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

2022-04-20冉小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心理健康小学语文

冉小红

摘要:随着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逐渐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在小学阶段,老师要重视心理教育,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作为语文学科,其中含有很多含有心理健康的知识,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地挖掘教材中的素材,通过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评价学生,保证学生正常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综合素养;小学语文;心理健康

小学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的要求,是执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各科都要承担这样的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学习的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老师自身通过良好的形象使得学生受到感染

要向他人心中播撒阳光,首先要使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相同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和态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快乐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地调整自身的状态,当遇到难题的时候,要通过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将积极健康的形象树立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以老师为榜样,积极地模仿和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在碰撞问题时,老师要进行引导和启发,而不是一味地斥责学生,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要把握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二、积极的发现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素材

对于心理教育来讲,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典型的素材,想要在语文教材中挖掘适宜的素材,老师要仔细地研读文章,找到切入点,从而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培养心理素质,进而提升身心健康情况。

例如,老师在介绍“负荆请罪”的知识后,为了让学生了解蔺相如的深明大义,老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分析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形象特点,然后进行比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不成熟,所以很难分清楚是非曲直和行为的对策、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任务的特点,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体会两位人物的品格。实际上在语文素材中含有很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素材,通过学习《争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自己去吧》可以让学生更加地独立,总而言之,老师要深入地挖掘文章,从而潜移默化地开始健康教育。

三、通过正面、积极地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生活经验,可以了解人们非常想要获取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在小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往往对老师有着莫名的崇拜感,希望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认可,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让学生进步,更要积极的挖掘学生的长处,表扬学生的行为,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认真地观察学生,通过差异性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得到自我提升。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老师要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老师要注意激励语言的运用,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教学纪律,但是同时无法提升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无法提升学习的质量。

四、通过第二教学课堂的组织提升心理素质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小场所,第二课堂是小学语文的延伸,更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课外教学开展心理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合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结合协作活动、社会调查、生活探究等方式丰富语文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提升社交技能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些沟通的实际,让学生可以优化自身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实现学生品格的健全。

五、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是老师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环境,老師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在询问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受到心理和性格的影响,回答过程中会经常小声、结巴,所以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轻松的环境,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可以主动且轻松地回答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说话,并且在回答正确后要马上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可以逐渐地提升自信心,对于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老师在平时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的题材,让学生可以敢于在公众面前讲话,逐渐地锻炼自己的心理,在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后,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正向情绪,进而会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老师要积极地进行创新与转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燕.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2):303.

[2] 邱秋芬.关于小学语文心理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9,(24):142-143.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心理健康小学语文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