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研究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2022-05-19金博闻

自然保护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题项回归系数旅游者

柯 山 潘 辉* 陈 钦 金博闻 吕 梁

(1. 闽江学院,福州 350108;2. 福建农林大学,福州 350002;3. 重庆大学,重庆 400030)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打卡式”旅游遭遇冷落,旅游已逐渐进阶为“沉浸式”深度体验,旅游者不仅注重游览过程中的物质享受,也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注重个性化旅游的体验和产品服务[1]。旅游供给层面,大部分景区提供的旅游活动还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等需求层次,缺少能够让旅游者达到沉浸体验并与之相契合的游憩环境,致使以自然景观为主要亮点的自然旅游地很难使旅游者产生重游的意愿。因此,在这种人与环境(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学者立足于其所处的领域,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为的是及早认识、预测和修正人与环境关系中人的行为,维系好人与环境的平衡局面[2-3]。现代环境心理学借鉴心理学早期研究,以及社会学、管理学在个人与组织环境中的契合程度研究,将“环境契合度”运用于人地关系探讨中,将其理解为个体与环境在供需上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只要调节不相适因素,就可以达到人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4-5]。显然,寻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契合融洽,不仅局限于个人与组织的工作环境,还延伸至旅游行为、游憩环境等情景。Tsaur等[6]基于契合度理论在组织关系中的研究成果,率先将环境契合度理论运用于旅客游憩行为研究,是对人(旅游者)与地(旅游地环境)关系研究有益的探索,为后续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启迪,Tsaur等[6]认为,环境契合度的内涵是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之间的深度互动,最终实现个体需求与旅游环境供给双赢的局面。然而,Tsaur等[6]提出环境契合度的概念模型并未经过实证研究检验。国内已有许多有关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相关问题研究,如陈希等[7]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构建PLS-SEM模型来验证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研究在国家公园建设的成果数量偏少,而且,武夷山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作为全国首批确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在满足旅游者游憩的同时,如何提供最佳的旅游环境使其与旅游者的需要相契合,从而调动旅游者的重游意愿,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文中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将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作为国家公园环境契合度影响因子,讨论三者的相关性及结构性关系,以期探寻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武夷山脉的北部,闽赣两省的交界处,范围涉及2市1区1县市(均为南平市行政范围),包括福建省南平市的武夷山市、光泽县、建阳区和邵武市,主体位于武夷山市,总面积为1 001.41 km2[8]。武夷山国家公园囊括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5种保护地类型,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独特且丰富,具有高品位的游憩景观资源及其美学价值,在国内外已经盛名远扬[9]。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首批10大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部分区域允许开展一定程度的游憩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生态休闲、环境教育及游憩的机会和场所。文中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区的旅游者作为调研对象,收集到的问卷能够为本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2 理论基础

1.2.1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

环境契合度是指用来解释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理论,是个人与其所属环境在彼此互动下所产生的结果。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是指旅游环境的资源、功能等条件符合旅游者需要的程度,以及个人与环境所需要的相符程度。当旅游者与游憩环境的契合度越高,其带来的正面影响也就越高[10 - 11]。

1.2.2 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中国台湾地区称为“心流体验”,中国大陆通常叫“流畅体验”,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时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之情[12-13]。当旅游者表现出对所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的高专注和高投入,其时间感会消失,并且不会受到其他人、事、物的干扰,达到最满意的旅游体验[14]。

1.2.3 游憩体验质量

游憩体验质量,也称旅游体验质量,旅游与游憩是一种交叉关系,旅游包括游憩性旅游与公务性旅游,是一种非必要性生活和异地流动行为。游憩是指闲暇时间内从事积极健康的活动,可以发生在居住地附近或居住地以外特定的休闲游憩地域,是一种必要性生活。文中把研究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旅游体验质量规定为游憩体验质量,是指处于旅游活动中的游憩主体在当下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旅游者对其旅游体验优劣程度的评价,不仅反映游憩地设施和服务对游憩主体主观期望的满足程度(满意度),也反映游憩地客观环境的服务能力及游憩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情况(友好度)和相互影响[15-17]。

