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联结”科学区域教学主张的作用、内涵、产生及推进策略

2022-03-17冯凌奚梦雅

江苏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

冯凌 奚梦雅

【摘 要】对于科学学科而言,区域确立明确的教学主张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区域教学主张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凝聚作用与量规作用。“创设联结,让科学丰富儿童”是南京市玄武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基于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的教学主张,是玄武区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教育教学的认识与追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区域教学主张;创设联结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1-0007-03

【作者簡介】1.冯凌,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8)科学教研员,高级教师;2.奚梦雅,南京市宇花小学(南京,210018)教师,一级教师。

如果立足区域视角观照小学科学的学科建设,那么以下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科学专职教师人数少,骨干教师更少且不能保证每所学校都有,学校层面的学科建设往往存在“单兵作战”“有心无力”的现象;学校间差距大,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在教师能力、学生素养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笔者认为,破解以上难题的有效方式是充分发挥区域的力量,以区域之手推动科学学科建设。

要充分发挥区域的力量,就要让区域力量化抽象为具体、化笼统为聚焦。对此,南京市玄武区的做法是通过区域教学主张凝练区域力量,并发挥教学主张引领性、靶向性的作用。

一、区域教学主张对学科教学的作用

第一,区域教学主张能引领区域教育教学实践。区域教学主张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主张,而是基于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过专家、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反复研讨后提出的,其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共识,能引领区域内的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第二,区域教学主张能凝聚区域教育的中坚力量。学科教师分散在区域中的各所学校中,教学主张将区域中的骨干教师、教研组拧成一股绳,通过顶层设计来实现区域内教师的协同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三,区域教学主张为区域科学教与学提供评价的量规。区域教学主张不仅肩负着引领区域学科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评价区域教学质量的责任,用于反观学与教的成效,进而以终为始提升区域学科教学的质量。

二、区域科学教学主张的玄武表达

“创设联结,让科学丰富儿童”(以下简称“创设联结”)是玄武科学人的教学主张,这一主张是玄武科学人10多年教学行动的印证,同时也回应了当下学科育人的内在要求。

(一)“创设联结”的内涵与价值

依据心理学家桑代克以及《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一书的作者凯恩夫妇对“联结”的定义,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将“联结”定义为一种联系的过程,并划分为四个维度,即生活经验与科学概念的联结,身体、情感与思维之间的联结,多学科之间的联结以及学生个体与学习群体的联结。据此,“创设联结”就是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以上四重联结,丰富儿童的科学认知、情感体验、心智模式与生活智慧,让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创设联结”旨在打通经验与概念、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封闭的课堂变得灵动、将零散的概念变得系统、让分散的课程走向统整,最终实现学生科学认知与心智模式的丰富;旨在打通思维与行为、个体与群体的联系,拓宽时间与空间的边界,让他人、自我、历史无限延展,最终实现情感体验与生活智慧的丰富。“创设联结”这一主张,不仅关注人的身体、认知、情感的统一性,也关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联性。

(二)四重联结的划分依据

科学学习需要创设生活经验与科学概念的联结。学习是儿童概念获取与发展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存在现有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所谓学习,就是从现有水平出发,跨越最近发展区到达可能发展水平的过程。对科学教学而言,现有水平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学生将要获取的科学概念。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原有经验与科学概念之间的桥梁,从而让科学学习在联结中发生。

科学学习需要创设身体、情感与思维之间的联结。正如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所言:“一个人必须成为一个事件的一部分才算得上亲历了某种经历。”而经历、融入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义的学习。因此,科学学习不仅需要一种智力和思维的投入,也需要情感和身体的整体性卷入,从而让科学学习在联结中产生意义、走向深处。

科学学习需要创设多学科之间的联结。真实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学科。正如加德纳在《受过学科训练的心智》一书中指出:“无论学科的力量如何强大或多么重要,到最后问题的解决绝对不会局限在某一学科范围之内。”的确,如果想获取个人对真、善、美的深度理解,势必要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讲,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走向多学科的联结,让科学学习在联结中通向未来。

科学学习需要创设学生个体与学习群体的联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 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强调:把教育作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学习上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建构科学学习共同体,进而让科学学习在联结中丰富儿童。

