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辅助下的书法结体训练新探

2022-02-09王望峰陆春柳李鑫

书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间架结体书体

文_王望峰 陆春柳 李鑫

泰州学院美术学院

内容提要:对书法经典的学习离不开临摹,对其文字结体的“背临”可以借助软件来进行辅助训练。在五种不同的书体中,真、隶、篆三体与行、草二体在结体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稳定性使得软件辅助训练的介入较为便捷,但软件同样能够满足后者更高也更灵活的结体训练要求。运用软件进行结体训练有着一定的实际效果,也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根据,它实际上又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由反复的书体文字创作过程。

在电脑软件环境下进行书法结体的辅助训练,是传统书法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尝试。它通过对经典作品中的笔画进行拆分,以软件操作的方式进行结体环节的训练。软件操作与传统手段一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多种书体的背临能力。这项尝试源于2019年我们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字体设计”课程所做的教研教改成果[1],通过对当时的“结字”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图1),如今已满足了真、草、隶、篆、行五种书体的训练要求。

图1 “结字”字型结体训练系统(升级版)

一、结体原理与背临思路的借鉴

传统的书法学习基本都要经过一个对经典的模仿过程,那些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书法史中已经固化为形态的典范,具有独特的价值。对这些经典的学习,往往会从“点画用笔”与“间架结构”两个不同的层面依次入手。在“点画用笔”基础之上组合搭配,就形成了 “间架结构”,这便是 “结体”的过程。书法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篆、隶、草、真、行五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着稳定可识的点画元素形态和自己的间架结构特征。

不同书体对“点画”与“结构”两个层面的侧重是不同的:真、隶、篆三种书体中,不同书家通常都有着自己的不同风格,如欧、颜、柳、赵各家真书书体法度中点画与结构中的变数较小,所以整体风格非常稳定;而行、草两体点画形态与结构组合的变数都非常多,线条的艺术性更强。总的来说,基本的点画元素变数越多,更高层级的间架结构也就愈加复杂,也就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而难以把握。虽然结体训练的不确定因素很复杂,但简化来看,间架结构又无非由笔画元素及其空间关系组成。如果不考虑点画形态的变化(即点画不变),则空间关系即可以归纳为相交、相离、相接三类位置关系。点画元素通过这些关系组合在一起,再加上留白形成的空间虚实等因素,一个汉字便搭建起复杂的间架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变化。

在对经典书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形成了一套关于临摹的经验总结。这就是常说的“对临”“背临”“意临”三种方法或三阶段。“对临”无须多谈。“背临”就是在熟悉“对临”的基础之上,将原有点画元素和间架结构进行还原,此过程中记忆与理解并重。如果借助电脑软件对点画元素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还原,同样可以达到“背临”的目的。循着这一思路,我们设计并编写了一个专门用于结体训练的 “结字”系统。这套系统在字体设计课程中经过几年试用,现在开始升级并运用到对书法五体的临摹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一定阶段的结字训练,便能在各种书体的笔画体格方面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为理性经验的形成和强化夯实基础。

二、真、隶、篆书的结体训练设计

书法五体的结体各有特征、难易不一。真、隶、篆三体中尤以真书的间架结构的特征最为明确、稳定,隶书和篆书因为与楷书有着相近的法度要求,也格外注重结体上的规范。

(一)真书结体的训练设计

真书在今天通常被当作书法入门的首选书体,其结体的重要性也尤为历代书家强调,如唐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都对真书结体规律做过梳理。我们选取了《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神策军碑》《张猛龙碑》《灵飞经》等代表性的真书作品中的部分文字以供训练。这些书体或方圆丰腴,或巧拙瘦峻,具有不同的真书美学风格;但总的说来又有共性,如追求形体方正、疏密均匀、比例得当、中宫紧结、欹侧相应等特点[2]。图2中右下角为《颜勤礼碑》中的“式”字结体效果,虽然同原字还有一定的区别,但这个结构整体看上去还是疏朗、稳定的。

图2 《颜勤礼碑》中的“式”字结体

(二)隶书结体的训练设计

隶书处于汉字的成熟阶段,也即书法自觉意识的兴起阶段。其结体将篆书的纵向取势改为横向取势,呈现出典型的扁方形态特征,高度压缩,中宫紧收,左右舒展,很有流畅的动感。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我们从《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西狭颂》《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经典碑刻选取部分文字。其书风或雄强朴茂,或隽秀飘逸,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还特地选取了马王堆简帛、居延汉简中的一些文字,这些隶书往往结体奇特,笔调丰富,又有天然韵味。图3右下角为《礼器碑》中“涒”字的结体效果,三点水较右上角的原字偏旁无疑显得更活泼些。

