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临床观察

2022-04-01李海金

光明中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神阙穴脾虚穴位

李海金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夏秋季节是高发季节,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1,2]。现代医学在该病的治疗中主要通过纠正脱水、合理饮食、补充微生态调节剂、抗感染等方法治疗。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快速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也得到应用。小儿腹泻可归属到中医学的泄泻范畴中,而脾虚型则是最常见的证型[3],且该证型具有病程长、病情迁延反复等特点,在治疗中多采用中药内服与推拿、针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法结合。近些年来小儿推拿在小儿泄泻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补虚泄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目的[4,5]。隔姜灸是一种外治法,用新鲜的姜片置于特定穴位或部位,其上点燃艾炷灸之[6],艾灸和生姜均能针对泄泻病因进行治疗,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补益脾胃之效,促进患儿康复。郑州市中医院对患儿应用隔姜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中医院儿科2019年8月—2021年2月诊治的小儿脾虚型泄泻患儿124例为对象,将筛选后的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有62例,其中男童34例,女童28例;年龄6~30个月,平均(16.5±3.4)个月;病程3~40 d,平均(20.4±5.6)d;其中轻度脱水有45例,中度脱水有17例。观察组有62例,其中男童30例,女童32例;年龄7~33个月,平均(16.8±3.5)个月;病程4~43 d,平均(21.1±5.9)d;其中轻度脱水有44例,中度脱水有18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学关于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7]和中医学关于脾虚型泄泻的辨证标准[8];(2)年龄6~36个月;(3)无推拿、隔姜灸的禁忌证;(4)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的患儿;(2)近2周内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3)伴有严重脱水、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4)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5)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小儿推拿治疗:(1)药物治疗:结合患儿的脱水症状给予静脉补液或是口服补液盐,并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给予蒙脱石散冲服,每次1包,每日3次;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2)小儿推拿治疗。分成如下10个步骤:①补脾土。操作者以拇指指腹从患儿的指间推向指根,约5 min。②揉板门。揉板门穴,从板门推向横纹,约3 min。③补大肠。上推大肠经,约5 min。④补肾经。以拇指指腹旋推肾经,约3 min。⑤运内八卦。以顺时针从坎运至巽,约3 min。⑥推上关。家属协助患儿屈肘,操作者一手握住患儿的腕部,另一手的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从肘部推向腕部,约3 min。⑦腹部点穴。点按腹部的中脘穴、天枢穴和神阙穴,约3 min。⑧摩腹。患儿仰卧在病床上,操作者以右手全掌置于患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进行逆时针的摩腹5 min。⑨揉龟尾。患儿取俯卧位,操作者的右手中指屈曲,以指端在尾骨前方按揉,约100次。⑩推七节骨。患儿取俯卧位,操作者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自下而上的推七节骨,约5 min,推至局部发热即可。推拿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在推拿过程中,保持力度的轻柔,根据患儿的年纪、体质等适当调节,在推拿时给患儿使用润肤乳,以免造成皮肤破损。在推拿前,操作者先搓热双手,以免患儿受凉,在推拿过程中尽量安抚患儿的情绪,若患儿哭闹不止,可暂停治疗,待安抚好患儿后继续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隔姜灸治疗:选择神阙穴进行隔姜灸治疗,取新鲜的生姜,沿着生姜的纤维纵向切成厚度为0.2~0.3 cm,直径2~3 cm的姜片,在姜片中间用三棱针穿刺多个孔,然后置于患儿的神阙穴,再取一炷艾炷点燃,医生手持艾炷对准神阙穴,距离皮肤约3 cm处开始艾灸,在施灸过程中医生另一手的中指食指张开,置于患儿施灸部位的两侧,根据患儿局部皮肤的温度适当调节施灸的距离,一般灸到患儿局部皮肤潮红为主,15~20 min。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痊愈:患儿的大便次数、性状均完全恢复正常,大便镜检无异常,内窥镜检查肠道正常;显效:患儿的大便次数减少2/3以上,性状有所好转,内窥镜检查显示肠道黏膜有轻微的水肿充血症状;有效:大便次数减少1/2以上,性状有所缓解,内窥镜检查显示肠道黏膜轻度水肿充血;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进行分级量化评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记分0分、2分、4分、6分;另外对患儿的精神、面色、饮食等症状进行分级量化评分,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记分0分、1分、2分、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3)起效时间:从治疗到患儿大便次数≤4次/d。(4)安全性指标: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及起效时间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起效时间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未见异常。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童的常见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常见病之一。西医学认为:肠道内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喂养不当等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资料中,主要有如下治疗措施:补液治疗及时纠正患儿的脱水症状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现象,预防营养不良现象。应用抗菌药物、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微生态调节剂、肠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多数患儿的腹泻症状很快能得到好转,但是也有少数患儿疗效不满意。