综上所述,科学学习就是要通过创设以上四重联结,实现儿童的概念发展与学习进阶,让学习走向深入,通向未来,最终在联结中丰富儿童。

三、区域教学主张的孕育及推进

(一)孕育:凝练“创设联结”的教学主张

玄武科学教师团队10多年的教学实践历程,就是不断创设多元联结的过程。

1.亲历·深耕——创设学与做的联结。

2002~2017年,玄武科学团队通过自荐加选拔的方式,参与“做中学”项目,15年间此项目不断推进,逐渐形成了区域独特的开放立体化课程体系。15年间,玄武科学团队努力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探索新颖的课堂探究形式,致力于在儿童探索世界的方法和态度方面埋下一粒科学的种子。在此项目研究期间,玄武科学团队深耕做与学的联结,努力打破学生科学学习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创设科学探究方法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结,推动科学学习的进阶。

2.统筹·规划——创设思与行的联结。

2014年,随着STEM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玄武科学教师团队也在不断思考与尝试。随着区域内STEM案例的散点式涌现,团队立足区域,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团队教师以“创设真实情境与学科知识的联结,创设科学核心概念间的联结,创设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重组联结”为推进原则,“创设联结”的区域教学主张逐步浸润在区域教师的教与儿童的学中。

3.引领·创新——创设个体与群体的联结。

2021年,玄武科学教师团队探索的三大课程类型、开设的“会学会做”儿童工作坊为区域教师的科学教研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区域还打造了玄武科学教师发展“云平台”。“云平台”上开设“菜单式研修课”,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网络上有选择性地学习。从个体到群体,这样的共享学习引领区域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打破边界禁锢,主动融合,创造出越来越多适合儿童学习的途径与方式。

10多年来,玄武科学教师团队创设多元联结,走出了通过科学丰富儿童的玄武路径。

(二)建构贯彻区域教学主张的玄武路径

为有效贯彻区域教学主张,玄武科学教师团队主要从教学、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入手。

1.构建“创设联结”的课堂教学范式,塑造儿童科学学习新样态。

课堂是落实区域教学主张的关键场域,是儿童实现自我丰富的重要空间。立足课堂构建“创设联结”的教学范式,塑造儿童科学学习的样态,是玄武科学教师团队实践教学主张的关键一环。依据联结的四重划分,团队从搭建儿童概念学习的攀爬藤、搭建儿童深度探究的学习场、构建儿童共同学习的新生态三个维度践行“创设联结”的教学主张。在推进课堂教学范式的同时,团队着力为儿童塑造推进概念发展、推动思维进阶的儿童科学学习样态,促进儿童科学思维发展。

2.依托多样化课程类型,实现儿童的自我丰富。

课程是落实区域教学主张的关键载体,是儿童实现自我丰富的重要环节。让课程的实施推动联结的发生,丰富儿童的科学认知、心智模式与生活智慧,从而实现儿童的自我丰富,是玄武科学教师团队践行区域教学主张的重要一环。依据联结的四重划分与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玄武科学教师团队尝试从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超学科类课程三种课程类型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多样化的课程类型,创设学生科学学习的课程空间,塑造儿童学习的新样态,以此实现儿童的自我丰富。

3.借助评价引导教与学,形成儿童学习的闭环。

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也是实践教学主张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有效贯彻“创设联结”的科学区域教学主张,评价须贯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评价先行、教学跟进、教学评三位一体。这样的评价思路和方式,能有效保证联结的发生,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形成儿童学习的闭环。

(三)展望:立足儿童,培养身心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学科有边界,生活无边界。在“创设联结”科学区域教学主张的引领下,玄武科学教师团队基于儿童立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引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充满好奇心并能终身自我学习,进而成长为身心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雷钠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韦恩.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 陈德璋,张泰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3]霍华德·加德纳.受过学科训练的心智[M].张开冰,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4]馮凌.区域推进中小学STEM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物理之友,2018,34(11):44-47.

[5]单道华.借助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推进科学学科建设[J].江苏教育,2019(41):7-10.

389050058924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让有效交流彰显小学科学课堂的精彩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