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复习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5-18张莉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
关键词:高三历史历史思维复习

张莉

摘 要:随着高三历史教育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历史上在高等教育机构关注的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阅读历史的新来源,主要是为了研究,在没有教科书内容的基本历史知识的同化程度的学生,以及理科学生在历史指导下运用跨学科、跨学科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正在推动着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因此,在实践中,教育者需要注重培养这三名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历史逻辑分析和解释的技能。本文探讨了如何在高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要以三个历史迭代过程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历史思维;

引言

高中历史的基本知识可以概括为时空概念、尊重历史事实、历史解读、历史价值和五点历史逻辑。让学生在历史这一核心学科中做好准备,可以引导和激励他们在所有三个层次上教授、学习和重复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旧唐书·魏徵传》写道:历史是一种反思,可以找到替代。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让学生熟悉历史和政治文化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严格遵循“历史事实”,要求教师和学生辩证地思考,正确地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事实[1]。

一、历史学习在高三的一些不同点

1.1历史重复学习

事实上,在历史教育的框架内,重点是理解基础知识,在历史教育的第二阶段,重点是学习历史知识,在此期间,学生解释和应用关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思想,对于历史研究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要找出历史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填补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空白,使他们更有效地加强自己的能力。在前两年的学习之后,要重复三次,不仅是为了加强系统,而且确保学生使用他们的历史知识来解释真正的问题。这表明,教师需要上一门科学设计和重复的课程,以便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教育,并教他们使用历史知识,只要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明确定义[2]。

二、高三学生历史思维的构成与特点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研究历史知识和研究历史问题的主要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包括辩证思维能力、组织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在史学思维领域,历史思维既包括对历史现象的初步判断,也包括运用历史理论和概念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也包括更多地运用视觉形象进行思维的过程,包括用形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等[1]。

历史思维的特点。历史思维的特点包括对历史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完整的、深刻的认识。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历史学科实事求是态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客观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联系;不可能为了个人的快乐而歪曲或夸大历史现象;语言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是理性的、有效的、合理的,也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是理性的。充分有益的是,当学生阅读历史问题时,当他们以一种全面、包容的方式看待历史现象时,他们不能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从一个侧面、从任何一个角度、从一般情况和角度来解读历史。尊重历史是研究历史领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

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的历史复兴的历史为基础,强调历史的研究应该基于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序列作为基本依据创建一个清晰而独特的系统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化历史范式,并辅之以不同国家和朝代的文明史。例如,我国魏晋南北时期的内容,在考试方案中概述了以下几个阶段:萧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发展、国家一体化等[1]。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思维策划的方法保存记忆,发展历史逻辑和尺度,用正确的历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达到提高重复效率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历史阅读和历史思维能力。

让学生为历史事件的知识发展制定计划。在宏观层面上,历史的研究侧重于时间和空间的研究,包括王朝的演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相关的思想变化、教育意义等,并要求学生重点搜索连接时间和持续时间的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准确的定义和历史培训历史教育的内容,也在平时的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的一个重要元素。清晰的时空脉动有助于学生系统创建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认知系统,帮助学生识别历史知识的细微碎片。中学历史教材包括历史材料和客观评价,以及不允许快速记忆和习得的广泛知识[2]。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创造同时提出重要的国家和国际历史问题的历史事件思维模式,以便清晰地界定历史的链式发展。为了便于学生同时比较、研究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特征的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這样可以让学生记住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点和知识,提高重复知识点的效率[3]。

使学生熟悉历史和逻辑思维。从科学的角度看,历史逻辑与数学逻辑、文学逻辑等逻辑方法一样,意味着以历史价值、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为基础的思想是历史领域知识的理论核心。学生可以运用历史逻辑探索历史知识,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意义和社会学知识。历史逻辑有助于学生整合历史概念。必须记住,将基础知识和二级知识分开有效地提高了重复训练的有效性[4]。

教授学生正确历史的基础知识。尊重史实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教师要恪尽职守,认真核对,结合正确的历史资料,剔除错误的信息,运用材料,增强学生的复述能力。例如,教师应教导学生辩证地认识文艺复兴的历史现象,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宗教改革发生在西欧的一个国家”。在那里,罗马教会的权威被削弱,神学和人与人的思想的联系得到解放,大量的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人物出现,使大量古典希腊作品和优秀思想的传播成为可能,为现代自然科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1]。同样需要理解的一个消极作用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过度关注人的价值,在后来的阶段导致个人野心、物质福利和奢侈的传播”。教师必须有一种保守的芜菁思想,保持正确、积极的历史观,摒弃落后、消极的历史观[5]。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高三复习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历史事件的不同模式教授学生,运用历史逻辑思维来解释和制定历史问题,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的叙事核心。

参考文献

[1]刘云洪.高三历史复习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2):25-26.

[2]唐钻.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教学为例[J].科普童话,2019(33):78.

[3]张晓琳.“一枝独秀”不如“花团锦簇”——浅谈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高考,2017(09):101.

[4]李钢.例谈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教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4(04):167-168.

[5]陆廷峰.谈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61.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历史思维复习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精选 精讲 精析
历史想象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思想精髓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