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诗意·灵活

2022-04-21李永清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灵活激情诗意

李永清

【摘要】语文教师就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趣,又充满激情、诗意,为高中生构建一个灵活、灵动的课堂,使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激情;诗意;灵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让高中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中生构建一个趣味、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要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语文课堂内容、内涵进行有效地学习、感知、体验。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趣,又充满激情、诗意,为高中生构建一个灵活、灵动的课堂,使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回首近三年的语文教学,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进行了归纳,那就是6个字:“激情、诗意、灵活”,下面就对自己的这一不成熟的教学风格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求抛砖引玉得到行家们的悉心指点。

一、充满智慧的激情教学

智慧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语文课堂变得灵活、生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高中生能够对语文课堂的魅力进行感知和体验。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工具性,又体现出了人文性。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做好智慧、激情的引领,要从语文最根本的内容及内涵入手,既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又要深挖语文学科蕴含的文化底蕴,让语文在情感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得到发挥。

(一)创设情境做好教学渲染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或形象的生动教学场景,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此渲染教学氛围。例如在开展部编版高中语文《百合花》一课教学时,我说:一首首歌,一本本书,颂扬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情谊;一次次聚会,一场场联欢,呈现出军民团结和谐的动人情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热爱、尊敬:最可爱的人吧!这样的导语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情境。然后我用投影仪显示白色百合花的图片(注意一定要展示白色的百合花,这样才符合文章的内容和寓意),并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好吧,那我们今天将学习茹志鹃的文章《百合花》。這样的教学渲染,深情导入,能让高中生充满情趣地学习,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有趣。

(二)“智慧”课堂启发学生智慧

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激情的飞扬,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震荡。既可以是普通人等待生活中的那细小的欣喜和感动,更可以是生活的智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顿悟;既可以是曹操把酒临风、横槊赋诗的豪迈,也可以是辛弃疾空怀报国之志却又报国无门的悲叹与愤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构建智慧课堂,使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见“微”知著。如我在教学《红烛》一课时,就先用事先制作的微课引导学生预习,利用剪辑的短小精悍视频,向学生展现诗歌的意境,使高中生在预习中初步把握诗歌情感。然后在课堂上我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上台互动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对“红烛”蕴含的象征意义即诗人的“赤子之心、爱国热情”进行深刻感知,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诗歌的意境、真正理解诗歌的主旨。

通过用智慧课堂进行语文教学,用“智慧”启发高中生的智慧,使高中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及发展,让高中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充满兴趣,能更好的深刻感知和体验文本的内容及内涵。

(三)发掘情愫贯穿“育情”教学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也“不是无情物”,而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我们在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在语文课堂上,我能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着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我在从教学《背影》中引导学生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深情,从教学《我与地坛》中帮助学生感悟母子情深,从教学《边城》中引导学生欣赏湘西乡土民情,从教学《雨霖铃》中带领学生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教学《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导学生感悟拳拳赤子之情……可见,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二、渗透美育的诗意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审美的课堂,用美育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使高中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感知和体验,使高中生感受、体验、领悟语文之美。语文的美,来自于高山流水的波澜壮阔,来自于字里行间的风姿卓越,也来自于文本之中的浓浓深情。渗透美育的诗意课堂,最能体现语文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原本平淡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使高中生这一课堂主体,陶醉于语文的字里行间。

诗意是语文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血液,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诗意语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但是由于饱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课堂难免缺乏诗意,以至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充满诗意的高中语文课堂,尽力彰显语文的魅力,是我多年来在教学中不断尝试解决的重要一环。

(一)古诗之“美”贯穿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习惯于遵循文体教学,而在课堂上忽视了许多美的鉴赏与创造,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出发,从传承传统文化出发,让我们古诗的品鉴贯穿教学设计的始终,让中国的诗歌散发独特的魅力,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就能真正的充满诗意。

