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14庞菊秀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很多数学公式、概念、定理都必须在深入探究与思考中方可把握其内涵与实质。就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由于许多教师教育方式不够科学、精细,以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学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够、理解不深。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研究分析,并切实寻求变革策略与途径,通过对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切实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实效性。让学生在网络媒介、生活资源、游戏活动、辅助问题的导学下,积极感知、探究、思考,体味数学之魅力与价值、内涵与本真。借助导学式教学法驱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学习,不断提升数学认知能力,充分把握数学知识内涵。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06-0152-02

导学式教学法是以辅助性问题、活动、素材、情境、资源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思考、分析、研讨、交互,充分理解与深入把握教学内容[1]。导学式教学法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认知潜能的开掘、创造能力的发展、思维潜质的启迪,又可以使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知识以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完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就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实际情况来看,好动贪玩、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等特性是小学生普遍具有的,如果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活动足够丰富、形象、鲜活,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吸引,数学教学的生命力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彰显。

1   选用生动的谜语故事开展导学,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具体思维为主,且对于谜语、故事等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更感兴趣。就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数学故事、图示、案例、习题等,都可以作为导学式教学法的素材。实现这些教育素材与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时,可引入谜语故事开展导学,让学生在猜测、感知、体味中领悟数学之内涵与实质,使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更为形象、鲜活、生动,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引发其思考、探究,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认知的目的。如在“小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中引入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随后再引入教材中有关时钟的四幅插图,将其改编为有关“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的小故事,组织学生在谜语与故事导学下自主认识钟表的构架,实现对小时、分、秒的认识,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   利用具体的实物模型实施导学,开掘学生的数学认知潜能

面对一些比较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或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不能深入了解与充分把握而丧失自信,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而生活实物的引入,则可以为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数学知识做铺垫。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实物等的应用,并以此开展导学,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直观感知能力,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掘学生的数学认知潜能。如在开展“同样多”这一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参加拔河比赛的场景,组织学生在观察与感知中构建其对“同样多”的抽象认识。又如在开展“比一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造型一样、颜色不同的黑色兔子12只,白色兔子7只,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对比、分析,并提问:白兔比黑兔多多少?黑兔比白兔少多少?最后再借助具体导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观察与分析中深入理解“同样多”“多多少”“少多少”等数学概念,使其在导学式教学法的驱动下参与教学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3   运用科学的实践操作落实导学,强化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而充分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感官与潜质,让学生在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中学数学、用数学,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因此,针对一些蕴含实践特质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构建实践类导学活动,以达到丰富学生认知体验、强化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目的。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剪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通过测量、对比、分析等方式来了解其周长与面积的区别。随后再讲解具体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导学式教学法的辅助下深入理解、精准掌握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4   借助形象的网络媒介进行导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网络媒介等工具与资源开展导学,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既能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可视化、直接性感知中实现认知的提升、发展。而且,在图画、视频、音频等直观导学媒介的引导下,学生的專注度也会得到全面提升。如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用微课展示关于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短视频进行导学,在直观呈现重点、难点、目标等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再引入PPT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最后,再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动漫视频,并将训练问题渗透其中,组织学生在视频观看中展开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深入体验中形成认知迁移能力。

5   利用丰富的问题情境设计导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生普遍好奇心、求知欲强,但自控力、自律性较弱。融入多元、丰富、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导学,会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问题解答中。因此,教师应该以问题情境导学为辅助,通过对提问方式的优化、问题构架的创新、设问要求的重构,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沉浸于问题思考,在不同导学问题情境的引领下积极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数学问题。而且,在导学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其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自会更加充分、到位。如在“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增加导学式教学法创设导学问题情境:小明有4本画册书,小花有5本画册书,老师现在有21本画册书,如果你是老师,怎样分配这些画册书,才能使小明手中的画册书数量是小花手中画册书数量的两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随机选择3位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小明、小花三个角色,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分配画册书,促使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解答问题,提升自身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导学式教学法的显著特性与诸多优势,使得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从不同领域、层面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与综合素养的培养[2]。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导学式教学法的渗透、运用,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科学实施导学活动,设计出与学生认知特性相贴近、相契合的多元化教学活动,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接触数学时萌生爱学、乐学、善学的意识,为小学数学教学效能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余莎.导学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1(6).

[2]李文军.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天津教育,2021(2).

【作者简介】

庞菊秀(1980~),女,广西玉林人,政教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AC55C144-F1FE-475A-B6F2-FF2E9187C54C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