1.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理论的现有研究基础,文中构建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与关系模型(图1),并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图1 研究的概念模型Fig. 1 Research concept model

1) 环境契合度与沉浸体验的关系假设。

H1:环境契合度显著正向影响沉浸体验;

H1a:环境契合度各维度均正向影响沉浸体验。

2)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假设。

H2:沉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H2a:沉浸体验各维度均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3) 环境契合度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假设。

H3:环境契合度显著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H3a:环境契合度各维度均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1.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文中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案例地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于2020年9月初发放30份问卷做预调研,根据预调研结果修改问卷,为保证样本的科学性,避开国庆节假日高峰期,选择在2020年11月10日至19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恢复平稳期时开始正式问卷调查,前后历时10天。通过随机抽样,共发放260份,收回问卷25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23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3.3%,最终将有效问卷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文中所采用的量表均参照以往研究中已经被实证检验过的成熟量表,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为了便于旅游者的理解,问卷设计时将用旅游替代游憩。设计的问卷主要由环境契合度量表、沉浸体验量表、游憩体验质量量表和旅游者人口学统计特征调查四个部分组成,前三个量表部分均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量表来衡量。

第一部分为环境契合度量表。参照Tsaur等提出的环境契合度测量量表进行调整,分为六个维度,共22个题项。为了简明数据分析,本文用“A”代表环境契合度,将A01~A06六个题项归类为“环境资源”;将A07~A09三个题项归类为“社交机会”;将A10~A12三个题项归类为“环境功能”;将A13~A16四个题项归类为“环境设施”;将A17~A20四个题项归类为“活动知识”;将A21、A22两个题项归类为“经营管理”。具体测量题项见表1。

表1 环境契合度测量题项Table 1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ests

第二部分为沉浸体验量表。该量表主要参照张冲、袁庆华等[18-19]采用的沉浸体验测量量表进行修改设计,包含四个维度,共10个题项。文中用“B”代表沉浸体验,将B01~B03三个题项归类为“专注”;将B04~B06三个题项归类为“控制”;将B07~B09三个题项归类为“乐趣”;将B10单独归类为“时间扭曲感”。具体测量题项见表2。

表2 沉浸体验测量题项Table 2 Immersion experience ttests

第三部分为游憩体验质量量表。该量表题项主要根据4E理论整理形成[20],主要包括娱乐性、教育性、逃逸性和审美性四个维度,共4个题项。文中用“C”代表游憩体验质量,具体测量题项见表3。

表3 游憩体验质量测量题项Table 3 Recreational experience tests

第四部分为旅游者人口学统计特征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样本构成

通过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性别方面,旅游者以女性居多,但差异不大,女性旅游者有123人,占52.12%;男性旅游者有113人,占47.88%。年龄主要集中在18~29岁这个区间,有137人,占比58.05%。受教育程度以专科以上学历的比重最大,占总样本的63.56%。从旅游者的职业来看,以学生和普通职员为主,2种职业占比69.49%。从旅游者的居住地看,绝大部分旅游者来自福建省内。其中,44.49% 旅游者来自福建省内,33.90%来自国内其他省市。

2.2 测量模型信效度分析

数据分析得出环境契合度量表、沉浸体验量表、游憩体验质量量表的KMO值分别0.945、0.933、0.823;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分别为3 231.566、1 598.644、502.627;自由度分别为231、45、6;三个量表P=0.00<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量表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后,环境契合度量表萃取出6个因子,沉浸体验量表析出4个因子,与问卷设计的维度相符合,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且归属明确。只有游憩体验质量问卷题项被归并为一个因子,其原因是游憩体验质量各题项之间关联性较高。

文中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值进行问卷的信度检测。其中,环境契合度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 0.949,沉浸体验量表的 Cronbach’sα值为0.895,游憩体验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81,均大于0.8。这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设计合理。

