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幼衔接”缓解“幼小衔接焦虑症”

2022-03-17张剑澜刘彩凤

江苏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

张剑澜 刘彩凤

【摘 要】对幼小衔接的焦虑往往是家长、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针对幼小衔接,学校可采用“小幼衔接”的方式优化管理,合理规划小学新生的课程内容,研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启家校协同模式,从而推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解决衔接焦虑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小学入学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0-0079-02

【作者简介】1.张剑澜,江苏省苏州世恒学校(江苏苏州,215004)总校长,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2.刘彩凤,江苏省苏州世恒学校(江苏苏州,215004)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规范培训服務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结合两项文件,笔者对因幼小衔接而引发的焦虑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从制造因素、解决方案与实践策略方面加以探讨。

一、观察与思考:谁是“幼小衔接焦虑症”的制造者

当前,“幼小衔接焦虑症”成了一些学生家长的烦恼,而一定程度上,家长、校外培训机构、某些学校,似乎都成为烦恼的制造者。

1.“鸡娃”家长的盲目跟风。

“鸡娃”家长盲目跟风屡见不鲜。2021年春季播出的影视剧《小舍得》引发关于教育话题的热议,剧中人物田雨岚在面对孩子“小升初”时的过激行为引发争议。现实中,为孩子幼升小而焦虑的“田雨岚”式的家长并不少见。例如,一些亲子绘本馆开办初衷往往是推广学前亲子共读与艺术美育理念,分享科学、有效、美好的亲子共读策略,给儿童创造健康、丰富、开放的学前成长空间。然而,很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却要求亲子绘本馆开设幼小衔接课程,以应对某些学校一年级新生入学考试中的识字、拼音、英语、算术考试。家长“鸡娃”式教育加重了对幼小衔接的焦虑。

2.校外培训机构的错误引导。

过去一段时间,某些校外培训机构看到“鸡娃”家长因焦虑而产生的“商机”,便以“拼音提前学”“赢在起跑线”等口号引导家长消费。笔者曾看到一条宣传语:“一年级开学后,老师都不教拼音,拼音必须提前自己学会。”其实,如果仔细研读教材就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采用的是“先教识字,再学拼音”的编排模式,并非不教拼音。带领儿童用“意象识字法”“字理识字法”识记汉字字形的过程,既是培养观察力、专注力的过程,也是开发想象力、思维力的过程。若是过早学习拼音识字法,产生拼音依赖,不仅会让学生忽略字形,对汉字的基本构型形成钝感,甚至无感,到了三年级需要大量自主识字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倍感吃力,而且浪费了借助识字开发智力的大好时机。由此可见,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偏离了教育常识,忽视了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制造了焦虑,也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某些学校的不合理管理。

某些学校“把小学的学习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考核内容”,包括识字、拼音、英语、算术等;有些学校甚至为一年级新生分班,开设“实验班”“国际班”等,入学考试内容更是花样百出。一些幼儿园甚至提出“用抓高考的方式抓所有学龄段教学管理”,为幼儿园大班暑假加课,提前教授小学教材中的内容。这无形中都为制造幼小衔接压力和焦虑推波助澜。

二、方案与策略:从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

幼儿教育专家虞永平曾说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意见》明确指出:“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学校教育有必要从幼小衔接转变为“小幼衔接”。“小幼衔接”具体地讲就是“小学衔接幼儿园”。

1.研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落地入学适应教育。

学校应调整一年级上学期课程设置,按照入学适应期的标准,重点开展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语文教师把学生两两分成一组,让他们手牵手在教室里找出自己认识的汉字,告诉伙伴自己是怎么认识的;美术教师邀请学生每人画一张自己的全家福,并介绍给自己的新朋友。

2.设计游戏化方式,推进入学适应教育。

学校应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儿童认知规律,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各项课程,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通常来说,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通过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活动来发展各方面能力,各学科的教师应注重情境设计。例如,语文教师带着学生进入拼音王国去拜访“声母宝贝”,寻找“三拼音宝藏”;数学教师带着学生来到果园,通过实地数苹果的方式感知算术。

3.开启家校协同模式,配合入学适应教育。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保证“小幼衔接”效果,帮助新生顺利渡过衔接关键期。一年级学生放学后没有书面作业,但是教师可以布置家务劳动作业,并请家长拍照发群分享;可以布置亲情作业,学生回家后把一天的见闻讲给家长听,家长录下音频共享到班级群;还可以布置卡片制作作业,学生把学过的拼音制作成字母卡片、生字卡片,跟家长玩字卡游戏。

1398501186329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关注“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数学绘本
多管齐下给力时,幼小衔接无尽处
幼小教育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