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让儿童语文学习自觉

2022-04-03杨德铸

江苏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驱力儿童教材

【摘 要】要实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不仅要使过重的学业负担逐步降下来,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策略包括:解除枷锁,释放觉醒空间;增加趣味,点燃学习动机;激发情感,唤醒学习自觉;基于“问学”,支持自主学习;尚美体验,丰盈学习过程;以读为主,畅游精神家园。

【關键词】小学语文;“双减”;唤醒;学习内驱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7-0011-03

【作者简介】杨德铸,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南京,210048)副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要想实现儿童的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点燃火种,唤醒内驱力。唤醒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既是回归学习本质,促进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回归学科本质,促进语文学科育人的需要。如何唤醒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解除枷锁,释放觉醒空间

唤醒儿童,首先就要为儿童的心灵“减负”,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营造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愉悦氛围。减轻儿童过重的学业负担,让语文回归到自然淳朴的学习状态,让儿童获得顺性发展的契机,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本真需求,也是基本起点。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怎样教语文》一书中写道:“语文教学,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教学的确要‘少做题,多读书。有远见、有良知的语文老师,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有充足的睡眠,有健康的身体吧!”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增加趣味,点燃学习动机

把课上得有趣味,不是简简单单地说笑,也不是惟妙惟肖地模仿,而是基于教育理性和教育责任的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六上《少年闰土》一课,教师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模拟“装弶捉小鸟雀”,使学生体验到动手之趣;统编语文教材五下《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让学生做小导游,写一段介绍威尼斯的导游词,帮助学生收获挑战之趣;统编语文教材六上《书戴嵩画牛》一课,教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文本的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品味诵读之趣;统编语文教材二上《雪孩子》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感受童话的魅力,使学生尽享童话之趣……这些都是课堂的“趣”,也是语文教学的“趣”。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课堂变成能够张扬学生个性、焕发其生命活力的场所,儿童学习的内驱力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激发情感,唤醒学习自觉

情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只有重视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教育”理论,就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她认为认知活动渗透着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李老师概括出情境教育“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按照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主张,语文教学就是要创设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学生在美的学习氛围中寻找自我、发展自我、主动建构。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要重视从文本当中去迁移和生发。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要加深学生理解和体验,就要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

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唤醒学生自发和内生的学习追求。

四、基于“问学”,支持自主学习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才能成就有效教学;只有基于问题的教学,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通过问题引领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佳途径。

唤醒儿童,要从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始。在课堂实践当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导者、培育者和点拨者的角色。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教学,就可以引入“问题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章,可以从文本当中发现一系列的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早出晚归?对作者一向慈爱有加的父亲,为什么含糊地回答她的问题?明知留在北京危机重重,为何还要坚持留下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问学”课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也是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方法。此外,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任务时,应注意本着“简单易行、学有所得”的原则,删减掉“一刀切”式的常规预习作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有“我的理解”“我的发现”。

以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的切入点,“循着问题教” 使教学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尚美体验,丰盈学习过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冯现冬先生在《语文唤醒教育研究》一书中指出: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记叙文的情感之美、说明文的科学之美、议论文的思辨之美、小说的形象之美、戏剧的冲突之美……无不给读者的心灵以极大的撞击。文本的本体构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语音节奏层、语象画面层和语义内蕴层,每个层次都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审美感受。语文学科是蕴含丰富美育资源的学科,语文教师就是要带着学生体验与解读这种审美建构的历程。gzslib202204032029

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评价美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四季之美》时,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之美分五个层次。一是意境之美。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在作者眼里,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二是语言之美。无论是“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还是“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这些语言的声韵和节奏,都会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三是结构之美。文章结构严谨,行文富于变化,引人入胜。四是情感之美。作者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五是人性之美。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六上《少年闰土》的第一小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本句中的“带”“的”,遵照鲁迅《故乡》原文,未加改动。)鲁迅用文学的笔调刻画了他记忆中的闰土,在这里,闰土所在的环境是美的,闰土的形象也是美的,而在这“美”的背后,是鲁迅想要彰显的主题:少年时期的闰土是一个活泼泼的少年英雄。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品悟这唯美的语言与人物,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美是由内而外的主体感受,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他们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积极的审美体验,不仅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六、以读为主,畅游精神家园

“读”在学生成长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强调读,重视读,就可以淡化“讲”和“教”,从而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

于永正老师说小学语文要姓“小”,这个“小”就是强调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强调语文教学要守住语文教学的常量: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把字写好,把文章读好,把句子写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小学生正处于建构精神世界的筑基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丰富语言积累,充实内心世界,享受阅读生活。

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课堂里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多,学生自主阅读、熟读成诵、读中内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以文言文的教学为例,小学阶段如何把握好教學尺度?有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以读为主”,就是要坚持“读通—读懂—读好”的基本原则。“读通”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节奏;“读懂”环节,强调对内容的整体理解以及对关键词的把握,要让学生借助注释、插图以及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画面来领悟文章内容,要避免烦琐的分析与讲解;有了前面两个层次的铺垫,学生自然能够熟读成诵,最终达到“读好”的要求。

总体来看,“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是需要从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开始,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建构的历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内驱力儿童教材
教材精读
人生需要『内驱力』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