2.3 相关性分析

2.3.1 环境契合度与沉浸体验的关系分析

表4为环境契合度与沉浸体验各维度的模式结果,回归分析后得到6个模型的F值均显著,各模型的线性关系确实存在。模型1为自变量环境契合度对因变量沉浸体验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Β=0.837,Ρ<0.01),表示环境契合度每增加一单位,沉浸体验就提高0.837单位。模型1的解释能力(R2)达到70.1%,因此,研究假设的H1成立,即旅游者的环境契合度越大,沉浸体验的程度就越高。其次,检验环境契合度6个维度与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见表4中的模型2~模型6。模型2中的环境功能、活动知识、经营管理对专注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2的解释能力(R2)达到58.2%。模型3中的环境资源、环境功能对控制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3的解释能力(R2)为55.1%。模型4中的环境资源、环境功能、活动知识对乐趣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4的解释能力(R2)为58.4%。模型5中的环境功能、活动知识、经营管理对时间扭曲感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5的解释能力(R2)为41.8%。模型6中的环境资源、环境功能、活动知识和经营管理对沉浸体验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6的解释能力(R2)为71.5%。因此,研究假设的H1a得到部分支持,即环境契合度的部分维度会正向影响沉浸体验。

表4 环境契合度与沉浸体验的关系Table 4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 compatibility and immersion experience

2.3.2 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分析

由表5可知,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的6个模型F值均显著,表示各模型存在线性关系。模型1为自变量沉浸体验与因变量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Β=0.883,Ρ<0.01),解释能力(R2)达到77.9%,因此,研究假设的H2成立,即旅游者沉浸体验程度越大,则游憩体验质量就越好。其次检验沉浸体验4个维度与游憩体验质量之间的关系,详见表5中的模型2~模型6。模型2中的专注、控制、乐趣对娱乐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2的解释能力(R2)为54.5%。模型3中的专注、乐趣对教育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3的解释能力(R2)为63.8%。模型4中的专注、乐趣、时间扭曲感对逃逸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4的解释能力(R2)为59.2%。模型5中沉浸体验4个维度都对审美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5的解释能力(R2)为57.2%。模型6中沉浸体验4个维度都对游憩体验质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6的解释能力(R2)为78.2%。因此,研究假设的H2a得到部分支持,即沉浸体验的部分维度会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表5 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Table 5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mersion experienc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quality

2.3.3 环境契合度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分析

由表6可知,各模型的F值均显著,各模型的线性关系同样存在。模型1为自变量环境契合度与因变量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Β=0.809,Ρ<0.01),解释能力(R2)达到65.5%,因此,研究假设的H2也成立,即旅游者的环境契合度越高,则游憩体验质量就越好。其次检验环境契合度各个维度与游憩体验质量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见表6的模型2~模型6。模型2中的环境功能、经营管理对娱乐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2的解释能力(R2)为45.5%。模型3中环境资源、环境功能、环境设施对教育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3的解释能力(R2)为54.5%。模型4中活动知识、经营管理对逃逸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4的解释能力(R2)为51.4%。模型5中环境资源、环境功能、环境设施、经营管理对审美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5的解释能力(R2)为52.7%。模型6中除社交机会以外的其他5个维度均对游憩体验质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模型6的解释能力(R2)为67.8%。因此,研究假设的H3a得到部分支持,即环境契合度的部分维度显著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

表6 环境契合度与游憩体验质量的关系Table 6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quality

2.4 整体拟合优度分析

文中选择卡方与自由度比值(χ2/df)、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拟合优度指数(GFI)3个绝对拟合指数和规范拟合指数(NFI)、Tucker-Lewis指数(TLI)、比较拟合指数(CFI)、增量拟合指数(IFI)4个相对拟合指数,共7个指标对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测度。

根据理论模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其中,环境契合度、沉浸体验、游憩体验质量等表示测量维度;A1,B1,C1等表示测量指标,即量表问项。文中利用AMOS进行数据分析,χ2/df=3.876,RMSEA=0.128,NFI=0.642,TLI=0.713,CFI=0.696,IFI=0.802,RFI=0.611。将前者与文中拟合指数进行对比,结构方程模型达到基本建模效果,但指标值并不理想。从中删除模型的不显著维度,将数据录入修正模型后发现,增加残差项之间共变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拟合优度,使拟合指数数值更接近理想值。对模型进行多次修正,并综合前人研究者对指标标准的讨论结果,文中认为当数据分析结果中CFI值大于0.9时,则GFI指标的理想值标准可以放低至0.85。由此认为,该模型整体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通过增加残差项之间的共变关系对模型维度进行更改,由最终分析可知,H1a、H2a、H3a,3个假设得到部分验证。χ2/df=2.447, RMR=0.187, RMSEA=0.104, GFI=0.871,TLI=0.749,NFI=0.855,IFI=0.817,CFI=0.913。

