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劳动技术课高质量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22-03-07陈景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创新思维高质量

陈景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现在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课标为依据,设计高质量的初中劳技作业,利用高质量劳技作业促进学生发展关注不多,作业既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教师通过设计布置高质量的作业作为教与学的延伸,不但有利于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操作思维有效上升到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关键词:初中劳技    高质量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创新思维

背景分析:

劳动技术教育是通过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引领,用相关的技术素养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素养发展的一门学科。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以往劳技教学“重课堂技能传授,轻作业布置”是一个普遍现象,教师往往会布置统一要求创作的一件作品作为作业,用同样的评分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其实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劳技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我越来越意识到千篇一律的布置作业模式只会禁锢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扼杀他们的创造力。为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思考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高质量作业设计如何以新颖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区别于传统作业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多方面尝试开放性、分层、拓展延伸的作业设计与布置,巧用开放性作业,可以体现创新性;巧用分层性作业,可以体现自主性;巧用实践性作业,体现拓展性。

要想让学生知识更丰富、思维更开阔、技能更熟练,一定要有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作为载体。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劳技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尝试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颇受学生欢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体现创新性

劳技“开放性作业”指的是学科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手段,在作业构图设计、难度层次设计、项目内容设计、评价方式设计等方面都具有极大开放性的一种作业模式。因为它是“作业”,必然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因为它具有“开放性”,要求这种作业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能局限于机械模仿,而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或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再学习。

对于剪切、粘贴等技能方面的操作,初中生往往认为过于简单,提不起兴趣,作业就根据示例图稿随意剪剪贴贴,马虎交差,完成的质量较差,根本起不到作业应有的效果。我充分意识到面对的是初中学生,鉴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望,喜欢动手制作,渴望获得成功,因此,我减少了此类作业的布置,而开放型的作品设计更适合学生的心理,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我通过对初中六年级劳技教材第1单元《纸艺——装饰花》进行深入解读,在教学中侧重与学生分享了由平面分解图到立体造型的认知规律、绘图方式,在学生掌握山线、谷线的切折要领和尺寸标注要求等相关重要知识点后,即请学生示范纸艺向日葵的拆解分析,加深认识。然后教师演示“剪切”加工技能的操作方法,并强调“剪切纸张时,为什么不是将剪刀往前移动,而是利用辅助手(一般为左手)将纸张往剪刀根部移”。在学生能够掌握从握剪刀到剪切操作的技术要领,也能够正确操作后。才布置开放性作业——制作一款《我心中的向日葵》,学生脑洞大开,奇思妙想,大家都精心绘制了设计图,有的学生还会主动邀请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根据构思,设计了“穿编”、“卷”、“镂刻”等造型的葵花盘,以及设计了单纸单瓣和多纸多瓣的葵花瓣,并将葵花盘和葵花瓣组装成自己心中的向日葵。创意无限。

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满足了学生好奇、求新、求异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技能操作思维有效上升到了创新思维。

二、设计分层性作业,体现自主性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实践证明,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深入程度、动手实践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初中劳技教学的课程理念是让每个学生获得積极的劳动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学生只有自主实践,才能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预留了弹性作业空间,分别设计了ABC三种层次的作业,供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自主选择。A层为要求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作业;B层为教学目标提升类作业;C层为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分层次的作业形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

我通过对初中六年级劳技教材第2单元《绳结工艺——饰结》进行深入解读,在教授制作盘长结时,以基础的二回盘长结作为切入点,先学会读图,再尝试自主归纳口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并提示将绳线从中心点对折,排绕成“W”形,并用珠针在转弯处固定,形成左线和右线,如右图所示,给学生讲清楚右线和左线的作用。强调无论是排绕还是编制过程,珠针的固定位置是绳线的转弯处。右线编制的关键要点:

