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群文,细品语言

2022-04-08李蕴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1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李蕴婷

【摘要】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群文阅读已然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趋势。然而,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需要深入文本细读,才能真正解决古诗词教学中的痛点。因此,本文探讨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文本细读与群文阅读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群文阅读;古诗词阅读

一、文本细读与群文阅读的教学之困

文本细读,能让学生深入文本,把握细节,做到真正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在细读过程中,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品读文本的能力,不至于流于表面和形式。现在的高考试题也要求学生有深入阅读,精准解读。然而,文本细读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普遍比较薄弱。古诗词教学的文本细读很容易变成教师的“满堂灌”,而学生也因此更缺少了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文本细读需要教师有科学严谨的研判与取舍,如果教师仅凭个人偏好进行文本细读,教学就会变得过于琐碎甚至是断章取义,这是对教学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课时紧张和学生的能力参差而放弃古诗词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教学,但也不能为了细读割裂文本内部的关系和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我们需要找到更为科学与有效的解决途径。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的一个热词,这种容量大、宏观全面的阅读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更深入理解作家和文本的内涵。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更加重要、更加有效,因为学生可以在不同主题的全文中更加全面和精准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作者的人格魅力及作品的文化价值。然而,群文阅读的阅读量陡然增加,在学生理解单篇作品都吃力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群文阅读容易造成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肤浅片面,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另外,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只是为了群文阅读而组织起几篇看起来相关联的文章,这样的课堂只是在形式上符合了群文阅读的外在,但实际上却没有让群文阅读起到真正的作用。因为没有了文本细读的支撑,古诗词的群文阅读只会让学生云里雾里,课堂一番热闹后学生什么都没有,甚至会更加迷茫与惶恐。

因此,文本细读和群文阅读需要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文本细读是为了让学生细嚼慢咽,准确理解文本。而群文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在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情境中与文本共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不可因噎废食,也不能流于形式。

二、紧抓“语言建构与运用”突破教学之困

在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一般按照三种模式组合文章:一种是纵向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一种是横向比较,不同作家,同一时期作品;一种是纵横整合,同一主题,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然而,如果没有抓住组合文本的核心问题,群文阅读就只会是一个形式,而文本细读也没法有效展开。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偏离了文本的核心,群文的学习就贬值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反而会造成学生对文本的梳理与厌恶。鉴于此,一方面我们要问“文本有什么”,另一方面我们要问“学生要什么”。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应该聚焦于最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围绕核心素养思考群文阅读的教学组织问题。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的,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一切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都是以其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组织应该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去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读不懂。这些“读不懂”的背后既有文言文基础的薄弱,也有对古诗词语言系统的陌生。前者可以通过长期的简单机械训练去提升,但只能停留在诗词作品的表层;后者则需要长期的系统建构,而这种建构并不是简单地去补充大量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就可以有效解决的,学生必须理解古诗词里的文化心理和思想内涵。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读懂古诗词,这样的群文阅读才能有真实的作用和真正的意义。因此,当教师去组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内容为主题,而应该去研究该如何通过这次群文阅读去建构学生的古诗词语言体系,这个语言体系又指向哪里,哪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而不仅是拓宽了阅读面。

例如,在执教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笔者尝试采用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三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这个单元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感受、欣赏古代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古诗词的形式特征,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基本方法;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语言的独特表达,提升审美能力。第7课两首诗作——《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作品,都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思考和人生选择。一般的教学,都会用串讲的形式把两首诗作讲解完就算了。但是,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单元学习任务,只是把课文讲解完,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如果只是详细讲解探讨《短歌行》,固然能较好地达到单元教学目标,但是却不能更多元、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埋藏在诗词里的人生思考。

因此,筆者尝试把《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过故人庄》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不难看出,这三首诗歌都属于田园诗。而且,《饮酒(其五)》《过故人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熟悉了。这样的群文组合看起来有点简单。但是,笔者正是要在这种群文组合中让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起田园诗的语言系统,进而体味到田园诗中的文化心理,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理解。在参考了孙绍振的《月渡迷津——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后,笔者把群文阅读的主题定为“田园诗: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境界”。在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细读文本,抓住三首作品中的关键字眼进行细读,从而品读田园诗中特有的语言风格——朴素。同时,笔者结合三首作品中的一系列田园诗中的常见意象,进一步去感受田园诗的意境——无意的、从容的、不为任何外部动机和自身内在欲望所役使的心境。在这节课堂中,笔者没有拼命地去补充陶渊明的作品,也没有一味去拓展田园诗的作品,而是精选典型的作品,通过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学生的田园诗语言系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田园诗人的精神世界、理解田园诗中所蕴藏的生命哲思和文化心理。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新时代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倘若在阅读教学中丢掉了文本细读这一基本方法,那么,群文阅读只会给教师和学生徒增负担。因此,要想在古诗词阅读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课堂组织的核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罗燕燕B8A9856D-B93B-4EF1-AC0C-28667EE54251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