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2022-02-14许文佩余红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许文佩 余红艳

内容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将从语言文化、禁忌文化、时间观念以及“人妖”文化四个方面介绍泰国的文化特色,探究笔者在泰国教学期间经历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教学与生活中预防冲突、发生冲突后能够积极解决问题,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泰国 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交往的,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有所不同,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与斯温(1980)概括了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Byram(1997)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交际能力,又不局限于交际能力,而是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外语教育领域学者Fantini(2006)提出的定义“一种与语言和文化不同的人们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明确规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应该理解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理解文化和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语言教学实践中。这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际汉语教师的必要性。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承担汉语教学的工作,同时还扮演跨文化交际者和汉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因此,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不但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还能益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得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授和学习。

中国和泰国属于亚洲文化圈,有许多文化共同点,但也存在差异性,汉语教师志愿者身处泰国文化氛围中,会频繁地与泰国文化者进行交流,其对于中国及任教国的文化差异的了解、文化冲突的处理,直接影响交际与教学成效。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达到文化适应与教学成效的桥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将从泰国的文化特色出发,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群体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

一.泰国的文化特色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词汇义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常见。中泰对某些动物词的态度有所不同。在泰语中,泰国人经常把“水牛”和“牛”放在一起说,表示“愚蠢”。再比如数字词“4”。泰国人认为4具有交涉、接洽及人缘的吉祥数字,代表稳固、全面的象征。“6”有“倒过来,翻过来”的意思,所以车牌上特别忌讳“6”这个数字。这与汉语数字词中的“4”和“6”完全相反。这些词语文化内涵的不同源于中泰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汉语教师志愿者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不同层次的关系。

在佛教信仰浓厚的泰国,有一些禁忌文化是需要注意的。泰国人十分注重体态,尤其是外貌服饰:进入寺庙前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得体,不能穿短裙或短裤进入寺庙。根据泰国的习俗,“脚”是最脏的部位,进入佛教寺庙或是私人住宅,需要脱鞋。泰国人互相见面时要在胸前合十,以表相互的敬意,双掌举的越高,表示我们尊敬程度越来越深。在泰国,身体接触也受到场合、交际对象等语境因素的制约。遇到僧侣时,要注意言行举止,递交东西时,女性需要交由男性转达,不能有直接的身体接触,更不能越过他人的头顶传递。另外,左手是不干净的,因此传递东西时往往都是右手,以表示尊敬。由此可见,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身体接触在特定语境中的规则和含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很多误会。

时间观念体现一定的价值观。霍尔(Hall,1976)根据人们使用非正式时间的特点,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时间文化和多时间文化。处于多时制文化中的人们认为时间是围绕生活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在同一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泰国属于多时制文化。他们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划,大多数人都是“慢慢来”的态度。在医院看病,会遇到早上挂号,下午才能就诊的情况;在校园教学,有时候一些课程会因为校园活动临时被取消;去相关部门办事,会发现职员的效率不高,往往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或许正是这种文化体制造就了重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泰国人。

在男性、女性化维度上,泰国趋于女性化:每个人都是谦逊、有礼、友善、稳定、和谐的生活,被称为“微笑的国家”。而“人妖”及其相关产业所带来的“人妖文化”更显示了泰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的包容感,女性形象气质更加突出。在泰国会经常看到“人妖”在表演场所工作或像女生一样拥有普通的职业,这种特殊文化群体需要得到理解与宽容。

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國任教时,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果深入了解泰国的文化特色,把握其文化禁忌,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各种跨文化交际问题。

二.赴泰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1.语言交际问题

Agar(1994)认为文化存在于语言中,语言中充满了文化。赴泰国际汉语教师可能会因为对词语含义的误解而导致交流障碍。中泰“近音词”的文化误解是课堂教学的难题,笔者在普吉蒙特朗中学开学第一堂课给学生起中文名字的时候,采用了直译英文名字的方法。我给其中一个学生起名为“安琪”,同学听到后哄堂大笑。后来才知道“安琪”与泰语发音中“憋尿”相似。在水灯节主题的文化教学中讲解“蜡烛”的时候,有些学生在跟读时会特意强调“烛”的发音,有些同学在一旁偷笑。事后询问泰国本土中文老师才知道“烛”的发音与泰语中的男性生殖器的发音相似。

对于新手老师来说,语言不通是问题存在的关键,但课前准备不充分是主要原因。给学生起好名字后有必要让本土中文老师把关,检查是否有让学生比较敏感的音近词。也可以提前找一几个汉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拼读,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改,这样不仅能减少课堂上文化误解发生的概率,也能实现与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蜡烛”事件也让我意识到了学习泰语的重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突发事件,可以适当采用“回避”策略,转移学生注意力,在课下与本土老师积极沟通并寻求解决办法。

