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22-03-28张若男姜万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若男 姜万兰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撑,是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追忆和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正是为了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深刻学习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今后各行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社会新人、时代新人的培育基地,更应该做好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拓展多元化育人方略,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多手段的思政育人方式,通过思政课堂,进一步助力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学习与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不竭动力。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081-04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所指出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与价值支撑[1]。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属于一代又一代爱党爱国、刻苦学习、不断奋斗的有为青年,在新时代更要注重青年人的学习与培育,加紧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弘扬与落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化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中国一代代有为青年的不懈使命,这对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至关重要。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重视学生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指导与实践,确保高校思政不走偏、不跑样,发挥党政思想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引导与引领作用,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坚持与弘扬社会主义育人的根本方向[2]。

(一)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青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使青年爱党爱国,满怀希望与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新阶段,社会各种思潮涌动,令人难以辨别,特别是外国敌对势力从未停止渗透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3]。这些暗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致个别大学生理想信念匮乏、信念模糊。

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培育能够为年轻大学生培养伟大理想,为其信念提供精神力量,并增加大学生精神的新能量和新来源。伟大建党精神为青年学子指明了目标方向,使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化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断加强自己的精神力量,在树立与巩固个人理想的同时,紧密结合社会的理想、国家的理想、民族的理想、时代的理想、全体中国人的理想,以及人类的理想希冀。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一次深化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再一次深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

(二)增强大学生文化底气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源于中华民族发展了五千多年的优质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中,先进的文化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文化自信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对政治信仰的信心。面对全球化和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相互交织,不同的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要求现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保持自信,在文化上对民族文化具有信心,继承所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亲自继承和推广这些文化,将形成高度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作为通往文化自信的道路。理论上的自信和制度上的自信为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基础[5]。

高校需要自觉继承文化历史遗产,发扬红色基因,推进红色血脉铸就,通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培育,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理解党与国家的悠久历史,展现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趋势,从而展现优秀民族文化在政治中、经济上、知识上发挥的作用,使学生有意识地继承和推广优秀的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将红色基因融入血液之中,成为一个有雄心、脊梁和自信的时代新人,增强自身的文化底气[6]。

(三)推进大学生修身重德

高校承担了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一部分,承担了培育时代新人这一任务。高校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第一站”,是其接受社会锤炼、要求与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人要自觉将人生梦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联系在一起,明辨是非,修身重德,自觉肩负使命与担当。

非凡的性格、个人的理性与命运、使命与担当等都体现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无数优秀的人物、先进的事迹、感人的话语都可成为道德教育资源。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无数的革命烈士和杰出党员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他们勇敢地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不遗余力地工作[7]。他们卓越的品质为年轻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和道德上的进步提供了精神指导。在坚持将共产主义真理作为意识形态基础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加强对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学习,在学习、实践、奋斗中建立跨越历史、时代的崇高理想,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巩固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立德修身,以期養成积极的社会主义品质。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政课堂是青年大学生群体接受政治教育、塑造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的主渠道,是深刻理解、不断反思、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前沿,是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主阵地。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育人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必须首先发挥意识形态和政治课程的头等地位。一方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育内容。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政党建设的伟大精神理论纳入意识形态和政治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实现知识点的对接[8]。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高校政治教师可列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优秀事迹,如张富清同志、王继才同志,通过讲述这些爱党爱国的优秀行为强化大学生思想感召,强化伟大理想与伟大信念,并且将其深化到学生个人实践当中,引导和培育学生把优秀的理想和行为作为个人理想和信仰的标准,并鼓励他们努力奋斗、拼搏。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教师可讲述党的历史成就,讲述党的发展来源,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的课程中,教师需要联系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近代史时期中国道路的不同方向、不同选择,联系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让学生上好爱党课、爱国课、爱社会主义课[9]。

另一方面,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材料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深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亮度和吸引力,教师可使用具体案例结合叙事的表达方式,说明在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使用新材料来解释理论和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组织有针对性的、特殊的实践课程和研究课程,并介绍相关书籍、电影和歌曲,如《觉醒年代》等作品,使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与充沛的情感中深化对党的认识,深化对偉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初心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伟大建党精神讲座,和学生一起听讲课,通过“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进行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课堂不拘泥于某种单一形式,在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与实践下,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多元化育人

伟大建党精神正因为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作支撑,才显得更加珍贵,因此高校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流动的生活中不断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争做社会主义优秀新人、优秀青年[10]。

第一,要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中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行政部门、教务部党团组织部门开展“青年大学习”,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和“党史知识竞答”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党史讲座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学习政治智慧,学习政治思想,加强教育和实践,明晰党史,学会用史,领会历史[11]。

第二,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师可组织与党的建设精神有关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作为核心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扩大领会、教育、实践能力,扩大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提高吸引力和兴趣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如教师可让学生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英雄人物纪念馆,调阅党的相关文献,采访时代楷模人物,撰写思想汇报,深入考察与分析相关人物、相关活动与事件,身体力行地接受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在不断学习与感召下领会党的最新精神,习得“一心向党、对党热爱、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

第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日常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校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自然景观建设,如建设专题文化走廊、创建主题雕塑,回顾历史,明晰成就,预想未来,在历史想象与时代创造中使大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高校可通过校园里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的校园活动、校园生活中,在培养思政文化的氛围中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继承和推广,如通过举办作文比赛、主题演讲、阅读书籍、书法比赛、特别培训小组活动、艺术展览等,利用重要的节日和周年纪念,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部分参与进来,以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实现多元化培育,不断向伟大历史目标前进。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媒体矩阵——创造性育人

21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高地。高校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用多样的传播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培育将成为主流,这将更加方便和吸引年轻学生群体通过新媒体矩阵与传统媒体的交融获取信息,是通过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12]。

在内容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选择更加新鲜、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选择将视频、图像、声音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学习包”,方便学生获得信息,更快速地学习。

在观点交流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观看伟大建党精神相关视频与视频动态评论,并且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在人民网、视频号、微博、B站等媒体平台上进行相关学习与交流。

在传播方式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既可以选择传统的书本模式,也可以选择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通过营造学习场景、塑造学习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来传递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实现兴趣性、创造性与人的有机融合[13]。

三、结语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党、国家、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先锋与主力军。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创新性传承,需要创造性发展,需要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得到现实的、历史的回应。高校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实践场所,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所以,高校更应充分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在百年未有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做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培育与实践,在不断学习与奋斗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董小玲.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10):135-140.

[2] 曹俊峰.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之精神维度思考[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9(03):48-52.

[3] 田凯华,齐卫平.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生成的三重逻辑[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04):70-80.

[4] 赵凤欣,忻平. 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意蕴[J]. 思想理论教育,2021(04):27-34.

[5] 刘丽娟,许静波.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略[J]. 思想教育研究,2021(10):118-122.

[6] 焦连志,黄一玲. 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0(01):1-6.

[7] 牟海侠.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路径探析[J]. 理论观察,2021(08):20-22.

[8] 郑卫丽,王标.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养的三个维度:精神要义、实现思路与意义表达[J]. 重庆社会科学,2021(11):66-77.

[9] 高忠芳.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6):19-23.

[10] 徐波,方鹏. 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探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54-56.

[11] 王炳林,张雨. 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探析[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05):19-30+156.

[12] 高德毅,宗愛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13] 陈驰,古剑. 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与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4):5-12.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 JSZZX2215)。

作者简介:张若男(1993—),女,满族,硕士,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姜万兰(1969—),女,满族,硕士,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