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22-01-17许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

许艳

摘要:语文教材中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呈现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母本,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体会文化传承的精髓与价值。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基础关键阶段,需要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亦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本文主要讨论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期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德行品质,促使其更好的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承教育的精髓,更是现代教育中人格涵养培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指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价值,采取多种策略及措施进行文化的传承教育,帮助小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使其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内涵及精神品质,进一步实现兼具文化、德行为一体的教育效果,将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切实落实。

一、依托教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新课标下的教材设计将传统文化的融入加大了力度,且在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更是明确划分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类别,诸如“仁爱”“勤俭”“知耻”“立志”等部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在小学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素材当中,多是以故事的形式体现,同时,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注重精神品质的渗透培养,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则需立足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多元组织,让学生充分融入传统文化,以加强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的理解,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有效的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品质,丰富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1]。例如,在学习“仁者爱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则可将课文中呈现的故事内容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进行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启发、引导性的进行提问,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涵义,以加深学生对于“仁者爱人”的学习理解。再如,在学习“俭难奢易”时,对于小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这一涵义,仅凭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或背诵等方式,无法让其真正有效的理解,此时,教师则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课堂活动,以通过体验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对这部分内容的意会,从而理解“勤俭”的意义,使其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勤俭”意识。通过这样活动的组织,学生则能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具质量效率的进行传承教育,从而更好的达到传承教育及培养的目的。

二、组织活动,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如若將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之外的学习则为辅助性第二课堂,能够进一步加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够将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使其在思想认识、精神品质上由内而发的迁移传统文化精髓,达到核心教育的根本目的。因而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施期间,教师还需相应开展适宜的综合性传统文化实践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遇与平台接触并参与传统文化,实现切实的传承学习,以提升其学习的效果,增强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了“志在千里”一文之后,则可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搜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并通过整合设计为手绘册、A4小报等,或是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素材内容,开展相应的诵读、演讲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同主题下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再如,教师还可围绕单元主题,如“仁爱”“知耻”等,进而开展“传统文化我知道”的主题分享活动,或是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此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实现更具趣味的文化拓展教育,促使学生更好的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学习其中的精神品质。此外,教师还可将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以利用,将节日与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进而组织相对应的节日文化活动,例如,在劳动节融入“勤俭”的文化主题,将劳动节与“勤俭”相结合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感受“勤俭”的意义,培养其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等。如此一来,不仅使得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得以拓展,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体验,使其能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价值,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意义,从而达到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教育为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精神品质,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精髓,达到文学、育人的双重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充分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展开教学,如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活动的组织等,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多元课堂活动中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提高其传承学习与弘扬的效果,使其能够更好的汲取其中的精髓,达到文、人共进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玉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析[J]. 学周刊,2019,399(15):50-51.

[2] 刘楠楠. 聚焦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呈现分析[J]. 语文知识,2016(24):20-2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