图3 《礼器碑》中的“涒”字结体

(三)篆书结体的训练设计

对于篆书书体,我们选取了《峄山碑》《会稽刻石》《三坟记》《新莽铜嘉量铭文》以及马王堆简帛中的一些秦篆文字。篆书特别是小篆形态修长,上紧下松而显得典雅韵致、体正端庄。合体的篆书结体中往往存在着顾盼呼应、穿插重叠、包围向背、虚实死活等复杂关系,其结体一般讲究匀称舒展又疏密一致。一些简帛中的秦篆往往写得别具新意,其结体也值得加以训练。篆书文字的先行拆分设计中有些地方还比较模糊,如笔画因搭接而掩盖的首末端点形态,以及回环笔画的断笔、接笔的处理,这些不足之处也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以求完善。图4中右下角为《峄山碑》中的“初”字结体效果,这个字的结体效果还是很好的。

三、行、草书的结体训练设计

行、草二体在结体上与真、隶、篆三体有着很大不同。前者结体之外的书写要素更多,它们的“光芒”往往会掩盖结体,结体在其中也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因此要再像真、隶、篆三体那样去把控一个稳定的结体要困难些。

(一)行书结体的训练设计

行书晚熟于隶书,它的结体主要体现于点画间的起承转合、连带行气、顾盼让迎、疏密韵致等关系上,同样要运用匀齐、避让、穿插、虚实等处理手法。软件系统中的训练主要围绕着王羲之、黄庭坚、米芾、赵孟等大家的法帖文字而展开,也包括宋徽宗“瘦金书”与郑板桥“六分半书”这样有着鲜明个性的行书文字。考虑到一些形态交叠、连贯性较强的笔画已经不再适合拆分,如王铎作品中的涨墨点画,所以只能忍痛舍弃很多的行书佳作。图5右下角为黄庭坚行书《庞居士寒山子诗》中的“诗”字结体效果,这个结体效果就像一个拼图游戏,还是有相当大难度的,与原字相比,结构略显松散呆板。

图5 《庞居士寒山子诗》中的“诗”字结体

(二)草书结体的训练设计

不得不说草书的结体有点麻烦,这麻烦源于草书自身笔画的多样变化特征。草书点画的粗细、长短、位置、方向等的自由性非常大,它给结体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可能性。或者可以说,草书特别是大草的结体多是在书写的线性时间中形成的非逻辑的过程,这与训练软件基于空间的、理性的拆分思路是相悖的。此外,大草一笔贯连数个笔画甚至数个文字的连笔不可随意打断,这也让预先的拆分无处着手。因此我们摒弃了大草,只选取小草与章草两体进行拆分制作,计有怀素《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图6)和索靖《月仪帖》等作品中的部分文字。

图6 《书谱》中“露”字的结体

总结

关于训练软件的应用效果,我们在非书法专业的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简单对比试验:两组皆用笔墨对临一遍文字,之后实验组进行对帖软件训练,对照组进行同样时长的读帖训练,然后两组再次进行笔墨背临书写。通过前后书写的对比,我们发现经过软件训练的实验组对结体的把握还是优于对照组的。

利用软件进行结体训练,其原理实际是利用了书法艺术中“心手”关系的非同步性。心与手—认知和实践这两者是分离的,书法中的对临训练虽然可以提供实践经验,但并不是认知的唯一来源。“读帖”“背临”等方法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认知,而我们正好可以辅以软件操作来对它们进行训练。可以说,利用结体软件进行辅助训练与运用笔墨工具、材料临写是殊途同归的,电脑软件参与进来有助于提升对结体的认知,但它最终还不能替代笔墨层面的实践,这也正是软件训练的定位所在。此外,一些书体文字的结体变数较多,在运用软件训练的过程中还会结出法度之外的新意趣。从这个角度来讲,基于软件的结体训练实际又是一种可以自由反复的创作尝试。

目前来看,本训练软件中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憾,即在对碑刻或墨迹文字的拆分中,部分笔画不可能被很完美地处理。如当笔画的搭接较为复杂、行笔中断不甚肯定的情况下,需要拆分人员具有较好的书法素养。好在我们的拆分设计师都是书法学专业出身,某种程度上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这种缺憾;另外,毕竟本训练针对的只是特定的结体环节,点画形态上的些许不足对背临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猜你喜欢

间架结体书体
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通信系统
以八个间架结构量奠基规范汉字书写科学化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