中医学将小儿腹泻归属到“泄泻”的范畴中,该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认为本病主要在于脾胃,其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不运、水谷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最终发为泄泻。脾虚型泄泻是最为常见的证型,脾虚不运是主要病机,在治疗中宜以运脾、扶脾、健脾为主[9]。小儿推拿疗法近年来在小儿脾虚型泄泻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已得到肯定。该疗法是中医学的常见外治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通过手法与穴位的结合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在小儿泄泻的治疗中,推拿治疗通过特殊的手法施于患儿的相关部位或穴位,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气血阴阳等,调节精气神[10]。通过激活调动患儿的机体来调节脏腑组织的阴阳平衡。本研究中应用的小儿推拿治疗中以补法为主,补脾经、揉板门来提升机体气机,健脾止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天相须为用,共同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补肾经能滋养先天并助后天。运内八卦来调理气机,推上三关来补中益气、温补脾胃以治本。其操作的重点在于腹部的推拿,点中脘、天枢和神阙穴,逆时针以神阙穴为中心摩腹,从而调理肠道气机;通过揉龟尾、推七节骨来补脾经、调理大肠,起到止泻之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小儿推拿治疗通过作用于患儿机体表面的感受器来唤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调整大脑皮层失衡状态,恢复正常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推拿通过手法刺激机体的自主神经发射出的反射弧,激发支配内脏的神经产生兴奋性,从而达到促进胃肠分泌的作用;通过手法刺激能改善胃肠道周围血液、淋巴的循环和胃肠道吸收,促进脾胃功能的改善。

隔姜灸疗法在小儿泄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利用生姜的温性与灸火的热力来达到治疗效果,生姜性温,归脾、胃、肺经;艾绒具有驱寒、温中、祛湿之效,燃烧时火力温和,将艾炷点燃后透过姜片对穴位施灸,对穴位产生温热作用,经过经络将灸火的热力、药力传导到脏腑组织,使得体内温度升高,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既能使得脾胃得到濡养,又能祛除体内的阴寒之邪;以艾叶的通经散寒之功、灸火之阳热与生姜的祛寒除湿、消水化食之功结合起来相互叠加,使药力能渗透到穴位深部,增强治疗效果[11]。本研究中选取的穴位是神阙穴,其属任脉,位于腹中部,即肚脐的中央,是强壮保健的要穴。神阙穴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连,任督二脉共理人体的诸经百穴,而神阙穴又与人体诸经百穴相通。作为任脉的阳穴,神阙穴与督脉的阳穴命门穴前后相连,阴阳相合,为机体提供生命能源。冲脉循行于脐部,乃经脉之海,在解剖位置上是小肠的体表投影处,小肠是受盛之官,腐熟之物进入小肠,经小肠吸收精微。脐部又是肾间动气出之所,冲任二脉循行必经之处,药物经脐部吸收,透过浅表经络联系十二经脉,可贯通全身达到病所,发挥作用。由于神阙穴位于肚脐的中央,故而一般不宜刺,以免损伤腹腔内肠道组织。通过对神阙穴施于隔姜灸能使阳气提升,达到回阳救逆之效;同时调整肠道功能,抑制肠蠕动的过度兴奋,增强肠道吸收功能,促进泄泻停止。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神阙穴的解剖层次是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其无皮下脂肪组织,但是血管、淋巴管、神经分布十分丰富,药物十分容易渗透进入体内。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积分及起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儿推拿与隔姜灸疗法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泄泻的停止,改善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在安全性方面,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隔姜灸联合小儿推拿在脾虚型泄泻治疗中应用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腹泻症状的缓解,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阙穴脾虚穴位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