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22薛治中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小学科学

薛治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科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上的问题,同时应该做出大胆的改变,以使科学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以使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大幅的提升。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融入到科学环境中很重要,这是科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意识;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小学科学中,教师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取得的教学成效却是低微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从新课改中找思路,从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找问题,这样才能发现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学是一门需要实验的科学,但是,在当前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讲授知识,而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很多的科学实验,这就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很弱,或者根本就没有实验能力。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很紧密,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科学,大部分都是来自自然的现象,教师要发挥自然的作用,使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小学生学习科学需要有很强的探索能力,这是当前的小学生所欠缺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不注重讓学生进行实验

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不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教学现象。实验是科学现象的基础,如果学生只是听了教师的口头讲授,而没有做实验,那么学生只能听的似懂非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科学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播放PPT,让学生通过看来学习科学知识,而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获取知识,这样的科学学习,学生没有学习的体验,不能从原理上深度的理解科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每对学生讲授一个知识点,就需要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的认识,就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科学。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土壤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直观真实的学习有关土壤的知识。在学校的周边有很多的土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以得到实验的样本,这样就可以进行土壤的实验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收集来的土壤放到一个玻璃容器中,然后加上水,对玻璃容器内的土壤加热,让学生观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土壤会沉积在容器的底部,而土壤中的腐殖质会漂浮在容器的上部,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还会散发出腐臭的气味。通过这样简单的实验,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实验,就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学习科学课程。

二、科学教学没有融入到自然中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主要的课程资源都在自然界中,利用好自然界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发现自然的神奇,去发现科学的魅力,这样才能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深入的学习科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讲授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自然现象,这样教师对学生讲授起来,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可以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可以扩展学生的科学视野。而且,从融入的角度来说,常见的自然现象更便于学生融入到自然中。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讲授植物,以使学生融入到自然中。植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马路旁边,都有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都属于自然中的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植物就是植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是学生对于植物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都不知道我们每天见到的树木都是会释放氧气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在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解释什么是氧气,什么是二氧化碳,人类需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植物的特性正好相反,所以,人类植物造林,培育花草对于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植物,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讲授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样学生对于植物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的原理就明白了。如果教师仅仅是对学生讲授一个现象,那么学生仅仅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当教师对学生讲解了一个事物的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对一项科学现象有深入的学习。人类本就是来自自然的,教师对学生讲授自然中的科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三、教师需要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

就当前而言,很多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不佳,这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科学都是通过探索发展出来的,如果没有探索,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就没有科学的依据。在小学阶段,可以供学生探索的科学事物也是很多的。小学生对于很多的科学现象都不了解,这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的探索,以使学生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以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选择探索的对象很重要,教师让学生探索的事物应该具有趣味性,应该是学生易于接触的事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

例如,种子为什么会发芽,这是小学生都普遍好奇的一个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主要依靠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完成这样的探索活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首先应该准备一些种子,然后是土壤、容器、水等供养种子生长的因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颗蒜作为种子,让学生完成这个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蒜埋在土壤中,给其浇水,并每天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大约经过一周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观察到,蒜苗长出来了。这个科学探索就可以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和水,并且需要一定的适宜温度。小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索能力,就可以为其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生的科学意识不够,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学习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宗念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5):2.

[2]阮义保. 小学科学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学周刊, 2018(32):62.

[3]吴新丽, 贾恒骁.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 丝路视野, 2018(26):91.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小学科学
通过种植园地提高幼儿探索能力的途径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