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2022-01-05王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沙美卡松噻托

王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类型,与有害颗粒及有害气体等引发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致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1]。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临床治疗COPD的常用药,其作为一种基础缓解型药物,能有效抑制呼吸道炎症,扩张支气管,控制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心律失常、精神萎靡、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2]。噻托溴铵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对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起到一定舒张作用,持久地扩张支气管[3]。本研究旨在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5例COPD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文献[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中关于COPD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入组前6个月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排除标准:免疫系统疾病;接受治疗前3个月内服用过可能对疾病造成影响的药物;精神或语言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沟通。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年龄 26~65岁,平均(50.48±6.65)岁;病程1~5年,平均(3.54±0.52)年。观察组年龄25~67岁,平均(51.36±6.78)岁;病程2~5年,平均(3.42±0.6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止咳、平喘、化痰、解痉和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Laboratoire Glaxo Smith Kline,商品名:舒利迭,注册证号H20150324,规格:50 μg/250 μg/泡)(50 μg/250 μg)/次,2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规格:18 μg/粒,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79)18 μg/次,1次/d。具体操作:取1粒胶囊置于吸入器中,于孔槽刺破后将吸入器放入口腔深部吸入。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5]《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制定,治疗后患者肺部湿啰音消失,肺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治疗后肺部湿啰音减少,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肺部湿啰音未减少甚至增加,且肺功能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进行检测,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4 ml空腹外周静脉血,以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FVC(L)FEV1(L)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7) 2.45±0.38 3.22±0.47* 1.51±0.15 2.28±0.22* 61.63±7.28 70.80±7.21*观察组(n=58) 2.53±0.34 3.89±0.52* 1.49±0.25 2.97±0.29* 58.89±7.87 76.34±7.65*t值 1.190 7.245 0.519 14.356 1.937 3.99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IL-8(ng/L)IL-10(ng/L)TNF-α(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7) 22.79±4.18 18.25±3.61* 12.38±2.54 15.69±3.71* 77.23±6.88 68.94±6.32*观察组(n=58) 22.48±4.06 16.14±3.22* 12.48±2.36 17.49±3.43* 78.15±6.12 61.57±6.45*t值 0.403 3.309 0.219 2.702 0.758 6.18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喘息等症状[6-7]。临床多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其是一种长效性支气管扩张剂,由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组成,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形成联合用药的形式,能够对COPD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防止病情恶化,但该药物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8]。

噻托溴铵可通过加强与气道平滑肌上受体的结合,抑制乙酰胆碱所造成的器官收缩,长时间阻止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持久扩张支气管,有效改善肺功能[9]。FVC、FEV1、FEV1/FVC是评定哮喘等呼吸疾病的常用指标,三者数值增高即代表COPD病情减轻[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的 70.18%(P<0.05);治疗后,观察组 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与韦永刚等[11]研究结果一致。IL-10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有效活性,同时可抑制多项炎性细胞的表达与迁移过程,进而对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在血液中的高表达对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抑制COPD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2];IL-8由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细胞驱化,从而发挥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参与到COPD发生及发展中[13];TNF-α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其在血液中的高表达代表机体发生炎症或感染,因此血清IL-8、IL-10、TNF-α可作为评估COPD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14]。噻托溴铵对COPD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其可有效阻碍气道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从而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细胞活化和释放,发挥抑制炎症反应作用[15]。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刺激与损伤机体气道,从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与史东明等[1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缺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远期观察,因此对于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的确切效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沙美卡松噻托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丙酸氟替卡松、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