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理念下的活动课程项目化设计

2022-05-05陈峻英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项目化跨学科

[摘   要]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经过一系列实践探索,构建了跨学科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形成了以总体设计、目标设置、内容开发、实施策略为关键要素的课程体系,并在智慧课堂理念引领下,借助信息技术,围绕地域特色文化,以项目化活动探究为实践路径,搭建了跨学科学习桥梁,实现了活动课程目标,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活动课程;项目化;智慧课堂;跨学科

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整体性、生活性和经验性。儿童的成长不应被人为地分割以配合现有科目之间的分际,而是需要整体性的学习。跨学科的实践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更完整地发展。智慧课堂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关注教育目标、课程呈现、教学方式、评价工具、技术手段维度的“智慧课堂”[1],及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与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跨学科活动课程携手育人,以地域特色文化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载体,以项目活动探究为实践路径,通过智慧课堂理念的价值引领,可实现整体性学习,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一、跨学科活动课程项目化设计

1.课程总体设计:一个目标,两个基础,三个策略,多元发展

在一至六年级每周1至2节的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倡导融合学科知识、校本活动与社会资源,以项目活动搭建跨学科学习的桥梁。通过整体设计、上下联动、协同创新,形成 “一个目标,两个基础,三个策略,多元发展”的活动课程实施总体设计(见图1),明确以学生“完整性学习、多样化发展”为目标;将智慧课堂理念引领、智慧学习环境支撑作为课程实施的两个基础;确定指导思路、主要学习方式与创新评价手段,形成课程实施的三个策略;采用“大小主题结合、长短周期结合、学科之间融合”的指导思路,以“项目学习、项目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评价,促进学生多样化能力发展、教师多学科指导能力发展与校本、校际协同研究发展的课程“多元发展”。

2.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解决与责任担当导向

一是经历问题解决,形成思维能力。围绕需要解决的项目问题展开,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活已储备的各学科知识,通过创造物化的动手实践活动,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二是提高探究能力,获得积极体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丰富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主动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学习态度。

三是学会合作互助,懂得分享交流。针对每一主题项目活动,创设合作与分享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四是形成担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2]。通过参加来自校园文化生活的主题项目活动,学生将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态度,提高认知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课程内容开发:基于地域特色文化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项目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生活性的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来自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经验与需求[3],可以围绕地域文化,开发跨学科特色项目实践活动与学科拓展微项目实践活动。

一是跨学科特色项目。特色项目以跨学科方式开展“五育融合”实践活动。如“竹与生活”项目活动,各学科基于“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这一驱动问题,围绕不同的小主题,以识竹、用竹、品竹为主线,开展跨学科学习实践。

二是学科拓展微项目。各学科根据不同知识点有目的地设计拓展微项目,如数学“竹园规划”测量微项目,语文 “走进竹诗”微项目,科学“竹的生长”微项目等。

二、跨学科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

以“智慧课堂”理念构建教学观与学习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通过项目问题、任务驱动,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从不同思维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创作、分享,使其在理解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1.实施思路

以“学习情境创设一项目实践探究一项目作品创作一分享交流反思”为项目课程实施基本过程。通过课程框架问题或任务驱动,使項目任务或项目问题能将知识内容、思维培养、能力提高与真实环境相联系,使学生经历一个跨学科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创造学习成果作品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构建与应用,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2.“教”与“学”的策略

(1)教的策略

一是采用情境创设法,直观呈现问题情景。利用信息化工具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项目场景,或直观呈现项目问题,有目的地引入项目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4]。如“竹韵花灯”项目,以莆仙特色元宵灯会微视频进行展播,通过美术、数学、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从“美”“数”“形”“意”等方面,带领学生探究不同外观与蕴意的灯笼。

二是采用问题或任务驱动法,组织开展项目实践。围绕项目主题,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项目子任务,以单元或模块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实践。如“校园垃圾文化”项目,通过了解校园各角落的垃圾产生、认识劳动工具、调查校园垃圾投放现状、收集垃圾处理方法、创意设计垃圾桶等子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活动。

三是采用讲解演示法,指导获得研究方法。在开展项目探究前,要组织学生开展集中式的讲解演示,主要指导学生掌握项目探究的一般方法,如资料获取、观察记录、调查分析、探究实验、数据分析等;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则要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2)学的策略