从右到左按编制顺序编制两回(见教材)。左线编制的关键要点:先横向从左到右按编制顺序编制两回(见教材),再竖向自下朝上按编制顺序编制两回(见教材)。编制完成后,拔下固定的珠针进行整形,整形的重要环节是外耳和内耳的先后顺序,教师提示先把盘长结的各个外耳拽出来,再逐渐抽线调整各个内耳,直到绳耳的大小合适。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绳线编制,或者采用双线套包和单线“穿、压”的方法相结合。本载体的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走线方式——“挑线即从别的线下面过,压线即从别的线上面走”。基础走线的知识点都掌握后,我针对盘长结的学习,设计了分层作业:A层二回盘长结;B层四回形盘长结;C层复翼盘长结。学生在自主选择时也不会盲从,他们往往会先征求老师或组长的建议,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作业。

分层性的作业,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效地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分层性作业的设计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可能。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体现拓展性

现在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电视、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电视、上网,教师和家长要迎合孩子的这种心态,积极加以引导,可让学生在劳累之余,建议看一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节目,网络的知识五花八门,不少是劳技课堂中所不能学到的,适当地布置学生有选择地上网查找资料,可以给人以知识和经验,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我通过对初中六年级劳技教材第4单元《布艺——笔袋》进行深入解读,结合教学内容,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布置课前任务,请同学们分组上网查寻端午节的起源故事、有关传说和习俗。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同学们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而香袋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我将活动引入到《布艺粽香袋的设计与制作》探究实践中,上课伊始,以展示交流活动方式,请小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分享课前调研成果,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赛龙舟、包粽子、挂香袋等迎端午活动,重温端午节的热闹情形,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不管是一个寄托哀思的粽子,还是屈原的爱国情怀,不管是一束清香的艾草,还是一首包含深情的诗歌,都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先人的深深缅怀之情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学生们由此带着悠悠端午情进入《布艺粽香袋的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活动中。又如我通过对初中六年级劳技教材第2单元《绳结工艺——饰结》进行深入解读,在教授制作三环结、吉祥结和如意结后,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

1.知道我国有关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寓意;2.学会制作中国结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祝福,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学生们分别制作完成的富有创意的团圆结、用八字结的方法组合成灯笼、鞭炮结与鱼结组合等作品就是从网络中得到了创作灵感。学生们满怀深情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团圆结(为中秋节设计)——寓意是花好月圆,中秋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用八字结的方法组合成灯笼(为元霄节设计)——寓意是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家家张灯结彩。以示——“闹元宵”。 鞭炮结与鱼结组合(为春节设计)——寓意是爆竹声声避邪祈福,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祝愿年年富足,吉庆有余的一种方式。通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把劳技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劳技,并在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

又如我通过对初中七年级劳技教材第1单元《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进行深入解读,教材实例2“笔筒制作”,制作一个直筒型笔筒,规定了尺寸、加工顺序、画线、下料、修整、装配和修饰等要求,这是个“看图操作”题,当学生按教材的提示步骤制作完成一个直筒型笔筒后,我设计作业,请学生课后完成一份“设计方案”,把笔筒由直筒形改成量斗形,并要求在量斗四面壁上進行装饰。我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了解改题后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解决遇到问题的办法。由于将直筒形改成量斗形,引起了一连串的变化:有的学生在方案中提到:四块筒壁由长方形变成了梯形,笔筒底边和四棱都有了坡度,大小、角度一时难以确定,笔筒四棱加工难度增加;有的学生提到,笔筒四棱接缝不吻合,会影响胶合的牢度,笔筒有散架的可能;有的学生提到制作装饰的材料怎么解决……载体虽然改动不大,却给学生开拓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交流 “设计方案”,经讨论、分析,归纳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有效方法。这培养了学生从假设和构思中寻求答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布置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为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总而言之,开放性、分层性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必将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究竟怎样设计布置高质量的初中劳技作业,使之呈现出一种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行为,既不能靠“灵机一动”而信手拈来,又不能简单机械地使用重复的操作,设计布置得作业既吸引学生参与,又及时巩固和增长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还在继续积极思考与探究。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创新思维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