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情境写作

2022-01-17张峥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张峥

摘要:当今社会,主体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和方法,主导着教学改革的趋势。如何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立足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培养,努力形成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相互促进、提升彼此的螺旋上升式学科发展模式。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个性化写作 情境作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主体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和方法,主导着教学改革的趋势。如何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各种教学改革探究中,作文教学探究尤为艰难。高中语文课程在作文课程设置方面仍欠缺具体深入的指导,在写作课程建设领域可以参考的资料也比较有限。所以作文课程建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有待站在更高的学术角度进行深入论证。

为此,我们深入学习课改先进地区的作文教学经验与理论研究,引入了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一个人的智能都是多元化的,其中最重要的智能有八种,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他辩证地指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他还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中,找寻到自己的长处。 那么,以培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智能为核心的写作教学就要充分挖掘整合学生多种智能因素,发挥其长处,激发写作兴趣,培养个性化思维及写作能力。

同时,将个性化写作课程纳入我校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将更加注重研究课程的宽广性、系统性以及操作性的具体落实。不仅致力于多元智能类型在语文课程的内容渗透,更注重探索其相互促进、提升彼此的螺旋上升式学科发展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情境作文,首先是从写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学生在写作中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审题——如何正确理解题意。高中阶段的作文,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思维有深度有广度,都不是初中阶段可以比拟的。学生摘取信息呈现出单一或偏执的特点:或是摘取单个词语作为观点,或是找句话分析一下了事。其实不仅是写作。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审美鉴赏;无论是目前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学生都需要一个具体的场合、场景或情境,可以置身其中观察、联想、感悟、思考,从而解读其含义,明确其主旨。

多元智能情境作文教学就要求教师设置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感悟解读出作文主题。从多元智能角度来看,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听觉智能,那么需要设置图片或者视频,有的需要配一段音乐;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智能,那么需要设置若干有关联性的语言文字(如思维导图),逐步引导。这类设置,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性与差异,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智能优势,形式多样,运用以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境催情,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和写作水平。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情境作文,其次是从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信息与材料,帮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写作遇到的第二只拦路虎是“无米下锅”——内容乏善可陈,语言干瘪乏味。因为缺乏新颖的材料,加之思维老套、语言贫弱,不要说写成一篇合格的文章,即使凑成800字都很困难。什么原因呢?原来在多数学生的认知里,课文就是课文,阅读散文就是阅读散文,鉴赏诗歌就是鉴赏诗歌,翻译古文就是翻译古文,不会产生与写作有关的联想。

而在多元智能作文的框架下,教師可以充分运用任何学习材料,调动其中信息,调整学生认知,触发学生联想,发挥学生个体智能优势。让学生“有人可写,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感可发”,从根本上克服作文感情贫乏、思想单一、内容空洞、事例陈旧、语言俗套等通病。而学生个性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理解认知感悟不同,落实在文章中,就呈现出极具个性色彩的鲜明特色,而不会造成“千人一面”的尴尬场景。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情境作文,第三是从情境中模拟角色,引导学生学习角色转变和换位思考,提升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内省智能。以角色的身份和情感体验进行作文,即“角色体验作文”,这类作文形式目前广泛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和各地区、各学校的考试作文题目中。

学生因为其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圈子比较小,角色认知相对比较薄弱单调,主要集中在自己是家庭里的孩子和学校里的学生两种认知上。这远远达不到家庭或家族成员义务认知、社会成员角色认知、青年担当认知、国民义务认知等等高度。而人在生活中,总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担当不同的职责,只有站在这个角色的心理位置上才能协调各种关系,获得心理体验。

多元智能情境作文下的“角色体验”类作文,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体验“法官、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交锋”“父母与子女的思想认同与差异”“中国青年代表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演讲”“穿越回唐朝与李白做朋友”“跟着五四青年一起上街游行”等等丰富多元的角色变化。学生的角色认知打开了,视野才能开阔,站位才能高远,思想才能进步,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多元智能写作课程体系内,有关语文写作策略的研究尽可能淡化了高中写作的难度和偏于理性的命题风格,让学生体会到既有感想写、又有法会写的写作乐趣。让写作逐步回归于原生态,让学生在享受使用文本写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创作各类作品的魅力,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 智能的结构(经典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07

[2]李国栋.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J].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

[3]夏秋霞. 多元智能理论要义下的情境作文教学. 教育科研论坛 2007卷

[4]马永腾.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作文教学. 中学课程资源2015-06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教学设计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材料力学》课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