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初探*—以校本课程《中国龙》为例

2022-04-11张容舟

智库时代 2022年15期
关键词:龙纹文创美术

张容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落实到美术学科,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不仅基础美术教育提倡核心素养,高师美术教育更要与之一体化改革,才能让师范毕业生顺利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做到职前职后一体化。

一、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现状

多年来,高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一言难尽,教师讲的都是高高在上的中外美术史,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走马观花的讲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导致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美术鉴赏课,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提升美术核心素养的目标很难达到。如何提高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育,需要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来落实。

二、设计高校美术鉴赏校本课程《中国龙》

图1 家喻户晓的中国龙

笔者想设计一堂贴近学生生活的中国传统纹样鉴赏校本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典型案例,但苦于内容太多,难取舍。刚好机会来了,2021年年初,长沙市博物馆举办了“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笔者马上去博物馆看展,收集第一手图片资料。结合网上有关图文与视频资料,终于确定设计校本课程《中国龙》,撰写教案、制作原创课件,由于网上很多图形不清晰,笔者还手绘了不少龙纹图形作为教学范画。

(一)欣赏图片实物,培养图像识读素养

图2 红山玉猪龙

“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展出了128件景德镇御窑出土的瓷器与传世佳品,反映了元明清三代御用龙纹瓷器的时代特点、变化规律与文化内涵,展示了我国“龙文化”的丰富社会意蕴和民族图腾美学。教师利用周末实践带学生到博物馆观看展览,通过图像识读,观看龙形瓷器实物,聆听讲解员讲解,对龙纹有了初步了解,初步形成“图像识读”核心素养。

有了去博物馆看展作为铺垫,开始上美术鉴赏课《中国龙》。在课堂上,教师从猜谜语导入新课:“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这是指什么动物?谜底是中国龙,并配上张牙舞爪龙的图片。马上又展示红山玉猪龙图片,称这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形象,但两个龙的形象相差甚远。中国龙的演变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称呼也不尽相同,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才逐渐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明清时期典型的中国龙形象。

在讲新授课环节,讲授中国龙的发展分期。从新石器时代粗狂简陋的玉猪龙,到商周时期威武的夔龙,从春秋战国被人骑的坐骑到秦代崇尚力量的龙,始终都是爬行动物。从汉代开始,中国龙演变为能腾云驾雾、一飞冲天的神兽形象,由爬行动物变成了腾飞的龙。汉代的应龙具有翅膀,魏晋南北朝的龙具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唐代的兽龙雍荣华贵、矫健腾飞,宋代出现绘画龙。从元代到清代,中国龙图腾是富贵与身份的象征,龙的图像广泛应用于皇家生活的各个领域,苍龙的形象更加精雕细刻,张牙舞爪,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龙形象。学生通过老师上课展示的文字、图片与视频,对龙的形象细节了解得更加深入,提升了“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二)描绘龙纹图形,培养美术表现素养

跟很多美术鉴赏课不同,在欣赏完历代龙造型特点图片视频后,学生有点昏昏欲睡,本课设计了10分钟的课堂作业—画龙。借鉴历代龙纹特点,但又不拘泥于龙纹太多约束,自由描绘同学们心目中龙的形象。“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进行直观的表达。一般的美术鉴赏课都是看图,很少有让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用铅笔画,有的用记号笔画,有的在刮画纸上作画,美术表现的活动让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挖掘背后故事,培养文化理解素养

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政治经济制度变化对龙纹形象变化的影响,以及龙纹形象的文化内涵,挖掘龙图腾背后的故事。玉猪龙我国古代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红山等地的一种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内蒙古三星他拉村出土的墨绿色C形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华夏银行的标志设计的灵感便来源于此。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造型威武。春秋战国时期,龙的地位一落千丈,常作为上古贤人们的坐骑,出现于绘画中;刻在玉器、青铜器上龙的形象多为互相缠绕的造型,如蟠醨纹、蟠虺纹,被称为龙的幼年期。秦代追求浩大气盛,龙形体巨大,是趴在地上的爬行动物形象。我国历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始于秦始皇。他统一中国后,自诩“祖龙”,让百姓信以为真,以此作为君权神授的理论依据,实则为加强巩固秦代政权。

