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写旁批与自读文本教学的“相遇”

2022-01-08王佼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王佼

摘要:自读课文是统编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良好素材。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自读文本旁批,创造性地设置旁批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能力与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读文本;旁批;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背景信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初步形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充分利用自读文本旁批,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批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达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提升鉴赏能力的目的。

在统编教材的编写说明中也强调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自读课是在教读课学“法”的基础上,运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自读文本旁批的安排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实践中获得思维发展能力与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处。从教情方面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旁批,往往不重视,不注重梳理分类归纳总结编者设置旁批的规律方法,不注重方法指导,导致学生漠视旁批,没有起到加大学生自主阅读力度的效果。从学情方面分析:教师不重视旁批、不重视方法指导,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了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批注、自主迁移的能力。学生的发展思维受限、创造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如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设置旁批则是本课的教学方向。

基于以上理念, 本案例以统编教材自读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为素材, 记录了老师创造性设置旁批推动自读文本教学的磨合过程、 反思过程与认识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利用旁批推动自读文本教学的设计。

一、教师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初次教学设计:为了设置旁批而旁批的教学

导入时老师以介绍作家作品及积累相关知识入手,为学习后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紧接着Y老师直接通过三次学习活动来设置旁批。三次活动如下:

第一次活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以“精神的三间小屋”为关键词设置问题引导型旁批

旁批方向:可以从内容理解、写作技法、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入手。

示例:我在第7自然段旁边设置的问题式旁批是:如何修建盛着我们的爱与恨的小屋?我是从内容理解方面入手的。设置原因:文中既然提到为自己修建我们的爱与恨的小屋,那么如何修建呢?

教师示例完后学生进行活动

第二次活动:请同学们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从议论文的论点、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证思路方面为《精神的三间小屋》设置概括点评型旁批。旁批方向:议论文的论点、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证思路方面

示例:在第1自然段“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旁边设置的概括点评型旁批:引用论证,引出论题。设置原因:这里引用名言引出人的心灵有博大的空间,自然引出下面建立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个论题使论证更加深入。

学生活动

第三次活动:结合课文内容,给本篇课文设置一个思维拓展型旁批。

从上述教学设计思路可以看出,老师三次活动虽然均用到了三种设置旁批的方式,但是忽视了文本内容的学习,整节课学生都是为了创写旁批而旁批。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因此在第一次实践后,同组老师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经过老师的反思就有了第二次的教学设计。

二、教师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二次教学设计:利用创写旁批推动自读文本教学

此次导入老师先点明本文的文体是一篇议论文,紧接着介绍作家作品及积累相关知识入手,为学习后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教师给学生讲清楚了自读文本中旁批的类型及用法。

紧接着进行第一次学习活动:提炼观点,梳理思路

教师设置主问题: 《精神三间小屋》是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找寻文章中心论点。

要求:请同学们概括提炼论点、梳理本文论证思路,将旁批写在书边

第二次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赏析评注

教师设置主问题一:这里的论证很有说服力,这里论证语言很优美。

要求:请同学们圈点评注你的理解和认识,将旁批写在书边。

学生活动,教师进行小结

第三次学习活动:任选材料,拓展评注

教师引导:袁隆平、还是拉齐尼·巴依卡这些共和国的功勋人物,他们的他们精神境界表现在哪里。

要求:依据你的认识,任选一则材料,进行拓展性批注,将旁批写在书边。

从上述教学设计思路可以看出,Y老师三次活动借助写旁批手段,推动《精神三间小屋》这篇自读文本走向深入,同时第二次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了《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蕴包括章法特点、语言特点。以写旁批为抓手,训练学生概括赏析点评能力。

三、教师教学认识

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的的,如果为了形式而形式就失去了文章的价值。利用旁批也是这个道理,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为了旁批而旁批是不可取的。只有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依托语文教学的规律,利用旁批,推动自读文本学习,才是正道。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善读书就是通过掌握读书方法,促进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旁批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它是学生自讀的一大法宝。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旁批,利用旁批,使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提升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恒舒.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J].语文学习,2017(11):15.

[2]宋均凤 . 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J]. 考试周刊,2011(77).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