接受术前TCT检查与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单纯应用TCT与活检病理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与TCT与活检病理检查联合方式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病理诊断并将其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中显示,诊断出早期宫颈癌患者20例,ASC-US患者有7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有58例。其中还包含了2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低级患者、3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患者。TCT与活检病理单独的诊断符合率均低于活检病理联合TCT的诊断符合率,单纯TCT诊断与活检病理在宫颈癌、ASC-US、宫颈上皮内病变低级别期、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别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TCT诊断联合活检病理法低(P<0.05)。结论:TCT与活检病理检查的联合应用下,能提升临床诊断的确诊率,较单纯应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诊断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在联合应用方式下,有助于临床能更好地诊断出疾病分期,了解患者的患病具体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参考,有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确定,为患者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应用价值较高,诊断效果较好。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又将其称为子宫颈癌。该疾病指的是发生于女性子宫颈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影响较大,一种常见于女性生殖道的恶性肿瘤疾病[1,2]。在临床关于宫颈癌的研究中显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3]。根据临床对该疾病的病理分类中显示,该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宫颈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CA)、宫颈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ACOC)以及其他病理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这种疾病类型约在宫颈癌中占比达到80%~85%,根据该疾病的巨检宫颈鳞癌细胞又分为了颈管型、溃疡型、内生型、外生型,在显微镜检下又将其分为了宫颈浸润癌、早期浸润癌。在宫颈腺癌中在显微镜检下又分为了宫颈恶性腺瘤与黏液腺癌。在其他病理类型中,包括了间叶肿瘤(Mesenchymal tumor,MT)、淋巴瘤(Lymphoma)、黑色素瘤(Melanoma)、混合性上皮肿瘤(Mixed epithelial tumor,MET)、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UC)及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C)等。有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宫颈癌筛查人数的不断增多,HPV疫苗接种的逐渐普及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球的宫颈癌发病率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其病死率也随之下降[4]。但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宫颈癌有朝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而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为早期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指的是发生于女性子宫颈处的癌前病变,发生的表层细胞或上皮细胞的异常病变[5]。临床上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layer liquidbased cytology,TCT)与术前病理活检等均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6]。为进一步探究更佳的诊断方式,本研究对收治的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80例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包括早期宫颈癌患者20例,ASC-US为7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为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CT诊断及术前活检病理诊断。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36.47±12.39)岁。纳入标准:①精神状态正常,无沟通障碍;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②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TCT诊断及术前活检病理诊断。TCT诊断中,在患者的非月经期取样,使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在扩阴器下将宫颈充分暴露,采用棉球擦拭患者宫颈外分泌物,应用宫颈刷探入宫颈口,在顺时针方向下旋转5圈,收集患者的子宫颈细胞样本。在专业液基技术下对宫颈管外及管内脱落细胞进行收集,并将其放置于有细胞保存液的保存瓶中,在完成漂洗后进行细胞转移,贴上电子条码,将标本放置于全自动细胞制备机中,混匀后进行过滤及转移,将样本细胞放置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对样本进行观察。术前活检病理诊断则在用棉签擦拭宫颈分泌物后,于宫颈部位开展醋酸白试验及碘试验,判断可疑阳性部位,并利于阴道镜进行检查,对醋酸白色上皮部位、碘阴性区、异性血管多点取材,再将其加入到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将标本固定好,为患者开展诊断并进行分级处理。

1.3 观察指标

将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三种诊断方式下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中显示,早期宫颈癌患者20例,ASCUS为7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为58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病变低级2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32例。

2.2 TCT及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活检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比TCT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诊断方式检查结果对比[n(%)]

3.讨论

宫颈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据临床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对女性健康威胁较大的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关于宫颈癌疾病的发生病因明确,是由HPV病毒的感染所造成的,这种病毒的存在可造成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无包膜的小DNA病毒,可分为低危型与高危型两种。高危型的HPV感染进展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也是造成患者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危险因素还包括患者自身的分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性生活因素、疾病因素等。宫颈癌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宫颈病变,该疾病的进展时间较长,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花费5~15年发展为宫颈癌[7]。在早期中宫颈癌通常无明显症状表现,在病情的不断进展下,可造成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其症状还会不断加重。该疾病的发生若能在早期阶段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则能及早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早期的筛查,尽早明确患者的病情情况,尽早为患者开展治疗工作对于女性健康意义重大,尽早的筛查及治疗能有效避免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进展,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也能尽早开展治疗,避免其发展至晚期[8]。目前在宫颈癌的筛查中,临床常采用的筛查方法包括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以及TCT检查等。在TCT检查下,主要是通过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对宫颈细胞开展检测,在该种检查方式下,应用的宫颈刷的设计为锐角锥形,在这种设计方式下更易收集到患者的鳞柱交界处细胞,将患者宫颈处的脱落细胞作为检测标本,将取得的标本能制作为超薄片,从而能更好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但由于脱落的细胞与活体细胞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组织结构,因此在诊断中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9]。加上在TCT下,需要将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收集起来,在显微片上进行细胞样的涂片时,易造成涂片浑浊,从而造成检测准确率低下。而在活检病理检查下,主要是通过采取钳取方式,取出患者病灶部位的病变组织,从而为患者开展病理学检查,该种检查方式下操作较为简单,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及安全性,能有效提升临床检查准确率。通过联合两种诊断方式下,能显著提升诊断效果。有相关学者也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方式进行分析探究,研究了TCT与活检病理的诊断价值。根据周灿宦的研究,分析了300例接受宫颈诊断的女性。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活检病理诊断、TCT诊断,对比这两种种检查方式下的诊断准确率。在该学者的研究中,按照组织学诊断与细胞学诊断上相差一级的原则,统计结果显示,在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中,符合率分别达到了23.91%、57.14%、100.00%。该去这个研究中指出随着患者疾病等级的不断提升其诊断符合率也随之上升。其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符合率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符合率对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符合率与鳞状细胞癌符合率,差异显著。该学者的研究中也指出,将TCT应用于宫颈病并诊断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所得结果也与该学者研究结果相符。该项检测技术是美国Hologic公司在1996年获得FDA认证的液基细胞学检测产品,并且中国在1999年将其正式引入,该项检测技术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相关数据统计研究发现,在全球中年约有6000万名妇女接受此项检查。Thinprep和新柏氏是英硕力公司和Hologic公司专属的商标。这种宫颈病变筛查技术在国际上的使用也十分广泛。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显示,新柏氏TCT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宫颈癌诊断率,而并且较统巴氏涂片等传统检测方法中,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也提高了23.3%。TCT检查是通过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宫颈细胞进行检测,并且对其进行细胞学分类这段,这种检测手法在国际上都属于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在TCT检测中,大大提升了子宫颈细胞样本的检测质量,过去传统的检测方式下,如常规的巴氏涂片方式,通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炎症因素、粘液、血液等因素影响,导致采集的样本模糊,存在较大的检测误差。在常规的帕氏涂片测试中,医师需要将采集器中获取的细胞样本手工涂于显微片中,但在传统手工的方式中,只能收集最多20%的细胞,而有大部分的细胞样本还残留于采集器中,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标本混浊不清,结果不准确。而TCT检测方式下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促进了样本检测质量的提升,能够使用TCT中专门的宫颈刷进行细胞样本的采集,深入宫颈中,能够采集到移行带中的宫颈脱落细胞,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TCT显示出了其明显的优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中,通过活检病理诊断方式联合TCT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鳞状符合率上皮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