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新授课拓展与延伸策略

2022-02-22云奎

学习与科普 2022年6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原则策略

云奎

摘要: 《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于部分语文老师解读的偏差,没有领会到新授课拓展延伸精髓。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认识误区,并提出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原则,实施策略及意义,以期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拓展延伸;原则;策略

初中语文新授课拓展与延伸认识误区

新一轮的课改越来越走向深水区,各种不同形式课堂呈现出来。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环节,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尽量向课外延伸,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潮多元化。笔者听过多位老师不同形式的课发现,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内容,认为语文课堂必须要有拓展这一环节,延伸就必须从课外找内容。把拓展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中的一个标签,显然,这明显存在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1.脱离引言谈拓展。有的老师上课追求气氛活跃,解读教材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部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引言,每一篇课文前面都有课前预习提示,课后有思考探究,阅读提示,积累拓展,这些元素都是为完成本单元、本课的教学任务设定的,教师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引导学生去仔细解读,凭着自己的经验就开始教学,可想而知,拓展延伸的环节与教材设计的初衷就不一定吻合了。

2.脱离文本谈拓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的老师对教材不求甚解,只为追求课堂气氛,大家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效果。其实,教师、学生未曾细读文本内容,就延伸课外,无疑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3.拓展只追求“形式”。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注重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出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堆砌美景。有的还使用动画,我们不反对这种做法,但要适度,反之,则变成了学生去欣赏幻灯片制作的精巧而忽视了文本应达到的实际目的了。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拓展延伸既要紧扣文本,又要跳出教材、課堂的藩篱,那么就要寻找更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文本教学服务,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适合文本的原则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于漪老师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可见拓展延伸应当紧扣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一位教师执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老师强调了古文重在阅读的重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学生也归纳了本文的主旨,作者被贬官后与民同乐、寄情山水的达观情怀,这应该是一节成功的课了,但教师在拓展环节却出示了关于欧阳修的一则逸闻轶事,当时有位“才子”,决心与欧阳修一较诗才。在路上与一陌生人同行,二人来到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才子作诗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陌生人再续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最后俩人乘船过江,才子技痒,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原来,陌生人正是欧阳修。大家都知道,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听后哈哈大笑,老师也觉得拓展得好。但是,通过分析,教师引用的这则故事与本文的中心无关,结果适得其反。

(二)适合学生的原则

课堂教学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情,因材施教。比如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域差别等。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拓展内容时要适当调整难度,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故事就在身边,都有话可说。特别是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处在一个临界阶段,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多设置一些这个年龄段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通过这种方式来渗透情感价值观。否则,再精彩的拓展,也不过是老师精彩的表演或作秀,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数量适当的原则

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语文课,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材料是很丰富的,涉及历史、政治、理化等其他科目。有的老师为了让课堂出彩,列举一个又一个的内容,有故事,有名言,有诗歌,有谚语等,整节课弄得四不像,既像一节新授课,又像综合性学习。因此,教师在选择拓展延伸材料的时候,既要注意质的提升,也要注意量的控制,以免本末倒置。让人觉得画蛇添足。

(四)方式适当的原则

语文课体裁很多,拓展的面很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重点,设计各种精巧的拓展。 笔者听一个老师公开课《周庄水韵》,老师先让学生一读课文,字词过关。二读课文,感知内容,三读课文,感悟主旨。学生在三读之后,脑海中呈现出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一幅有色彩,有声音,有情趣的江南水乡让人心驰神往。最后教师播放了江珊的《梦里水乡》,辅之以水乡图片。这样,动听的歌曲,优美的画面,与文本的意蕴相得益彰。让学生既感受到了文学之美,又聆听了美妙音乐。 教学结束,全班掌声雷动!由此可知,什么体裁的课文选择什么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的。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阅读、主题、作家等三个角度着手。

1.从群文阅读延伸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 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授《范进中举》时,可以课外阅读《孔乙己》,我们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歸纳出两篇课文的异同,不同点:不同的作家,创作于不同的时代,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共同点,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深入探讨。同是穷苦读书人,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中举的人作威作福,官态十足。没有中举的人命如蝼蚁,可悲可叹。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量中学会阅读,让学生成为语文阅读的主体,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2.从主题角度延伸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从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讲到《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根据教参,我们只要讲到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手法突出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见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也有学生却质疑,认为本文写出了庄公善于纳谏和曹刿的爱国,这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可有学生从文中却读出了人才的重要性,鲁国如果没有像曹刿这样的爱国人才,也会被齐军消灭。这就需要老师作课堂预设,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教师如此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生成达到高潮。学生既完成了教材安排的任务,又掌握了对于同一篇课文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从背景角度延伸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不妨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散文《藤野先生》,在讲到鲁迅先生仙台学医的情节,老师有意识引导学生,作者为何要学医,学生很自然的从文中找到答案,是为了救治像父亲那样的国人,老师就可以引出《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另一部作品《父亲的病》。更想到了小学时学过的《三味书屋》,鲁迅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批评的原因是跑当铺,又去给父亲抓药。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例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可结合她的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相反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词人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为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达到了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上述的分析,试图想让更多的老师能对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有一个初略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操作的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照搬,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语文课堂更真实,高效,精彩。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原则策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
Passage Four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