3 讨论与结论

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可发现,环境契合度对游憩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要更大。其中,沉浸体验对游憩体验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883;环境契合度对沉浸体验的回归系数为0.837;环境契合度对游憩体验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809。相关因子可有效地预测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并建立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沉浸体验、游憩体验质量的作用连结,此结果有效地呼应了Tsaur等的研究。

3.1 环境契合度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沉浸体验

文中对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契合度对沉浸体验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这表明环境契合度与沉浸体验密切相关,旅游者的环境契合度越高,其沉浸体验程度就越高。

环境契合度各因子与沉浸体验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其中,在专注体验方面,活动知识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3,说明活动知识对旅游者的专注体验影响程度最大,即国家公园旅游者的活动知识越好,旅游者就越能达到专注的体验;在控制方面,环境功能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95,说明国家公园环境功能对控制的影响程度最大;在乐趣方面,环境资源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33,说明国家公园环境资源越丰富,旅游者的乐趣体验就更高;在时间扭曲感方面,经营管理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73,说明国家公园经营管理对时间扭曲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整体沉浸体验方面,环境功能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79,说明环境功能对沉浸体验的影响程度最大[21]。

3.2 沉浸体验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游憩体验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沉浸体验对游憩体验质量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这表明沉浸体验与游憩体验质量密切相关,旅游者的沉浸体验程度越高,则游憩体验质量就越好[22-24]。

沉浸体验各因子与游憩体验质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其中,在娱乐性方面,控制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377,说明国家公园旅游者的控制体验越好,其娱乐性体验质量越好;在教育性、逃逸性和审美性方面,乐趣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分别为0.505、0.359、0.264,说明乐趣对旅游者的教育性体验质量、逃逸性体验质量和审美性体验质量影响程度最大;在游憩体验质量方面,乐趣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393,说明乐趣程度越高,游憩体验质量就越高。

3.3 环境契合度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游憩体验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契合度对游憩体验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环境契合度与游憩体验质量密切相关,旅游者的环境契合度越高,则其游憩体验质量就越好[25]。

环境契合度各维度与游憩体验质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其中,在娱乐性体验质量方面,环境功能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95,表示环境功能对娱乐性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教育性体验质量方面,环境资源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67,说明国家公园的环境资源越丰富,旅游者的教育性体验质量越好;在逃逸性体验质量方面,活动知识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68,说明活动知识对逃逸性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审美性体验质量方面,经营管理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48,说明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越契合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的游憩体验质量就越好;在游憩体验质量方面,环境功能的回归系数最大,回归系数为0.23,表示环境功能对游憩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

从关注国家公园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角度,分析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各维度之间的影响关系模型检验。通过优化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和沉浸体验,增加游憩体验质量,进而实现国家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6]。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契合度对沉浸体验的显著正向影响,即旅游者的环境契合度越大,则沉浸体验的程度就越高。国家公园旅游应开发与旅游者产生高契合的游憩项目及活动,吸引旅游者沉浸式体验。另外,根据沉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游憩体验质量,国家公园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解说系统、丰富国家公园文化参与活动等方法提高旅游者的沉浸体验程度,从而提高旅游者游憩体验质量。最后,文中根据环境契合度越高、对应的游憩体验质量就越高这层作用关系,需要国家公园管理者不仅要重视旅游者沉浸体验程度,也要注重环境契合度,通过完善国家公园环境设施、经营管理等提高环境契合度。

猜你喜欢

题项回归系数旅游者
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拼凑测量研究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运动员心智游移:诱因、内容及结果评估量表的研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基于服务绩效感知的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测量工具的开发
CTT、IRT、FT:体育科学量表编制中的应用
——以《特质流畅量表》为研究例证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