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2022-03-07罗敏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罗敏玲

摘要:在当前社会中,德育已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各阶段教育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诸多班主任愈加注重以激励策略实施德育工作。对发展相对较慢的学校而言,激励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本文将结合以激励策略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小学生优秀品质。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学生道德品质远比学习成绩重要,从教育活动根本出发点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良好道德品行是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小学时期,学生受外界影响较大,其三观与思想极易受到熏陶,在这一阶段,班主任更应该做好德育工作,增强学生信心。激励策略能增强学生发展动力并提高学生自信心,使其敢于面对成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下,诸多小学班主任愈加注重将这一策略引入到德育工作中,相关运用方法也成为研究重点。

一、以激励策略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从本质上看,激励策略主张鼓励学生、认可学生,帮助学生重视自身特长与优点,并敢于面对发展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而且小学时期学生对外界与他人的看法较为充实,内心也相对敏感。因此,以激励策略实施德育工作能有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并降低学生内心敏感度。在激励策略下,小学生能有效发掘自身特长并增强自信心,从而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后续出现的各种问题,敢于承担责任,逐步实现综合发展。对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激励策略更能拉近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就一般情况看,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如农村小学,其理念相对滞后,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严肃,学生对班主任仍抱有抵触和畏惧心理。当班主任以激励策略开展德育工作之后,学生内心的被认同感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更愿意将自身内心真实想法与班主任分享,班主任也能明确地掌握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情况,为其提供有效帮助。在此模式下,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会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被充分避免。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开展激励策略的有效方法

(一)以“一视同仁”的理念开展德育工作,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从当前现状看,德育理念的错误是导致激励策略难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一些小学班主任首映式教育影响相对过深,其在评价学生或开展德育工作时,也会以成绩为根本基础进行德育工作,从而“差别”对待学生。为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从德育理念上进行改善,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不以学生成績为唯一出发点。例如,在选取班干部上,从学生的个人责任感、整体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参考,选择负责、有担当的学生担任班级不同职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肯定表扬学习优异的学生,对在各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学生也要认可。同时,当部分学生出现成绩退步以及犯错误时,班主任不能急于批评或否定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寻找问题,并在其他学生面前表示认可,激励其制定合理的努力目标,不断奋斗。此外,在学生出现矛盾或争吵时,更不应该将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而是应该多向他人询问了解事实真相,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双方,组织学生进行道歉,鼓励学生进行和解,形成知错就改、心胸宽广的品质。久而久之,学生在班主任公平公正的对待下,会感受到班主任的认可,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主动按照班主任要求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并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与道德素养。

(二)以“创新合理”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正确激励每位学生

从教育学理念看,小学时期学生的自控能力虽然较弱,但其主体性已初步具备。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要充分认可学生这一特点,尤其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更要摒弃以往的严格压制教育方法,要以正确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控,在管理方法上进行一定创新。在此模式下,小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而以另一种角度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并意识到自身错误,进行自我改正,最终,学生会为后续的发展与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与品行基础。

例如,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先将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组学生负责分管每一日的班级管理活动。之后选出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与班长进行整体调度,记录班级当日情况。之后让小组内不同成员再对管理活动进行细分,分别对班级当日每位学生的纪律学习等情况进行记录。负责管理的学生有一定记录权利,可将当日班级存在问题的学生一一记名,进行汇总。最后,由班主任和记录学生进行复盘,找被记录者进行谈话,让其意识到自身错误。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学生均能体会到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从而也能明确自身的错误行为,会给班级他人工作带来的错误影响。同时,在班主任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也更能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逐步约束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久而久之,小学生能在创新合理的班级德育活动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三)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水平

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班主任自身的教育水平与素质也是影响德育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应的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手中资源,查询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校或相关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自身的德育管理技能水平,更要意识到自身的短板,在日常管理教育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总结错误原因,从而为后续的德育工作开展奠定充分基础。

总结:

由上可知,以激励策略开展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能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增强学生信心。为此,相关班主任要将激励策略与自身德育管理进行充分结合,帮助学生在发展中意识到自身特长,认可学生特质。此外,在管理活动中,更要培养学生责任心,使其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承担责任。最终,学生能在班主任的正确激励下,逐步实现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