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

2022-03-02王龄龄

今古文创 2022年7期
关键词:花木兰中国文化

王龄龄

【摘要】 好莱坞电影动画作品《花木兰》中存在丰富的场景音乐,这些音乐使整体的动画效果更加丰富,反映出了花木兰本身的性格特点。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花木兰》中的应用分析,希望能够使民族传统音乐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体现,使相关的艺术创作更加深刻,让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能够和多元化的国际音乐产生紧密的融合。

【关键词】 《花木兰》;中国文化;传统音乐元素

《花木兰》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创作产生的动画电影,其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在营造了一定的故事情境的同时,传达出一些传统内涵以及价值观念,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

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取材于中国南北朝民歌《木兰辞》,塑造了敢于冒险、坚强果断的花木兰形象,为其注入自我价值观,强调了自我成长和男女平等两大主题。改编过程中,迪士尼填补了《木兰辞》中大量的空白,在保留原著整体脉络的基础上,运用经典模式,增强了其戏剧冲突与故事情节性,并融入现代元素,创造出了商业价值极高的动画作品《花木兰》。

在《花木兰》中,背景音乐以及不同的场景音乐片段和本身产生了完美的融合,通过音乐的形式呈现出中国传统战争的实际内涵,具有较高的价值。

实际上,传统在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上会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故事等方面的内容,而《花木兰》在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独树一帜的特点,其中存在的各种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使人们对《花木兰》所蕴含的一些思想产生更加深入的体验和感受。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赞扬孝道的传说之一。木兰因其“忠孝两全”“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被视为中国古代女性英雄人物的典范。

《木兰辞》仅用390余字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场立功、不慕功名、荣归故里的故事,而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在此基础上,针对木兰故事的前因后果、起承转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编,赋予了花木兰新的形象内涵。

同时,还应当了解的是,《花木兰》中的一些音乐是西方音乐家根据自身对于东方音乐的理解及其审美情趣创作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更加独特的韵味,能够使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实现有机的碰撞以及融合,使《花木兰》成为创作中的典范,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一、中国音乐叙事元素在《花木兰》中的应用

《花木兰》本身是以喜剧效果作为主体的。《花木兰》在创作的过程中最独特的部分就在于音乐家们编写各种音乐的时候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使整体的效果更加轻快、明朗,和叙事内容产生完美的融合。

音乐在电影中以主题曲、场景音乐、背景音乐以及插曲等多种形式出现,曲目类型也包含了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以及民族音乐等多种样式,不仅有电影主题创作的原创音乐,也有已发行过的音乐。电影音乐不断完善创作体系、形式风格和审美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花木兰》在具体的背景陈设以及叙事抒情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良好的效果,能够通过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中一些宁静舒缓的旋律,体现出相应的价值。除此之外,在花木兰参与战争的环节中,又基于中国京剧,配合现代电子音乐以及西方管弦乐,营造出了更加激烈紧张的打斗场面。

《花木兰》中第一部的开篇音乐是《木兰情》,其作为《花木兰》影视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主题音乐之一。《木兰情》段在第一部的片头随着花木兰的出现,展现出了一种儿女情长的景象。《木兰情》这首音乐通过悠扬的笛声展开,融入了一些中国五声调式,包括宫、商、角、徵、羽,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背景进行了相应的体现。这种五声调式和西方调式相比较,本身就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风色彩,使整体的艺术风格更加庄重典雅,而悠扬的笛声也使整体的音乐体系更加完善。其中还融入了琵琶过渡乐段,配合中国传统戏剧舞蹈体系中敲铜锣的模式,体现出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场面,展现出了相应的价值。

这首作品中还加入了20世纪后期的经典曲目,一部分音乐仍然采用五声调式作为基础部分的旋律,同时配乐中又渗透一些美洲爵士乐,使整体的表达效果更加鲜明,能够为《花木兰》整部的情绪进行相应的铺垫。

在动画作品中,木兰的父亲因木兰执意代替自己出征而与其发生争执,但在木兰胜利归来后又给女儿以拥抱,并评价木兰是“花家最大的荣耀”。在该片中,“爱”的意义被延展得更加宽泛,除了父母、子女之爱外,在战斗中产生的男女情爱与战友情谊也是该片着力渲染的“爱”的体现。