2.非语言交际问题

由于泰国的文化特色,赴泰汉语教师难免会遇到非语言交际问题。笔者发现很多中学都设置专门的鞋柜,学生进办公室要脱鞋,甚至进教室之前也需要将鞋子放在门外。在赴泰之前,笔者曾了解到泰国人“头重脚轻”的观念,但还是出现了“跳纸片事件”的意外。在课堂上我设置了跳纸片复习单词的游戏,做示范的时候,教室一片唏嘘,很多学生争相告诉我不能踩在教具上。对于这一事故,首先我以尊重泰国文化为前提给学生道歉,说明中泰的文化差异性,继续上课。作为国际汉语老师,对课堂上突发问题的充分关注和化解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与学生发生争执,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客观地做出解释,对比文化差异,争取理解甚至接受。

在汉语课堂上,我也曾多次使用中国人惯用的手势。一次考试中,我用“6”的手势提示学生还有6分钟下课,结果班上一个学生就学着比画:“老师,水牛!”其他同学就笑出了声。原来在泰国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手势是水牛的象征,如果对着人比这个手势,就表示对方蠢笨,是看不起对方的表现。除了手势“6”,食指弯曲在中国是“9”的手势,而在泰国表示“死亡”。如果这些无意的举动被学生或老师理解为有意的行为时,就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因此赴泰汉语教师不论是上课还是日常交往中,要时常观察泰国人的举止,注意自己的体态。

泰国人“慢慢来”的生活态度同样体现在课堂学习中。在蒙特朗中学教学一个月后,笔者发现上课迟到,作业迟交的学生不在少数,实施了一定的惩罚制度后有所改善,但只维持了几个星期。泰国学校经常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中小学也没有留级退学制度,升学的压力也相对较小。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得泰国学生学习压力小、竞争意识薄弱,因此课堂问题随之产生。遇到这样的课堂问题,赴泰汉语教师应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过于“亲和”。及时寻求泰国的帮助,制定一些奖罚措施,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在奖罚的同时,老师应当试着理解和宽容,不能以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定势去解决问题。

3.特殊的文化群体

在普吉蒙特朗中学授课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每个班上都有几个男生喜欢在上课期间拿着小梳子照镜子,有时候会涂口红。这些男生有的在老师面前自称“人妖”,有的说长大后想成为“人妖”。对于这种现象,初来泰国的教师可能会不理解或者持以否定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甚至影响师生关系。这需要站在泰国社会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是变性人还是同性恋,泰国社会都有一定的包容度,而同性婚姻也得到泰国社会的认可。就在2020年7月8日泰国内阁刚刚批准了《民事伴侣法》草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婚姻登记。已经走出国外的汉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和行动,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这样的文化群体。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越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会越包容,认知也就越客观。所谓的成见或偏见往往是由于与其他群体接触的范围狭窄,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三.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首先,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需要遵循知觉导向的文化适应途径。感性取向是指一个外派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一个人理解为什么当地人的行为会不同,有时甚至会不同。在教学开展前,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泰语,更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如阅读大量跨文化交际书籍,学习交际策略,以减少因泰国浅层文化认识不足而引起的文化误解或冲突。除此之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还需要了解泰国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尤其是汉语教育政策。在赴泰后要深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时,注意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及时与本土汉语教师沟通。

Oberg(1960)将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描述为: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尤其在文化挫折期,很多跨文化交际问题产生。在这个阶段,汉语教师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把它当作丰富教学经验,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以他人为导向,寻找社会网络的支撑。教师们也应该愿意和泰国同事和学生加强交流,关注自己的言行在异文化成员中的反映,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总之,广泛地与当地人交往对了解目的语文化规则和习俗有推动作用,可以更快地度过“挫折期”,从而进入“适应期”。

对于泰国的特殊文化,汉语教师志愿者需要发展移情能力。Ting-Toomey(1999)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愿意在想象中把自己置于与我们不同的别人的世界并体验他们所体验的东西。”这首先需要汉语教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能够充分理解中泰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有些老师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是非标准对泰国某些文化做价值判断,这对于在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汉语老师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上述个案中“慢慢来”的时间观念以及泰国典型的“人妖”文化,需要暂时地放下我们的“成见”,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或许就能够理解他们的世界,并且学会包容。

最后,注意培养泰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很多志愿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输入比较少,语言本体输入多,这是汉语教学的失衡。跨文化交际问题的频繁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还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安排中,应该加大文化教学的比例,多设置文化体验课程,开展文化活动。也鼓励学生多参加孔院举办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走近中国,甚至在中国深刻地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对话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对话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可以作为一种收获。国际汉语老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处理跨文化对话间的误解和冲突。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对象和内容,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异国的土地。

参考文献

[1]Canale,Swain,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J].1980 (1).

[2]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ydney: Multilingual Matters[J].1997.

[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9.

[4]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罗美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上),2018(07):177.

[6]李智文.汉泰动物成语对比分析及其文化差异[D].广西大学,2014.

[7]Hall,E.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59.

[8]吴建义.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跨文化交际探析——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导向[J].海外华文教育,2014(02):217-220.

[9]PHAKSUPA RUGSASAB.中泰人妖观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10]刘俊振.论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内在系統构成与机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63-66.

[11](美国)Oberg,K..Cultural shock:Adjustments to new culture environ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y[J].1960,(7).

本论文是江苏大学第20批学生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CC0407)以及教改课题(重点)(项目号:5551550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