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2022-01-04叶淑媚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不足重要意义培养策略

叶淑媚

摘要:近年来语文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着重强調的重点,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文字阅读、口语表达等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依据新课改的核心需要,以课程为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不足之处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仅供研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人士参考,希望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有益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意义;不足;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教育观念也更加注重科学性,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也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设计丰富有效的课内活动和教学手段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践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今后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科学坚实基础。下面具体探究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和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自我提升更好进行社会活动的知识储备,指导态度和实践能力,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与传统的语文培养目标相比,增加了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思维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教师应从语言的接受、表达、阅读、写作和思维多角度全面注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学生的思想深度,文化修养和语言品味的养成。语文是汉语学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各学科学习和学生今后发展的语言基础。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不足

1.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足

小学生处于语言的积累输入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文字的教学而忽视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奠定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缺乏系统的口语练习致使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影响今后的语言学习。

2.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小学语文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语文教学缺少对思维的锻炼,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少,小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保护和有效引导,没有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缺乏逻辑思考能力。

3.小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不足

鉴赏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部分。具备基本的语言鉴赏能力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审美水平。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不足,语言学习单一,难以形成多元立体的语言体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校和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置语文课程,完善配套设施,开设图书种类丰富的读书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语言运用奠定基础。设立口语交流角,增加与阶段所学课程对应的课内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如在学习《中国美食》部分的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美食演讲比赛,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美食,怎样制作这些美食。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美食,全班进行美食评比,比一比谁做得最美味。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写一写活动中的感受和趣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角度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爱上表达,勇于表达,学会在口语和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口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2.注重语文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自相矛盾》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自相矛盾的事,学会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围绕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表达,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想象力并对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及时指导,引导学生提高逻辑表达技巧,注意思维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让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所体现的价值观和精神内含,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美育教育,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语言的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操,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的学习态度,鉴赏语言文字的结构美和意境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储备力量。如古诗《山居秋暝》的学习中,在诗歌的鉴赏分析中在基本的语言语意分析外培养学生更加注重体会古诗韵律和意境美,强调情感上的美学体验和共鸣,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有利于语文素养培养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设计新颖丰富的课内同步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茜.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

[2]何晓敏.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1):1.

猜你喜欢

不足重要意义培养策略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