从汉代开始,中国龙演变为能腾云驾雾、一飞冲天的神兽形象,由爬行动物龙变成了腾飞的龙。开始是有翅膀的应龙,后来龙成为“瓦当四神”之一,称为青龙。“四神”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不同的色彩、五行属相、方位,其中青龙代表青色,五行属木,方位为东方或左边。魏晋南北朝的龙像“竹林七贤”那般潇洒飘逸,具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唐代的兽龙雍容华贵,矫健腾飞,彰显大国的文化自信。宋代的龙更趋向于兽,宋代后期龙体拉长,出现绘画龙。从元代到清代,龙完全被皇权据为己有,明黄色成为皇权专用色,龙图腾是富贵与身份的象征。龙的图像广泛应用于皇家生活的各个领域,更为精雕细刻。元代的龙的龙爪三趾或四趾,张牙舞爪;明代龙有呆板苍老感,刻划网状鳞纹;清代苍龙比明代更苍老,刻画细腻,足为四爪或五爪,龙尾出现各种变化。

中国龙的形象就像一个人生长的不同时期,从胚胎期到老年期,经历了漫长的上下五千年。

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新石器时代的玉猪龙属于胚胎期,商周的夔龙属于婴儿期,春秋战国的蟠螭、蟠虺、虬纹属于幼年期,秦代的爬行大龙属于少年期,唐代的兽龙属于成熟期,宋元时期的绘画龙属于中年期,清明时期的苍龙属于老年期。

表1 中国龙在古代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

图3 商周时期的夔龙

图4 汉代的青龙

教师只有不断挖掘图形背后的故事,才能让学生了解中国龙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文创产品,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近年来,北京卫视播出了一档文化传播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文创开发员邓伦等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学生,每期诞生一个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受电视节目的影响,教师也给学生布置了类似的课后作业,设计以“龙”为题材的文创产品,如将龙纹运用于头饰设计、剪纸设计、油票设计、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现代诸多文创产品设计上,并附上设计说明。由于是一周以后交作业,学生有时间寻找丰富的素材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此举在于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

(五)评价设计作业,培养审美判断素养

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其前提是形成美感和建立内在的审美标准,尤其要知晓形式美的法则。上交中国龙文创设计稿后,让学生展示全部作品,并进行审美判断。首先是自评,由作者讲述中国龙文创设计初衷与表现方法与过程;接着是互评,甲同学若说喜欢乙同学的文创设计,要说出喜欢的理由,不喜欢丙同学的文创设计,也要说出为什么不喜欢的原因;最后是师评,教师从造型、色彩、文化内涵、适用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设计优秀的中国龙文创产品设计作品若干。自评、互评、师评是提升学生“审美判断”核心素养的常用方法,但很少有人在美术鉴赏课上运用此法,因而此方法值得推广。

图5 唐代的龙

图5 唐代的龙

(六)音乐融入美术,升华文化理解素养

音乐和美术同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将音乐融入美术,能增进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更能表情达意。于是,组织学生一起合唱歌曲《龙的传人》,爱国情感得到升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最后进行课堂小结: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龙形象的演变过程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历史上,无论朝代如何更迭,龙始终代表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三、美术鉴赏校本课程《中国龙》的启示

美术鉴赏校本课程《中国龙》的课堂前半段授课时间为2课时,一周后学生上交中国龙文创产品设计稿,后半段又用20分钟用于讲评作业、唱歌、做课堂小结。以《中国龙》为主题的美术鉴赏课程需分两次上完,比连续2课时上完效果要好。如果限于2课时内上完,在课堂上完成文创设计作业的时间太少,作业效果欠佳,会导致审美判断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从课前到博物馆欣赏龙纹文物,到上课期间欣赏龙的图片与视频,培养了学生“图像识读”的素养。上美术鉴赏课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设置描绘龙纹的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的瞌睡全无,还找到了自由画龙的兴趣,从而提升了“美术表现”素养。要让学生先看图、画图,对龙纹图形有了感性认识后,才讲述历代龙纹的文化内涵与背后的故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水到渠成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也可结合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来设计文创产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作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评价龙纹文创设计作业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最佳途径。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升华,让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校本课程《中国龙》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有益尝试,将有助于师范毕业生顺利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真正做到职前职后一体化。

猜你喜欢

龙纹文创美术
陶溪川文创街区
传统龙纹图样的现代平面设计研究
瓷器上的龙纹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美术篇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
皇太子朝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