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思维结构化的培养策略

2022-05-10沈兢兢

家长·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沈兢兢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让他们掌握数学思想和其中的方式方法,学会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小学生长久发展。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有效训练,帮助小学生学会创新,开拓思维,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并不是教师要给学生传输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学会自己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发散思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时期的教学方式,要加强和小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抓住小学生思维的模式和特点,帮助小学生打好基础,逐渐引导小学生,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真正让小学生学会学习。

一、小学数学思维结构化的介绍

小学数学思维结构化是在认知结构化以及学科结构化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各种概念、定义、原理,这些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能分离开来,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数学知识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性非常强。所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深刻地把握其中的内涵,站在一定的高度,掌握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要具备整体性,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把原本孤立零碎的知识利用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这就是小学数学思维结构化。数学知识是很多知识的基础,数学有自身的结构基础。一系列的和数学知识相关的观念、事实都可以放入一个大的结构中。所以教师要利用合理的策略,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结构,进而让他们对数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这样他们在进入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容易联系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能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起到的效果要比被动学习起到的效果好得多,而这便是认知结构化。一个人学习的过程便是不断建构,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不断学习,以得到更多的知识,有自身的认知结构,这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学情,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观察以及错题、模拟考试等多种方式,检查小学生学習的效果以及学习能力,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制定教学方案。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结构化培养,要真正让小学生学会学习。针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套用公式就可以的,而是要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数学知识是有规律性的,只有小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具备一定的结构,才能融会贯通。习得一个问题,再遇到相似的问题后,才能触类旁通。教师利用合理的方式,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方法。随着小学生知识的增多,形成一个系统,进而在他们的大脑中具备结构化的思维,促进小学生今后的学习。

二、对小学生进行思维结构化训练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完全由教师引导的。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讲的时候能理解,但是下课就遗忘这样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不能客观地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还存在着点状思维模式,而没有真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进行结构化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接受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感受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习得更加深刻的知识,增加小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学会思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结构性,这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也要符合教材的特点。教师要总体把握,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在教学中从基础逐渐延伸拓展知识的深度,从直观的知识到抽象的知识,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结构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发现问题,通过一起探究解决问题,不断比较和总结,找到相似问题。针对一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学会数形结合,利用模型等多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帮助小学生学会构建模型,掌握数学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结构化和整体性引导小学生,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应不断学习,同时利用合理的策略引导小学生,让学生掌握这种结构化的方式,训练小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一个大整体,这其中的每一块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探索一般规律,教师带领小学生按图索骥,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可以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训练小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维结构化训练的策略

(一)揭开数学的本质把握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教师要理清楚一个体系,这一个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或概念罗列堆积而成的,是根据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形成的一个逻辑化的结构系统。所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小学生意识到核心概念的重要作用,然后把各个核心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联系,构建相应的模型。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让数学的学习更具有条理和系统,形成一定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角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课本上给学生讲解的角是静态的知识,所以就需要教师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知识,更好地给学生描述,这样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角的概念。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给学生渗透角的概念,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方便小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演示,让小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到角,理解角的概念和角的大小。同时教师让小学生通过角的变化理解什么是平角和周角,掌握角的两条边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动手。在学习角的时候,要让小学生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这里还涉及一个度量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理解度量,度量是为了统一角的单位。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把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联系起来,进而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度量的本质,在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掌握角的概念,同时要有所区分,帮助小学生理解角,建立有关角的知识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建构能力。

教师要带领小学生学习,帮助小学生打好基础,让小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同时要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层次的训练。比如,从一个问题出发,让小学生先掌握这一个问题里面的条件,然后再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层一层合理引导。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从具体形象到复杂抽象,所以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比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分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案例: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小动物,让他们分苹果。如果只有一个苹果,但是有两只小狗,那么每一只小狗能分多少?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他们会说一只小狗一半,这里的一半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再顺势问小学生。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引入分数的概念,一半就是1/2。然后教师让小学生动手表达,用折纸的方式表达表示1/2。教师给小学生创设情境,并且引导小学生动手,层层引入的方式,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二)分类解读教材

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整体,让小学生能学会联系各个知识模块,而不是把这些知识分割开来。这样才能真正让小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深刻学习和把握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读教材,了解到一个知识点是如何在每一册的教材里进行分配的,在每一册教材里面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然后教师再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教学,能让数学教学更接地气。另外教师也要学会类比,把同一类的知识放在一起,形成一套方式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训练,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锻炼小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比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小数加减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按照教材可能会出现断层,不利于小学生的巩固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先了解在整个小学阶段相应知识是怎样分布的,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复习,让学生能回顾之前学到的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摸底,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就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扩展。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整体上进行把握,系统性地给小学生讲解小数相关的知识,再给小学生讲解三位数加减法后,试着让小学生按照相应的思路学习四位数的加减法。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展,让小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从总体上引导小学生,对加减法进行学习,让小学生在整体学习的过程中能明白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进行加减。这样小学生就形成了一整套的思维和模块。

(三)把握小学生思维特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学习是从形象具体的思维进行转化的,最后变成抽象思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步登天,要给小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把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可以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始,逐渐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辅助,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小学生动手。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认识。比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对称轴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让小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图片或物体,然后亲自动手描一描、折一折,找出对称轴,这样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感知什么是对称轴,找到自己周围的轴对称图形。只有在小学生的大脑中有了一定的模型,他们才能更好地感受相应的知识。教师引导小学生折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等,让小学生数一数、画一画,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有哪几条对称轴。然后教师再引导小学生,让他们思考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对一个正三角形来说有三条对称轴,而一个正方形却有四条对称轴。继而让学生思考:对一个正五边形来说,是不是有五条对称轴呢?教师层层引导小学生,这一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教师让小学生利用工具辅助,总结其中的规律。这就是在引导小学生进行结构化思考,锻炼小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四)利用思维导图巩固练习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复习,温故知新。如果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复习,那么学生很容易就把学到的知识忘记。所以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提炼,学会复习。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网络。比如,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绘制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把一个单元中的知识点表示出来,尤其是一些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构联系。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结构化知识教学。绘制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强化,这样经过了日积月累,学生便会具备结构化思维。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题海战术,并不是练习的题目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练习。教师要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寻找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学会做题,不要看到题就着急下笔,而是先观察一下,寻找题目中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各个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这样才能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学会一道题目,便能举一反三,学会做一类题目,提升做题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小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数学学习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思維结构化训练,让小学生能真正学会学习。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