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04-29王晶

学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有效策略高中历史

摘 要:历史是一门考查综合思维和能力的学科,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也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责任,所以教师应从新高考制度出发,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文章简要解读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并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馈三个阶段,探索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此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增强高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效策略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09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33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颁布和落实,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应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研究,是为了构建以新高考制度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达成知识、技能、素养等多重发展的目标。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

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反馈力度不足等是历史教学中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约束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学生缺乏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不仅无法提升综合能力,甚至很难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除此之外,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知识视野被局限于课内及教材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他们学习历史知识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以上情况说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完成改革的任务,才能赋予历史教学生命力和活力。所以说,教师应正视当前历史教学的真实情况,以新高考制度为依据,大刀阔斧地展开改革和创新活动。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改革策略

(一)有备无患——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充分理解新高考制度的相关要求,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说明在新高考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应以“有备无患”为教学原则,做好课前教学准备,使历史课堂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明确的教学方向。

1.创建教学资源平台,丰富史料素材。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提升学习效率产生不良影响。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教学应建立在具备丰富的史料素材之上,只有在教学准备时期搜集和整合大量的史料资源,才能真正构建有效的历史课堂,在此基础上的历史教学才能完成新高考制度下的教学任务,这说明现实情况与教学预期存在较大的鸿沟。学校应在教学准备时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史料素材,可以从教师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以史料素材、微课视频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平台。

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集体会议商议资源平台的创建方法、流程和实际内容,经多位教师和教务主管部门的探讨和分析,制订并公开可行性方案,征询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建议优化方案。之后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资源平台的创建方案,利用线下图书馆、阅读角等放置历史图书、报纸杂志等供师生阅读,将微课视频、图文资料等上传到网络平台,按照课节、类型等将分设不同的板块,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线上平台上自由检索资源,保证他们在教学或学习中具备充足的资源储备,为教师的高效教学提供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既能获取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史料素材,设计出创新化的课堂教学方案,也能拓展自身的历史文化视野,从而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

2.建设集体备课制度,打好教学基础。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准备时期的重要任务,教师强化备课有助于他们做好教学准备、打好教学基础,而建设集体备课制度则是强化其备课效果的有效措施。学校可以通过建设集体备课制度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和掌握新高考制度的相关思想和理念,将其融入和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案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才能更适应学生的需求,也能契合新高考制度的相关要求[2]。依据教学经验展开分析,集体备课的施行可遵循下列流程:(1)上层指导。由学校主管历史教学的领导和历史教学组组长制订备课计划,根据历史教师的实际教学进程、不同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制订定期集体备课制度,将教师按照综合水平分为不同的备课小组。(2)下层施行。历史教学小组按照拟定的计划展开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新高考制度的相关条例和内容,不同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抒发感悟,对当前的教学方案提出见解和意见,并在组内展开探讨和分析,以此促进教学信息的共享和教学建议的流通。(3)实践反馈。处于同一备课小组的教师展开“集体公开课”活动,判定教师是否融入了新高考制度的相关思想,帮助授课教师找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集体备课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进而体现集体备课制度的价值和作用。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展开教研活动,极大地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践行新高考制度的相关思想和理念。

3.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在教学准备期针对新高考制度的相关要求细化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方向,还能增强教学准备的效果,为后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做好课前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细化、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内容设计对应性的目标,如在导入阶段设定“启发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主题”的目标,并按照这一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依据。在此目标的支持下,学生既能牢固地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又能掌握记忆知识的高效方法和技巧,并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扩展历史知识储备、提升历史文化修养。

(二)革故鼎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创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创新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满足新高考制度的相关要求。教师可以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引进微课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互动教学法等有效方法,让学生在新颖的课堂形式及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持下,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3]。

