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停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2-03-17张文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现状

摘要:共享停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停车管理模式,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破解停车难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阐释共享停车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发展历程、服务内容、盈利模式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共享停车的发展状况,并针对现存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共享停车;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2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公安部数据现实,截至今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高达3.78亿辆。但是,作为“互补品”的停车位却没有随着汽车数量的飆升而快速增加,我国的停车位缺口已升至8000万个左右因此,“停车难”成为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自2015年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共享”概念之后,我国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并搭载“互联网+”平台,在出行、住宿、手机充电、外卖配送、文化旅游等领域大放光芒,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企业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传统的停车管理模式在共享经济理论的影响下,逐渐衍生出“共享停车”模式,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实践与肯定,企业纷纷加入“共享停车”的市场当中,期望在疏解社会“停车难”问题的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1共享停车的内涵及意义

1.1共享停车内涵

“共享停车”的构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Meyer和Gallager提出了合作停车(Cooperative Parking)的理念,目的是提高公共停车位的周转利用率。1983年,《共享停车场(第一版)》提出了“九步骤法则”,并将“共享停车”的概念定义为“区域中一天内不同时段停车使用的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泊位”;1997年,美国波特兰市首次实践“共享停车”,划分停车区域并签订停车协议,保障共享停车的有序实施。近些年,我国共享停车模式出现并迅速发展,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方可认为,共享停车就是降低停车位空置率的错峰停车;柴洋等认为,共享停车是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提高存量车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方法;阎湜等认为,共享停车可以结合ITS思想和技术进行有偿租赁共享,实现供求双赢。因此,共享停车本质上是对停车位的重复使用,是多个车辆最大程度上错时共享同一个车位的分配。

1.2共享停车意义

共享停车是一种新型的停车管理模式,也是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一部分,其出现和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经济意义

首先,共享停车的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车位所有者所获得的停车报酬,共享停车成功将闲置的停车资源转化成经济收入;其次,共享停车潜在地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停车压力,既可以避免因“供不应求”而出现哄抬停车费用的现象出现,又从而能够减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扩建停车场或建设费用高昂的立体停车场,无形之中减少了金钱投入;最后,共享停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兴模式,得到了许多商家的青睐,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共享停车”产业链初具规模,随之也带来了相应的数据价值和流量价值。

1.2.2社会意义

共享停车最显著的社会意义在于有利于破解“停车难”的困境,通过高效配置已有停车位资源来帮助实现停车的“供需平衡”,同时,共享单车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司机规范停车,降低了司机违章占路停车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度,提升了社会交通的安全系数。

1.2.3生态意义

共享停车明显提高了停车位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成功节约了一些可能用于建设停车场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城市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共享停车平台提供的停车信息,能够准确、高效地帮助司机停车,避免了多次绕路寻找停车场、长时间排队等停车位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减少汽油消耗和碳排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2我国共享停车的发展现状

2.1发展状况

2.1.1发展历程

我国共享停车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后期发展速度较快,大致可以分为线下传统共享停车和线上智慧共享停车两个阶段。

发展初期,为缓解交通堵塞和停车困难的问题,以政府为代表的部分机关单位率先在节假日或下班后将机关单位的停车位提供给周边的住宅小区、医院、商业场所等重点区域使用,并签订合作协议作为保障。自2015年《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颁布之后,各地相继推出鼓励共享停车的政策,提倡公共机构开放共享停车资源。线下传统共享停车模式具有简单、直接、安全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共享局限性高、用户针对性强、信息时效性差等问题。

随着共享经济理念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升级,共享停车逐渐转向线上发展,多地政府部门牵头建立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并鼓励企业打造共享停车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为用户提供停车位实时信息和预约停车服务。

2.1.2服务内容

我国共享停车主要提供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与机场、高铁站、医院等公共停车场或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建筑配建的地下停车场达成合作,实时获取停车场停车状况,为客户提供车位搜索、停车预订、地点导航、场内找车、费用查询、在线支付等功能,例如小强停车、ETCP停车、蜜蜂停车、成都停车等;另一方面是提供发布私家车位的平台,根据供需要求在线匹配,实现日夜错峰“拼车位”或车位长期租赁,例如私家车位、丁丁停车等。除此之外,PP停车、车位帮、淘车位、共享停车等APP在兼具以上功能之外,还推出了车位比价、车位买卖、优惠洗车、优惠加油等辅助服务。

2.1.3盈利模式

共享停车是共享经济理念的具体应用,企业在投资开发共享停车市场时会充分考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目前共享停车具有以下几种盈利模式:一是与公共停车场进行合作,获取信息服务费;二是利用共享停车APP积累用户,设置相应的品牌营销,从而获取相应的流量费与广告费;三是与4s店、加油站等商家进行合作,通过提供辅助服务获得利润点。

