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2-01-08周立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思维导图

周立静

摘要:为了有效的保障学生能够融入知识的接纳,充分解读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理解能力,就需要使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辅助优化。而思维导图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教学工具,这也是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教学引导方式。因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索,现内容如下。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大单元;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充分适合现阶段小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上的规律,还能够良好地激发小学生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应要积极应用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够使小学生在识字、阅读和写作中构建完善的思维导图,改善教学的实效性。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無视教学思路的可视化

从目前情况来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完全体现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以及优势,首先是缺少教育思路,可视化的重视,例如为根据具体的教学思路情况,真的教学效果进行增强,难以保证教学思路的可视化效果。很少有语文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思路进行罗列,限制了学生对于教学思路的理解和获取,师生之间的信息流通不够顺畅,影响了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效率。

(二)学生的学习思路模糊

除了教师无法保证教学思路得清可视化之外,学生方面所设定的学习思路较为模糊,也影响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就学生角度而言,学生的学习思路低效,也制约着学习质量。虽然运用思维导图能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但是座位将思维导图或者和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结合,也无法发挥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助力作用。这是因为学生难以借助思维导图。对自身的学习思路进行明确,无法保证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实践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直观复述

阅读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阅读内容的复述与表达,想要真正的解决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轮廓,而教师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这一轮廓就是教学的第一要点了。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形"的转换让文章中出现的"线索"进行轮廓还原。让文章的"线索"重置在"思维导图"之中,将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实体化的直观复述。这样,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进行深层的理解与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直观化的表达。让学生不会因为问题的抽象而导致思路的杂乱,直观的表达能够给予学生清晰的思路,这是思维导图最为实效也最为高效性的教学性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内容时,就需要将课文内容进行"导图"模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文中找到"蔺相如"为赵王所做的三件事,并通过导图的方式加以转换和归纳,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清晰的联系复述出文中内容,同时还能够在脑海中模拟出导图之间的人物联系,去深刻的分析"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之间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去分析出文章中心。可见,思维导图最为突出的直观性特点,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于课文问题的思维方向,还能够为之后的中心探索做出铺垫,用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解读模板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与理解。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构图画图为过程开展教学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应用思维导图来做引导,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

例如,《桂林山水》和《黄山奇石》属于同一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桂林山水阅读材料,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做示范,紧接着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学生布置黄山奇石的相关阅读任务。各组之间经过交流合作构建思维导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最终将作品交出,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各小组代表人物拿出本组所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说明。

(三)思维导图用于课文精读,加深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必须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不断训练,与此同时,只有采用核心素养教育中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才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其中,一方面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的阅读文章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了解阅读技巧。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中心,让教师给学生在学习中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过程不断加强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语文阅读课文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在应用中必须选择精读的文章,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不断产生更多的想象力。再如,教师给学生讲述同单元内容《春夏秋冬》这一课文的过程中,由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内容比较多,以至于学生难以接受有着一定难度的课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能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四)辅助群文阅读,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在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篇阅读模式为阅读教学的主流形式,而在课改背景之下,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群文阅读模式逐渐兴起,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群文阅读中,选择的几篇文章都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关联的,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完成对一组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了让每一篇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让各篇文章的异同直观、清晰地呈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文章的分析比较,共同完善相应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群文阅读教学目标更加有效地实现,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各类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技能,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具有教学创新意识,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将思维导图的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使素质教育目标获得有效落实,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许春芳.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9,(11):77-78.

[2] 张建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92):33-34.

[3] 何小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2018,15(13):65.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思维导图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