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前教育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1-10黄伊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学前教育有效策略

黄伊盟

摘要: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认识,开展交流、互动、分享的工具。而对于正处于认知启蒙期的幼儿来说,其语言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幼儿的认知诉求与身心特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落实语言教学时,应切实加强对各类素材、资源的借助与利用,辅助活动、策略的渗透与融合,为每一个孩子搭建起更为贴近其“最近发现区”的用语条件。让孩子们在掌握语言之表达技巧与方法,并借助一些最为基本、简单的词汇、语句分享认识、表达情感中逐步获得认知蜕变,来提升语言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以切实促进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学前教育;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并能在自主驾驭各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中获得认知蜕变,是新时代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应着力突破的重点与核心所在。而且,由于每一个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加之其在生活经验、思维能力、认知积淀层面的显著差异,以致其语言教学的开展,更应以切实发展其语言能力为关键,来优化教学模式,拓宽认知路径,以切实强化对孩子们语言学习兴趣、良好用语习惯、完善认知体系的构建。同时,教师还需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认知特性,尽量使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措施的践行,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以从不同领域、视觉、层面来延伸课堂路径,让幼儿在生活场景、日常活动中应用语言去表达、去分享、去交流、去互动,为确保其语言能力发展而奠基铺路。

一、从习惯培养入手,夯实幼儿的语言应用基础

学前教育阶段语言教学的开展,属于启蒙教育的范畴,而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辅助性教育素材的驱使与引领,更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带动。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幼儿善于积累、主动积累、积极积累的良好习惯入手,在语言教育中适时融入一些辅助性读物、图画、视频等教育素材,并结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爱好看图画的特性,在语言教育实践活动中渗透一些辅助性绘本,实现对幼儿思想、意识、能力的全面激发,促使其语言表达由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故事交流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就自己所阅读的故事、绘本等和全体孩子分享,在针对性训练中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绘本或图画书、故事书为诱导,组织幼儿自主编排小话剧、小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就自己阅读所获予以展示,在丰富的语言教育素材引领下,积极展示自我,更好发展自我。以切实提升语言教学效能,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推向全新高度。

二、从情境创设出发,开掘幼儿的语言认知潜能

由于每一个幼儿的求知欲都十分迫切,加之其本身比较贪玩、好动,且想象力、创造力极为丰富。而面对鲜活、生动、多元、丰富的语言教育生态浸润,其语言表达的意愿也会得到充分激发,更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以多元化语言表达生态、情境构建为引领,加强对各类资源的借助,使幼儿置身于精彩形象的用语生态内,以切实激发其语言表达兴趣,萌生想说的冲动,在迫切的用语夙愿刺激下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实践体验的方式,将幼儿引入真实情境或丰富视域,组织幼儿在参与活动、探究感知、观察体验中就自己对不同人、物、事的认识、理解、感受等进行交流、表达,以切实增强其语言能力。例如,春天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观察春天校园的优美景色,让幼儿就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进行分享,实现对其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课堂教学路径的深度拓展,来优化语言教学途径与策略,以实现对幼儿语言认知潜能的深度开掘。

三、从活动构建着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幼儿身心特性,以及其语言教学需要,教师在探寻有效性语言教学策略时,应从切实调动每一个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与热情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对辅助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构建。使孩子们在踊跃参与、积极互动中获得语言能力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和谐、融洽、欢悦交际平台的打造,为其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以慢慢提升幼儿的用语自信,获得表达的发展,情感的激发,智慧的提升。尤其在幼儿进行表达与交流时,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协助者、参与者、引导者角色,尽量俯下身子来倾听幼儿的想法与需求,切忌在幼儿表达时当即打断或即时评价,以挫伤孩子的自尊,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自信的确立。例如,针对幼儿喜欢故事的特性,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培养语言能力。首先由教师讲述故事,随后鼓励幼儿进行复述,并根据每一个幼儿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让幼儿在鼓励与肯定中逐步提升其语言自信。来实现对幼儿语言表达热情与兴趣的激活,来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幼儿认知迁移。

四、运用媒体教学,推进自主表达

语言活动媒体化即借助各种媒体化手段,为幼儿提供生动的画面信息,让幼儿有话可讲,引导幼儿完整、连贯地讲述,说出故事大致情节。媒体化手段主要包括:自制插入教具、自制大图书、自制故事PPT、故事或儿歌动画等。

现代多媒体技术有进行定格放大、反复显示画面,提供视、听结合,把看、昕、说统一起来的功能,如:故事《小猴卖圈》教学中,整个情节都围绕着小猴怎样根据小动物描述的圆形物品的用途卖给小伙伴相应东西而展开。幼儿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中,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自然能心情愉快的表达自我想法,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结论

总之,学前教育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不同的語言教学方式、手段、途径、策略等,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探寻有助于学前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时,应以幼儿的认识诉求为基础,切实加强对具体教学活动、项目、任务的创新与优化,并在课堂领域构建出更具形象性、多元化、丰富性的用语生态,以切实开掘每一个幼儿的认知潜能与语言兴趣,使语言教学的开展,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让幼儿在参与、体验、感知中逐步获得认知蜕变,来确保语言教学效能的提升,来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学前教育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1):196.

[2]景晶.学前教育中如何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J].科普童话,2018(36):117+119.

[3]何思慎.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8(13):153-154.

[4]樊菊英.在学前教育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我见[J].学周刊,2016(31):240-241.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学前教育有效策略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