2.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共享停车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呈现出“多、散、小”的发展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共享意愿较低

共享停车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社会大众对共享停车的概念需要一个认知、了解、接受的过程,无论是对机关单位、机场、医院等公共停车场的管理者而言,还是对拥有私家车位的个人而言,可能都無法完全认识到共享停车在缓解交通压力、节约用地资源等方面具有的巨大社会价值,大众在缺少利益驱动的条件下,普遍采用观望的态度,因此真正参与共享的意愿较低。

2.2.2管理存在风险

第一,共享车位的提供方可能会受到潜在的风险,例如,机关单位在共享停车位时,外来人员可能会对单位的办公环境或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个人在共享小区内的停车位时,陌生人随意进出小区可能会对小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第二,共享停车涉及停车场管理者、物业、业主等多方的配合协作,但是存在主体责任人模糊、具体管理人缺失、责任分配不明的现象,容易导致管理缺失、责任推诿等问题出现。第三,共享停车的实施建立在信息匹配的基础上,需要实时获取大量的信息数据,但目前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

2.2.3规模小且分散

近些年,我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共享停车落地发展,但均处于小规模的尝试阶段,呈现出点状化、分散化的特点,甚至有的城市还同时出现了多个共享停车企业,导致各企业之间争夺市场、“各自为营”。虽然很多企业趁着政策红利一头扎进了共享停车市场,但这些共享停车企业所能整合的停车资源却十分有限,往往局限于城市里特定的某一块区域,同时其获取和匹配信息的能力也不足,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因此,很多共享停车APP的下载量和用户使用量都不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共享停车的可持续发展。

2.2.4监管保障不足

目前,我国共享停车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标准,对共享停车企业进行监督约束的法律法规存在大量空白,导致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良莠不齐的企业都可以进入市场发展,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同时,对于停放车辆、车位环境、用户隐私、支付数据等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对于用户的资质审核和信用水平缺少相应的判定依据。

3共享停车的发展建议

3.1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公民参与

要想促进共享停车发展,必须帮助公民树立“共享停车”的意识,鼓励和引导公民分享车位、共享停车。一是政府部门主动发挥自身的官方影响力,通过拍摄公益广告、定制宣传展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宣讲共享停车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引领公民认识共享停车、参与共享停车;二是共享停车企业灵活运用市场手段,采用新颖的方式开展地推活动,加大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推动共享要停车成为新风尚。

3.2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安全保障

共享停车涉及停车场管理者、车位供给者、车位需求者、物业公司、共享停车平台等多方利益主体,只有明确各方的管理责任和权利范围,才能保障共享停车模式安全、稳定、长远发展。一是多方要建立起协商联动机制,结合停车位资源、停车需求、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实际情况,拟定共享停车管理协议,合理划分权利与责任,实现相互配合与制约,防范管理风险;二是共享停车企业要持续提高技术水平,利用技术手段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同时加强对员工保密工作的培训,为客户隐私树立起安全屏障。

3.3发挥政府作用,扶持产业发展

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扶持共享停车产业发展。一是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共享停车企业联合发展,扩大共享停车的服务范围和使用规模,充分利用现有的停车资源;二是对共享停车产业给予支持,联合城投、智慧城市等企业建设共享停车云平台,自主创新智慧停车技术,鼓励共享停车发展上下游企业,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激发共享停车产业的市场活力。

3.4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法律法规是规范市场行为、降低风险成本、保障个人利益的有力武器,发展共享停车,必须要及时填补上与共享停车相关的法律空缺、行业规范,对共享停车企业和参与者的行为加以引导和约束。其次,需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尽量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低效率,避免由于信息泄露所带来的负效应。最后,要逐渐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和用户资质进行严格审核,降低共享停车的使用风险,维护共享停车行业的良好秩序。

参考文献

[1]Meyer J W, Gallager R. The Berkeley plan: a cooperative parking lot project[J]. Traffic Quarterly,1952,(6):467-474.

[2]Marry S Smith. Shared Parking[M]. USA: Urban Land Institute,1983:15.

[3]陈雨微.共享停车行业的政府监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4]方可.城市共享停车规划对策研究——以湖南金融中心片区为例[J].中外建筑,2020,(07):120-124.

[5]柴洋,孙诗嘉.基于智享泊车的共享模式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0):128-129.

[6]阎湜,潘鹏,许紫薇,等.ITS应用下停车共享平台的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28):161-163.

作者简介:张文静(1987-),女,汉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智慧停车与企业发展。

3051501908252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现状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