在原作品中,友爱和情爱几乎丝毫未被提及,但在影片中,木兰被赋予了“爱情”与“友情”两条线索,李翔的出现便是一个例证。

在影片中,李翔从最初的相识到后来对木兰的暗生情愫一直被影片着力描写。爱情描写是迪士尼动画的一種经典的创作模式或习惯,影片的爱情描写较为刻板、简单和“模式化”。李翔作为“男主”的角色塑造也显得较为单薄,然而尽管如此,影片从人的普世情感出发,合理且充分地发挥了对原始文本内容的想象,传递了爱情的普世情感和价值。

与此同时,爵士音乐与中国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也体现出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印象的客观认知,使整体的中国风更加鲜明,也更具有国际感。由此可见,《花木兰》作曲环节中的风格融合能力值得赞赏,使其能够表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实现中国风效果以及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促进创作的发展。

其中,由于音乐的审美体系更加独立、完整,音乐有时甚至能够产生超越画面的意境,攫取受众更多的感知力与注意力,从而使音乐与画面共同铸就的情动体验能够长久保存在电影中,成为电影情感的高度凝练、概括和象征。《花木兰》将中国民族调式中的基本音节倒过来得到“羽—徵—角—商—宫”,这便是形成了朗朗上口的首句。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下行模仿“角—商—宫—羽—徵”,第三句是发展的小高潮,将顺序调转,用“徵—羽”做了两次重复,以“宫—商—角—徵—羽”的顺序上行,最后倒序下行结束。仅仅是如此短小的四乐句,确包含着起、承、转、合的意味。民族音乐是电影音乐的一种类型,从音乐本身来看,民族音乐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将民族音乐运用到电影中,能够更好的展现电影主题,烘托氛围进而增强电影音乐的艺术水平。《花木兰》中的主题曲为A宫调式的一段体结构,这是中国民间歌谣中常见的句构。仅使用民族调式的基本音阶构成,看似简单的旋律,仔细推敲发现其中暗藏顶针与回文的手法,是真正精妙之处,这也是其百听不厌的缘由。配器则为笛子、古筝及三弦。引子先由古筝模仿泉水叮咚的效果演奏,接着加入清脆嘹亮的笛子声,此时古筝转为刮奏,模仿浪花四起的声音,快速的刮奏将情绪推高;前面百转千回的伴奏作为铺垫,随之而来的歌曲演唱,对比起来格外有气势;全曲将简单的旋律重复五次,但第二次重复时,配乐便添加大鼓的打击音效,不失江湖的洒脱不羁,又带着巾帼英雄的豪放稳重。

实际上,《花木兰》中的一些场景音乐占据极大的比例,尤其是一些武打场面和战争场面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场景音乐的创作,能够使整体的效果更加鲜明,使角色的塑造更加明显,也能够使整体的剧情更加完善,营造出相对应的传统战争气氛,体现出中国元素的有效应用和融合,有效地推动故事情节的稳定发展,升华的思想以及主题。《花木兰》中战争方面的场景音乐极其丰富,相对来说也比较激烈,同时艺术效果也更加明显,能够刻画出花木兰本身的性格特点,使人们对《花木兰》的主题产生更加客观的认知和了解。比如说,《花木兰》中花木兰参军中的一些音乐。

花木兰的故事建立在一个国家战乱的大背景以及她的家庭环境的小背景之下。首先,由于柔然南下进犯北魏边境,使得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侵犯,如果不进行军事反击,势必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存亡。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北魏国民尤其是每家所出男丁,均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每个人都存在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其次,花木兰与她成长环境中的其他女性有着迥然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却被大环境的道德价值观所束缚,得不到施展。因此,花木兰在自我发展一方面没有获得满足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人们可以分析出,木兰做出替父从军的决定除了她具有勇敢的品质之外,还可以从她的本我人格来探寻源头:一、最基本的生存的欲望。尽管她在家里能更好地保证她目前的生存状态,但是仍然存在潜在的危机,她的最根本目标实则是为了生存而战,不仅仅是自身的生存,也包括他人的生存;二、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本我的特点是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而在片中花木兰生活环境的普遍道德观念中,女子应以相夫教子为己任,以贤良淑德为美德,木兰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她想要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找到突破口,冲破对自己能力、精神、力量的束缚;三、回避失去亲人的痛苦。本我同样是寻求快乐,避免痛苦的。花木兰与家人的生活是幸福的,如果她的父亲上阵杀敌,其实就意味着她父亲的死亡。面对这样的情况,她采用了“回避”这一心理防御机制,使其父上阵这一现实或者风险被规避。除此之外,场景音乐使用了扬琴以及竹笛等乐器,展现出热闹愉悦的氛围,并渗透了一些古典音乐,使整体的氛围更加紧张,在后续曲目发展过程中还应用了现代京剧中的一些片段,体现出了更加独特的效果,能够使《花木兰》的价值得到相对应的体现。花木兰与其他角色对手戏中使用的中国音乐片段本身体现出明显的传统音乐特点,使花木兰的形象更加独特和生动,使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花木兰》中实现了完美的应用和融合。