我曾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就设计了两大环节与诗歌赏析衔接教学。一是导入新课时,复习旧知识,展现秋的意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有许许多多关于咏叹秋天的优美诗句,让同学们忆读关于咏秋的诗句。二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体现出秋的特点?领悟描绘秋天色彩的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回忆学过关于秋景颜色的诗句。第一个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如数家珍,纷纷发言,如“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月落乌嘀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整个课堂沸腾了一样,学生沉浸于语文教学的的文字美、情感美、内涵美……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回顾古诗词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从而明确暖色让人感觉到华丽;橙色是最暖色的红,黄是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冷色,给人感觉朴素;绿色中性……这样,通过诗文的对接与赏析,能让学生有效的了解故都秋的景色,进而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这样以诗品散文,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美妙的诗情画意,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元素在课堂中跳动,用审美教育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大大促进了高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二)深情诵读品出“美味”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通过对美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时,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可见,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诵读能感悟文本中的诗意内涵,从而唤起学生对文本的诗意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自己忘乎所以进入角色诵读,用抑扬顿挫的节奏、富有魅力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经常适时采取分角色朗读,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还能身临其境体会文中的情感。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用于朗读的素材,如《哦,香雪》《荷花淀》等,都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如果读的深情并茂,会加深学生对文中情感的感受。如我在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就让学生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诗意,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此外,在诵读中我不仅向学生推荐古诗词,还给学生推荐各类时文、美文,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例如让学生品读汪国真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后,我就给他们推荐顾城、舒婷、海子的作品;当学生读完“诗坛夜莺”徐志摩的名篇《再别康桥》时,我就给他们推荐泰戈尔的作品等。

语文教学中长期坚持诵读,定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高中学生去追求美、发现美、表现美,为他们的亮丽人生铺上一层至美的底色。并能让高中生感知语文学科的内涵之美,使美育与语文的融合灵动而深邃,让高中生徜徉于语文的星辰大海中。

(三)借助媒介强化体验

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在为学生打造诗意美的课堂教学中,应懂得借助多媒体教學设备为学生营造美的学习氛围。结合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应该用诗意渲染课堂,给学生营造诗意的教学氛围,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例如,在古诗教学中,我除了课上的各个环节渲染浓郁的诗词教学氛围外,在课下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诗词的知识。我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喜好选择去自己喜欢的诗词,在对诗词理解品味后,可以将学习成果做成PPT、小视频的形式,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体悟和喜欢的诗词。利用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诗意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诗词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诗词有关的东西,能够联想起往日课堂所学的诗词文化,结合生活,进而对诗词的含义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学有所用,使学生对诗词的学习更感兴趣,更有实效。

再如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课时,为营造美的感受,让学生感受诗人在诗中所体现的诗意美,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旭日东升下的江南美景视频和图片,并配上了带有江南意味的轻音乐,让学生看着诗句与视频感受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赏,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用美育装饰语文教学,让美在语文课堂开花,也让高中生用一个审美的眼光去学习、思考,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灵动,能有效地培养及发展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高中生感受语文学科的古色古香,又能够以现代的观念做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创新多样的灵活教法

我始终认为,灵活的教法是点亮高中生语文学习征程的明灯,是让高中生积极学习,深入思考的推动力。教法的灵活运用,让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高中生对语文学习饱含激情,进而感受语文之诗意、灵动,让教法灵活,也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更让语文课堂灵动。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结晶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既要让高中生看到字里行间的生动描写,又要让高中生能够深层次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使高中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及发展。

(一)让合作学习唤醒学生意识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了“渔”才能够抓到“鱼”。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不断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最终实现集思广益的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教学豪放派词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时候,就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地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波澜壮阔,又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天意使然等等,通过探究任务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了诗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豪情满胸,并能够在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对作者流露的情感进行体验,让诗情画意充满课堂,使高中生的学习意识被唤醒,深刻感受语文教学的诗意和灵动。

(二)以问题导学让思维有所归宿

我坚持认为,灵活多样的教法是让高中生深层次参与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的金钥匙。激情教学让高中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诗意课堂让高中生感受语文之美。那么,灵活的教法将让语文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能让高中生更加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觉得问题是调动高中生好奇心的一个重要因素,用问题导学,能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指明方向。例如我在教学《劝学》一课的时候,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高中生思考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运用了哪些主要论据?是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用问题导学,让高中生的思维有所归宿,能充分保障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用问题打开学习语文知识的大门,达到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的目的,最终对《劝学》一课的内容及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三)以角色扮演活跃教学氛围

为做好高中语文教学,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内容,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我认为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也会更加强烈。如我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就先引导学生感受荆轲刺秦前的悲壮感与刺秦王时的紧迫感,我鼓励学生将这一场景通过角色表演演绎出来。参与表演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演绎方式,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表演效果最好的一组,这样,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期待一展风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深化了学生情感体验,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要力求创设一个充满美育的课堂,并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引导高中生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让高中生有一个开阔的学习视野,加深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促进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灵活激情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萌动的激情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灵活运用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