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语文从单篇文本到整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2022-01-06马建春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段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马建春

摘要:基于原著的“单篇”与“整本”的勾连,重点指向梳理整本内在的逻辑关联、拓展内外视野、探究文本深处的意蕴,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开拓阅读广度、深化阅读思维、提升阅读品质。鉴于此,本文对小学高段语文从单篇文本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单篇文本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段开展和进行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传统形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无法很好地提升阅读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导致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欠缺。教师进行从单篇文本到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学生从内心深处主动去进行学习,可以集中注意力,这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段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指导课教学原则

1、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方法上,对小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增强阅读的有效性。整本书具有较长的篇幅,阅读耗费的时间相对较多。对此,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正确方法进行掌握,增强阅读效果,实现开卷有益。阅读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教师要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要高度重视小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和个性化体验。教师无须规定学生的阅读速度,而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宽松的阅读氛围,并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增强阅读指导的针对性

教师要将学生的具体特点作为根据,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单独谈话,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为其提供单独指导,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强其阅读能力。

二、小学高段语文从单篇文本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1、巧用网络激趣

教师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指导时,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增强教学指导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从网络上搜集整理相关资源,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和丰富的补充材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景阳冈》时,通过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了戴敦邦的《水浒》人物漫画,并剪辑了《水浒传》电视剧的视频,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另外,笔者还整理了名家阅读《水浒传》的随笔札记,对学生进行启发,加深学生对《水浒传》的理解。

2、开展比较探究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形式等,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课内单篇和原著的比较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探究原著的欲望。

统编教材从单篇课文到整本书阅读的导向,不仅表现在教材的课文选文和“快乐读书吧”等板块的设置,部分课文课前的“自读提示”,课后的“阅读链接”,甚至有的“口语交际”(如六年级下册“同读一本书”)也是围绕“整本书阅读”来编写的,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板块的导读功能将学生引向整本书阅读。

例如,《祖父的园子》,通过课文教学,孩子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祖父园子的生机盎然,以及“我”自在美好的童年生活之后,可出示课后阅读链接(《呼兰河传》的结尾),借助表格对比课文和阅读链接文本,思考“描写的人和景物有何不同?作者语言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特点?学生从两篇文章中体会到的情感有何不同?”等问题,进行对比拓展阅读。

两篇阅读材料的内容以及语言的不同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萧红童年的欢乐和回忆童年的落寞也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走近作者,情感上也更贴近原著。以此为基础,再引导学生阅读《呼兰河传》,学生会更有阅读兴趣,对原著中呼兰河这座小城的人和事的理解也会更加完整、深刻。

3、切换视角引导

阅读课内单篇时,常常可以经由一个人物,发散到一组人物,再发展到整本书阅读。

例如,《景阳冈》讲述的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课后“资料袋”出示了一组人物像,并介绍了《水浒传》。利用“资料袋”的人物介绍,可以将课文的单个英雄形象切换到梁山好汉的人物肖像群: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等。教学中可让学生先根据梁山好汉的名号猜一猜他们各自的特点,还可让有课外阅读积累的孩子交流其他梁山好汉的名号,说一说他们的故事,再引向原著阅读。

《刷子李》的教学,也可从一个奇人引向多个奇人,再到《俗世奇人》的阅读;《红楼春趣》可从林黛玉到“金陵十二钗”,再到《红楼梦》的阅读。

有时候,除了从单篇到原著,阅读的视角还可以进行多角度转换。比如从单篇到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从单篇到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作品等。例如,阅读《汤姆索要历险记》,推荐马克·吐温的其他儿童文学,如《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感受马克·吐温笔下文学世界的异同,以了解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风格。这样,通过不同角度的拓展延伸阅读,让学生从课文的单篇短章跳到了更加开阔的阅读视域,阅读体验和阅读积累得以更加丰厚。

4、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新课教学的时候,可以在班级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成四个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查找不同部分《魯滨逊漂流记》的全文,这样整个班级内的学生就可以完整地学习和了解该篇文章。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结语

单篇语境构成整体逻辑,整体价值澄明单篇意义。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从单篇文本到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自身一定要具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在阅读教学时,要和学生共同完成阅读内容,教师要对作品有着深入的认识和见解,引领学生对作品做深入细致的品读。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以生为本优化阅读指导,真正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向娜.多文本阅读、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桥梁[J].读与写,2019,16(25):92.

[2]胡红艳.以《桂花雨》为例谈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9(8):85-86.

猜你喜欢

高段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