二、中国音乐抒情元素在《花木兰》中的应用

在《花木兰》的发展过程中,导演并没有将整个的主题进行局限性的定义,分析花木兰成为传统战争的具体过程,而是通过剧情的整体性发展来寻找传统战争的真谛以及内涵,从而能够使的主题得到升华。

电影内容是电影音乐传播的驱动力,为电影音乐传播提供着坚实的内容基础。虽然情感和文化作为内容纽带能凝聚观众引发共鸣,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电影音乐需要基于用户思维扩展传播模式,提高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在《花木兰》中,一些抒情场景音乐段落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军队与战争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价值,怎样才能够达到影视最高境界,并体现出良好的效果?

这是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整个的主题,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的重视以及研究,分析了解相关的内容。花木兰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欢乐和愉悦,通过相应的音乐元素的加入,展现出了更加完整的效果。

在《花木兰》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有音乐主题的渗透,能够对传统战争的境界基于各种方式进行呈现,人声弦乐等都是合理的方式,从而能够反映出花木兰从军的成长历程,刻画出《花木兰》中人物的内心以及形象,展现出作曲者的音乐天赋以及对音乐的客观认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及沟通,使《花木兰》本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更加明显。

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应用在《花木兰》中产生的

价值分析

《花木兰》上映之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效果,获得了一致好评,中国观众对于这一具体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美术设计等多个方面都给予了良好的评价,《花木兰》的成功也对国内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中国音乐的制作过程中,已经对传统音乐元素进行了全面性的应用,体现在各个方面,使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主题更加突出,人物的特色更加鲜明,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具有立体性。

在花木兰的自我与超我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有着追求超我的愿望,但是现实条件却阻碍了她。花木兰的女性身份是不被允许入军营的,一旦发现将视为说谎,被逐出军营。同时,如果这件事情被拆穿,她的父亲也需要重新回到战场,她不能冒着“真”所带来的风险。这个时候需要自我来缓解冲突以平衡本我与超我人格的状态,自我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可以进行判断的、遵循现实的。健康的人格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人格结构成分处于均衡的状态。

在剧情中,女巫将木兰的迷惑和彷徨放大,告诉木兰,她不会被理解,不会被接受,但是花木兰做出了抉择。经过内心的挣扎,花木兰决定袒露自己的身份,尽管不出预料被逐出军营,但是同伴心中对她却是惋惜多于愤怒,是出于军队规定的不得已而舍弃。她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在得到至关重要的信息的时候,不顾外界对她的限制,毅然决然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实际上,从传统艺术以及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来看,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制品,在其中能够渗透一些丰富的内容,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艺术中,能够产生更大的创造力以及表现力和更旺盛的生命力,促进整体产业的发展,体现出音乐本身具有的重要价值。

在当前音乐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吸收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方面的内容和元素,使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实现和国际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是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应用在《花木兰》中体现出了良好的效果,能够进一步展现出《花木兰》本身所具有的内容,丰富价值体系,从各个方面产生文化共鸣,获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未来,仍然需要重视并深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戴娱,戴岱.电子声音合成手段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发展概览[J].北京學院学报,2011,(05).

[2]尹丽丽.浅谈电影音乐的表现与选用[J].电影文学, 2011,(12).

[3]罗承松.浅析电影音乐中功能性音乐的作用[J].电源评介,2009,(17).

[4]叶非.好莱坞电影叙事霸权的转变——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为例[J].大众文艺,2013,(09).

[5]张贵明.浅析中国传统动画意境的哲学表达[J].美术观察,2011,(12).

[6]孙红娟.论中国传统动画的意象美[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1,(11).

[7]石淼.电影衍生产品与消费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

[8]莫林·弗尼斯.变化语境中的动画美学[J].段运冬,屈立丰译.世界电影,2006,(04).

[9]李玉龙.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2005,(03).

猜你喜欢

花木兰中国文化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从儿童的审美角度赏析经典人物形象
花木兰
刘亦菲版《花木兰》推迟至2020年上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花木兰从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