一是探究学习,促进思维发展。项目式学习具有开放性,通常会超出课本知识,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要运用科学方法对项目问题进行研究,在探究过程中开拓思维,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如“竹玩之趣——玩转小竹人”项目中,学生需要先从实物中探究小竹人的结构和灵活转动的原理,在探究中学习轴、平衡等知识,有目的、有方法地制作和趣玩小竹人。

二是体验学习,提升责任感。项目活动会呈现具体情境,让学生以多种形式体验。如在“竹园设计”“校园示意图”“护绿温馨提示牌”等项目中,学生构思方案,动手设计制作,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学校小主人的责任担当。

三是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力。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需要结合已学知识,主动借助不同学习工具,如互联网、图书等查阅相关知识等,多渠道地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学科融合的项目活动实践

从学习对象来看,跨学科融合的项目活动设计实现了跨班级、跨年级的整合。从指导对象来看,学科教师可以根据任教学科特点及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不同项目活动中成为设计者和指导者,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指导(见图2)。

4.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等主体多元评价,评价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评价促学生成长为导向,根据不同项目活动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掌握、学习习惯、合作意识、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设置活动模块,将实践活动上传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进行线上指导、线下实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跟踪学生实践过程,实现嵌入式评价。

三、跨学科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效果

1.在智慧课堂理念下构建与改进跨学科项目活动设计

跨学科实践活动可与语文、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密切相关,以不同学科之间的最佳渗透点、结合点、共融点设计项目活动主题,构建校本特色项目课程,不同学科教师可联手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实现双赢。

实践研究工作则从构建课程框架入手,从关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转向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实践体验。根据智慧课堂模型的五个维度对实践研究效果进行分析,主要以“课程”“评价”两个维度带动其他三个维度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的前后对照可见,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了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变,课程效果明显(见图3)。

2.项目活动设计以跨学科实践促进学生更完整的学习

项目活动设计统整了多学科知识,以校本特色文化项目、学科微项目为载体,各年段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自主选择项目主题,开发相应子项目活动,如一学期可开展1至2个跨学科项目活动主题。以“分析任务(问题)—构思方案—学习探究—设计制作—展示交流—完善分享”为项目活动开展主线,实践“作品观”活动指导策略,基于项目问题解决,整合项目探究过程,创造性地完成项目作品,如:一项设计“竹园“,一个物化成果“竹韵灯笼”等。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需要应用所掌握的各学科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继续学习相关的新知识。这样,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就能帮助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衔接,重构知识体系,形成相关能力,实现更完整的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促进多样化发展。

3.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教师多学科指导能力的发展

在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需要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跨界应用。为此,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利用信息化工具,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探究与项目活动相链接的知识背景。在项目实施中,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及师生的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师多学科指导能力的发展。

4.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

在学校初步建设的智慧学习环境下,项目活动充分运用绿色网络教室、学生学习移动终端、平台建设等信息化工具或手段,为学生呈现项目情境、提供项目资源,支撑项目小组的协作探究与项目成果的交流分享。

一是作为学习工具支撑信息的获取利用。学生小组面对项目问题或任务时,需要获取课本外的相关知识,信息化工具可为项目探究提供多渠道的资源,如信息资源的检索、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等。

二是作为學习工具支持信息呈现与交互。项目活动以体验实践为主要方式,通过信息化环境直观体验项目情境,以信息技术实现在线交流与分享,及部分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可扩大学习成果的交流面。

三是作为学习评价工具完善评价机制。依托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对项目活动进行线上发布,适时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并进行个性化评价,可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评价。

智慧课堂理念下的跨学科活动课程项目化设计实践研究,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还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如考查内容选择对学生个性发展是否有普适性价值;活动开展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多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有效机制;课程教育目标主要立足地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拓展,对学生生命健康、探索自然等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胡亚清,任东丽,林思思,等.智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中学习参与度的个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2):30-35.

[2]宇业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3.

[3]刘永涛.厘清知识含义彰显复习本质[J].中学教学参考,2021(2):51-52.

[4]袁月娥.“乐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8-04-02(8).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作者简介:陈峻英,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高级教师,E-mail:cjy1228@163.com(福建莆田,35110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1-050)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项目化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