1.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预习,培养自主意识。创新化课堂教学模式首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作为关键的教学目标。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视频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最佳手段。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改革的任务,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预习,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预习指导。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还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这对实现新高考制度下的改革任务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首先分析和研讨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高中生当前的历史知识水平,利用微课软件制作形式简练、重难点突出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体现出预习的基本内容,鼓励学生在预习阶段探索知识,并将微课视频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展开分析和研讨。在微课视频的帮助和启示下,学生能够明确预习的方向和具体的任务,不但能深入解读历史教材,还能养成自主搜集和归纳材料的良好习惯,知识基础才会愈加牢固,也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任务就能完成,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确立。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中,为契合新高考制度的相关要求,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可根据这一课的实际内容制作微课视频。首先,在微课视频的开端,应指明本课的预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展开后续的预习和探究;其次,在明确预习目标后,教师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如“分析史料”“看图说历史”“一题多答”“对比归纳”等;再次,学生按照指定的流程开展预习活动,在“知识梳理”板块,明确“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等概念的构成内容,及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影响,并在“问题探究”板块分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学会应用基础知识;最后,学生依据实际的预习情况,记录重难点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参照依据。

2.设置学习任务推动合作探究,增强探索能力。合作探究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新高考制度的要求,反之则会阻碍他们多元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任务的方式推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学生的真实状况为起点,引导学生在结构合理、人员配合度高的小组中展开合作探究。为了推动历史合作探究活动的有序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学生在以往历史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将学生分为“组间异质”的不同小组,促进学生在组内的思维交流,并通过设置小组长的方式,增强组内结构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在组内展开分工。此后,为各小组提供具有探究价值的合作探究任务,让他们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问题,并经过组内探讨、商议,探索出最终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会深入历史知识的内部探索其内涵,也能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展开系统化的论证和思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增强高中生的探索能力,推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促使他们更加适应新高考制度的实际要求。

3.开展述评活動赏析史料素材,深化感悟能力。述评活动是创新化课堂模式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历史课堂上开展述评活动,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感悟能力,促进历史教学的创新发展和历史课堂的改革,这足以证明述评活动的重要性。以此为根基,教师可以将述评活动引入到历史课堂上,从教学主题出发引进丰富的史料素材,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多种类型的史料素材,如影视资源片段、历史人物传记等,为学生创造评述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开放式环境,引导学生赏析史料素材,促使他们在共享信息和交流感悟的过程中扩大历史知识的范围[4]。在此活动中,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得到了提升,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历史课堂完成了新高考背景下的改革任务,学生的史料分析、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也得以增强。

(三)温故知新——加强课后反馈力度

1.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夯实知识基础。在历史教学的课后阶段合理布置作业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加强课后反馈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层次化和趣味化的历史作业,顺应学生的主观需求,从学生的真实历史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出发,选取史料较为丰富且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完成的内容,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由选择作业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教师也要精心设计实践性质的作业,如问卷调查作业、实地探访作业等,让学生能在完成作业后及时巩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反思意识。这样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课后反馈力度,也能与新高考制度接轨。

2.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明确教学漏洞。优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强课后反馈的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中存在的漏洞,也有助于学生适应新高考制度的要求,教师应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引进多元主体和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为了准确认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漏洞,满足新高考制度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考查需求,教师可以构建过程性、结构性相融合,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的评价机制。利用教学评价表,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书写评价意见,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果等进行评价,并对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内容和形式等展开分析。借助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在准确认知学习漏洞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弥补,进而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使历史教学既加强了课后反馈的力度,也践行和落实了新高考的教育理念。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价值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体现出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在以新高考制度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革新,教学内容的选择更为多样化,形式也更为新颖多变,所以课堂教学的整体势头良好。而在教学进程逐渐向好的背景下,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得以提升,并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禁锢,真正成为新高考制度扎根之地。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足,但以新高考制度为基点展开教学,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内容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互动和交流,学习满足感逐渐增强,历史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可以说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新高考制度的扎根提供了土壤,二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新高考制度为导向开展改革和创新活动,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机会。而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入手,对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三个阶段的教学措施进行优化,体现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他们的历史知识基础,使得他们能够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逐渐适应新高考制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魏璇.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698.

[2] 曹玲.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方式探索[J].成才之路,2020(29):46.

[3] 钱金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小议[J].魅力中国,2020(44):239.

[4] 王宏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魅力中国,2018(29):191.

作者简介:王晶(1967.9—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新高考背景有效策略高中历史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实践与思考
初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融入新题型的阅读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语篇教学法思路初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新高考背景下改善普通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现状的方法与举措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