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式教学探微

2022-03-17戴雪晴杨树亚

江苏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

戴雪晴 杨树亚

【摘 要】互联网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没有未来的教师,就没有未来的技术,标显了教师的未来教育之高位,更标注了教师“用信息技术托起高质量教学”的专业发展之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式教学,能融炼智慧技术,聚合生长力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全景式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0-0060-02

【作者简介】1.戴雪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南京,210019)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杨树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京,210019)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全景式教学与技术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全景式教学,是基于整合场景、资源、平台、时空、方式等要素,以整体实现学生学习全面升级及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关注人与技术、环境场域的关联融通,体现“全过程、跨边界、多样态、超时空、整体性”基本特征,让学习可见、可听、可感,全面展开的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结构化教学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积极探索的全景式教学,是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贯通课内外的互联时空,关注全过程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全体学生参与的跨界融合教学。就全景式教学而言,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以人为本,多维度优化信息技术的支持过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学习提供了很大可能性;就信息化本身的价值来看,技术需要应用场景来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以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因此,用技术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学习体验,为教与学开辟了新通道。

二、技术支持下全景式教学的价值取向

1.信息资源的全面调动。

全面调动信息资源,就是把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信息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全景信息场。在教学层面上,教师不以偏概全,更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技术与教学的混合或相加形式,而是全面调动资源。先是理性进行“四种分析”:一是学本分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入手,找准教学融合的兴趣点;二是技术分析,细心理清技术路线,从 “学习—应用—支持”自然架构学的桥梁,找准技术支持的支撑点;三是资源分析,精心分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课堂生成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四是环境分析,用心对技术应用进行分析,选择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教学环境,避开应用过度依赖,找准全景源头。

2.激发儿童的全面感知。

激发儿童的全面感知,不仅要激励儿童自主探索学习,还要让儿童生发由内而外的融合体验学习,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中,就学校探索的项目式、主题式全景假期作业而言,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假期作业。如我们坚持以“金陵”人文环境为主线,围绕 “走一走,做一做,秀一秀,学一学”四个主题,为儿童定制假期学习生活,突出实践、阅读、能量、坚持、创意、童话、梦想7个关键词,并通过微视频将所行之景在校园网络空间传达。

3.面向全体的全面体验。

就面向全体的“面”而言,指向儿童学习活动参与的广度。全面体验指向在整体活动过程中有思考、有发现、有体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为学习创造了更多机会,特别是以技术融合课堂支持学习,让静态的学习更形象,抽象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关联到推理过程演绎、活动指令发布、变式对比解释、表达模型建构的学科学习,无不显示出技术应用的价值,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融合应用为主体的全面体验更深刻。

三、技术支持下全景式教学的效能分析

一切现代教育教学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看,发展人的探索路径要摒弃单一方式和单向度思考,要积极营造新的学习环境,生发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可视化、学习空间易交互、教学方式可选择、学生发展可测量,从而有效建构一种“多维、立体、开放”的教学全景。

1.教学内容可视化。

技术支持下的全景式教学内容可视化,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易于识别与理解的可视化元素。在信息可视化的基础上,重点凸显学习内容的缘起、生成与架构,支持学习过程全程可见。如在语文教学中,音形义的学习、关键词句的理解等,都可以基于形象化、直观化的表达,使任务式的学习于“文”中而“语”;数学学习,多以画图、列举、类比、建模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借助演示、同步投屏、视频微课等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可视化,体验式的学习于“学”中可“数”。

2.学习空间易交互。

全景式教学中的学习交互,是跨边界的教学融合与超时空的学习样态,包含内容与学习环境的交互、资源融合与学习共享的交互、信息与学习方式的交互等。在当下以学为中心的互动教学中,如何让学习注入互联网思维,使在线空间可以对话,信息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同步互动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通过技术支持,以同一份“理学单”为抓手,让学生自己理、自己研。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教学探索,从实验探究到验证结论的过程中融合多种学习方式,且内容上也有层次性的互通互联,如小球的滚动实验视频用于数学的立体图形学习。

3.教学方式可选择。

方式变革是全景式教学研究的要点。如数学活动课教学的练习环节,通过活动端口到分组竞争板块,根据思维导图、公式、统计图表等选项,选择输入互动主題,教师可自主设计教学游戏,并结合游戏难度系数设定正确项和干扰项。学生分组进行游戏竞赛,系统自动评价,形成正误对比。显而易见,常规学习方式在评价中透露出不平常的变革价值,即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适用于教师备课系统,也适用于学生操作学习系统,并可同步手机端操作。

4.学生发展可测量。

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已从局部改革进入总体改革,学生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探索正逐步走向专业化。学校探索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数据测量与分析,是通过在真实的学习场景中,实时采集学生学习活动的数据,依托校园智慧平台的信息录入,进行数据化分析,以此判断学生发展的状况,进而清晰捕捉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评价模式不断优化。实践中,在学生学业水平的数据收集方面,从整体上横向评价班级学科教学水平,从个体上纵向观测学生发展情况。不仅在平台上收集分析数据,还适当利用智能化软件结合细目表收集数据,自动分类处理生成分项系统数据,监测并及时反映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漏失。

关注学业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评价模式虽然不断完善,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针对学生德行素养、基础知识、学习生活能力等评价要素,如何在评价中无间断获取数据,如何生成可信度高的评价等还需不断加强研究。技术要为评价的进步提供全面的支持,成为测量学生发展的关键手段。

1340501186269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点
初中寄宿制学校如何使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对新课程下生命语文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