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对策略研究

2022-02-13李勇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李勇威

摘 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呈现新特点,授课面临师生不适应教学新模式、传统授课方式受到冲击、教师线上授课能力不足、课程交流机制缺位的挑战。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因时而变,新常态下通过制定教学新计划、探索教学新模式、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设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寻求应对之道。

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思政课展现新特点

1.空间界限突破,线上与线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思政课要积极转换教学形式开展网络教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些思政课的内容转至线下,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从思政课网络教学授课的整体情况来看,如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教学平台软件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利用线上授课软件打破时空限制,师生实现跨时空交流互动。

2.授课班型重组,大班与小班并行。通常情况下,思政课采取大班线下授课方式,由于疫情防控对人员聚集数量有规定,部分学校适时对授课班型进行重组,实现线上大班与线下小班并行。线上大班授课时除了进行常规的知识传授以外,课程内容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坚定党的领导与制度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线下小班授课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分层化、更精准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教学模式多样化,技术与内容融合。近年来,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纷纷上线,依托新媒体技术成长起来的学习平台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线上平台的广泛使用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传统垄断,教学模式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教育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提升了思政课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温度。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思政课面临新挑战

1.教学模式突变,部分教师学生不适应。一方面,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线下教师教学授课为主,许多一线思政课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之后,教师在线下应用的教学方法受限,授课时所产生的共情感减少。另一方面,传统线下教学时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掌握学生上课学习状态和知识接受程度,线上授课的模式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受限,部分学生不能及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参与度和互动性较差,获得感较低。

2.形式内容繁杂,传统授课地位受冲击。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思政课教学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但是也带来了程序冗杂的弊端。虽然近年来线上授课平台发展迅速,但是面对数量众多的线上教学用户需求时平台功能的有限性日渐凸显。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所使用的授课技巧、肢体语言以及共情能力是网络教学模式所难以应用的,网络授课或有可能导致思政课授课效果的弱化。

3.教师能力不足,新教学模式应用不到位。思政课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主体,教师的授课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获取效果。新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通过摄像头和屏幕等媒介进行授课,“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为“键对键”的间接交流,教师对先前实体课堂教学方式的“路径依赖”与当下进行线上教学的现实需求,成为了一对须解决的矛盾。部分教师无法熟练应用线上教学平台诸如发起直播课程、课堂签到、上传资源等功能,导致教学时间浪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交流机制缺位,师生交流沟通不及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交流机制也是思政课教师检验课程效果的有效途径。线上课程学习无法令教师及时获得学生课上学习状态与课程反馈,教师也无法据此来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思政课程的整体效果,师生间交流机制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思政课的应对路径

1.制定新教学计划,贴合新常态下学生学习习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思政课教学面对的实际情境也发生变化,需要充分综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制定教学计划。思政课教师需要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改、整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专题讲授,缓解线下教学在人數控制方面的压力。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现象作为切入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方式方面,要充分考虑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在众多的数据来源和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2.探索新教学模式,夯实传统授课基础地位。高校思政课要根植于具有真情实感的课堂之中,深化于社会实践之内,同时需要现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高校思政课在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所带来机遇的同时,还要深刻把握传统授课模式的不可替代性,将传统课堂与线上授课进行良性结合。在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其他内容的授课时,要充分借鉴传统思政课的课程优势,兼具教授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将思政课线下教学的“显性育人”功能与线上多种方式教学的“隐性育人”相结合。

3.开展教师技能培训,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结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实际积极响应号召,在筑牢思政课日常教授的基础上兼顾起应用新平台的任务。要通过培训,让思政课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主动学习并借助新技术促进学习理念重塑、学习时空延展、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效果提升,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设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实现教学动态化调整。线上网络思政课增大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反馈的难度,高校应该积极搭建多渠道课程反馈机制,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化调整。高校在设置思政课反馈机制的时候,要设置对一个阶段以及整体课程的反馈,让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线上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除了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管理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在开课前严明网课纪律规范,对课堂表现、讨论发言、作业、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评定与公示等,使线上授课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梁巍.“战疫”之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2):68-72.

[3]沈震.疫情防控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15-19.

[4]刘汉玉.后疫情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未来与发展,2020,44(11):33-37,17.

[5]韩俊,金伟.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机遇与挑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57-5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7]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6 号)[EB/OL].(2020-01-16)[2021-04-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8]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EB/OL].(2020-02-04)[2021-04-08].http://www.gov.cn/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733.htm.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疫情防控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