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让儿童语文学习自主

2022-04-03胡红

江苏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解放自主小学语文

【摘 要】儿童语文学习中的“被束缚”现象长期存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儿童语文学习的自主?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仍然可以从陶行知的“解放”思想出发:解放儿童的思想,让其敢想会问;解放儿童的行为,让其敢说会做;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其拥有生活;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其拥有闲暇。

【关键词】小学语文;解放;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7-0014-03

【作者简介】胡红,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南京,210031)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担任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近年来,统编教材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多数教师度过了迷茫期,对“教什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怎么教”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事无巨细的逐段讲解、缺乏指导的以读代讲、面面俱到的品词析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创造力的发挥。长期以来,儿童思想被禁锢、身体被束缚、空间被挤压、时间被占据的现实境遇,很早以前就被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一语道破。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解放”为指导思想,让儿童学习自主。

一、解放儿童的思想,让其敢想会问

古代先哲很重视“思”的价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我们的语文课堂再也不能抱着知识的碎片固守一隅,而要把儿童的头脑解放出来,鼓励儿童敢想会问,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

一节识字课,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甩臂迈步的样子,又添上一只脚,让学生猜一个字。学生七嘴八舌地讲着自己的猜测。其中一个学生犹豫地说:“可能是‘走’。”教师肯定其答案后让学生用组词法想想“走”有哪些意思。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发现,“走”有跑的意思,比如“奔走”;有两只脚向前移动的意思,比如“行走”;有离开的意思,比如“车刚走”;有挪动的意思,比如“走棋”;有往来的意思,比如“走亲戚”;有改变或失去原样的意思,比如“走样”;有泄露的意思,比如“说走嘴”。虽然只是简单的识字教学,但教者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字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认真思考,各抒己见。这样的氛围里,我们相信,学生就不会觉得识字课枯燥乏味,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

解放儿童的思想,除了鼓励学生敢想,还要引导学生会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在潘文彬校长的带领下提出“问学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师生在课堂交互中解决问题、深化问题,最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的课堂是真学习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成为“思想家”,学校要成为“思考室”。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能解放学生的思想,就能实现赫胥黎在《科学与教育》一书中描述的境界——“下一次思维的收获肯定会像麦穗一样颗粒饱满”。

二、解放儿童的行为,让其敢说会做

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解放儿童的行为,让其敢说会做,教学就有了灵气。

一个知识点,教师讲了无数遍,学生的印象未必深刻。可是,如果教师能洞察学生内心,点拨得当,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做出来,相关内容就会深深烙印在学生心里。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主题。如何让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一位教师做了如下设计:首先,学生结合各自的原有基础,说说对四大名著的了解。此时,学生的认知是零碎的、肤浅的,但教师并不做评判。接着,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分成四组,分别学习《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文章,讨论故事的主要内容,说清起因、经过、结果,再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做出评价。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四组分别排演课本剧,分配角色,揣摩剧情,设计服饰和道具等,然后在全班公开表演。最后,所有学生要结合重点阅读的那一篇再延伸到整本书阅读,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教师大胆放手,解放儿童的行为,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语言发展和能力提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皮亚杰早就提出,身体及其活动是感知的源泉。解放儿童,不仅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等具体部位,更要把儿童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解放。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儿童更多地通过具身体验来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在认知过程中,身体各部分都会不同程度地参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可以进行艺术表演,不妨让学生大胆去试。表演要以阅读为基础,只有沉浸在文学作品的情境中,揣摩人物特征,体会人物情感,才能进入人物所在的虚拟现实,无限逼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需要对儿童身体的解放,几乎每一场综合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动腿跑、动嘴问、动手记、动脑思、动笔写。解放儿童的行为,就是对儿童具身的释放。

三、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其拥有生活

杜威说:“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陶行知指出:“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语文学习要跳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比如,识字教学,很多教师都会想到在生活中识字,动员学生家长在厨房用具、家用电器、烹饪食材、衣橱鞋柜等物体上贴出相应的名称标签,一阶段针对一类物品,引导学生在使用或接触时反复识记,从而增加識字量。又比如,学习广告语的撰写,学生可以走进街道、商店、公园、博物馆等不同场所,收集各行各类的广告用语。学生在实践中既享受了生活的美好,又认识了奇妙的世界。阅读教学常常有联系生活的课后练习,那就要求对学习空间作延展。再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四上《走月亮》一文的课后小练笔:“读读课文第 6 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如果没有月下赏景的经历,学生是无法动笔的,这就需要在家人陪伴下,走进公园、树林或小河边,欣赏月下景物,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此类作业,解放了儿童的学习空间,给予了他们广阔的天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至于习作教学,那更应该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以便“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解放儿童的空间,还需要我们运用系统思维,围绕语文大概念,创设大情境,让儿童在真切可感的环境中聚焦大主题学习。比如,有的学校设置了“汉字博览园”,系统介绍汉字的历史起源、构字规律、演变过程等,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设置不同的书法场馆,设置“汉字迷宫”,摆放关于汉字的很多工具书。学生在这里既可以自主查阅,又可以欣赏与汉字有关的各类艺术作品,还可以对汉字的字体演变等进行研究,或者听他人讲述有关汉字的故事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关注儿童主题学习空间的开发,努力构建真正支持儿童语文学习的“不一样的教室”。

此外,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了现代学习方式的挑战。传统的学校、教室、课堂和课程都将被重新定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关注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互联网平台和虚拟空间。对语文教学而言,融媒体时代的阅读就更加多元。我们必须拥抱时代,开发适切的线上学习空间。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曾组织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研发“好书导读”微视频,通过“先锋作文网”发布,学生可以随时点击观看。这也是新时代对儿童语文学习空间的解放。

四、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其拥有闲暇

陶行知很早就指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解放儿童的时间,首先要在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儿童。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陷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中不能自拔,常焦虑“赶不上进度”而对学生不敢等待和放手,甚至把学生的沉默解读为不够积极,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这样的教学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产生盲从心理。

解放儿童的时间,更要在课后给儿童留有闲暇。如今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建式教育时代。国家“双减”政策一再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把儿童的功课填满,不要逼迫他们赶考,要给他们时间去消化,让他们拥有闲暇,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活即语文,拥有閑暇本身也是对语文学习的积累。

解放儿童,给予儿童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儿童的语文学习才会走向真正的自主。

【参考文献】

[1]宋岭.“释放”儿童的身体[N].中国教育报,2018-07-12(8).

猜你喜欢

解放自主小学语文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