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2-01-04张海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化学培养

张海宁

摘要:化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学习化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由于化学的学科特点,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降低了化学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在此情况下,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成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兴趣是人学习的一大动力,很多时候,人都更愿意学习自身该兴趣的事物,且学习态度与状态良好,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不能忽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较低,在课堂或者是其他学习场合中常常有不当表现,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高中教师对此非常困扰,故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着眼于该问题就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以便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兴趣培养目的。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培养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涉及多方面知识内容,整体知识繁多复杂,抽象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遇到不同问题,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受到一定打击,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与效果降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拓展和丰富自身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除此之外,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开展小组活动,增强交流学习

自主学习并不代表学生独自一个人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进行自主学习,大家一起讨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小组讨论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比如,“物质的聚集状态”这一课主要是利用学生之间探究合作的学习,教师要本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设计分组情况,将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组合分组。探究1mol物质占用体积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让不同的小组相互交换数据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要观察自己手里数据表中的数据,通过观察发现一些规律,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1mol所占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变化。如此会引发学生思考:物质体积的变化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这样小组可以确定探究主题: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所占体积的大小?教师还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能接受并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究知识。比如:足球与乒乓球体积的对比,这样直观的实例让学生更能理解体积变化的状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学习科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态度及研究方法,在探究中学会观察、比较、归纳等。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能动性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非常关键,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实现自主探索和大胆想象,科学教师只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简单的归纳总结以及反思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自行判断哪种方法最有效。有些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擅长蒸馏冷却;有些学生只知道过滤法,对其他方法没有十足把握;有些学生精通化学式,喜欢用转化法和溶解法,用复杂的化学实验进行提纯。每种方法都有利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思考本次实验中的物质有哪些特点,适用于哪些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几种方法进行后续实验。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自行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利用微课提升教学表现力,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化学教学当中的知识有的肉眼可见,也有一部分是在微观世界当中,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难度提升,研究对象也从宏观变微观,这个时候以理論形式去讲解知识点,就会让化学知识变得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教学道具,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微课是一种信息技术发展下衍生的教辅产物,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的形式来直观展示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尤其是化学当中的微观世界展示,微课能够通过具象化的知识呈现,让学生清楚准确的看到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反应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动态变化,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以该堂教学内容为关键词,在网络平台上搜索相关的科普短片、名师讲解、实验视频等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微课来进行讲解,然后再辅以自己的阐述,能够提升教学表现力,大幅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提升教学效果,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了解这一点,并且分析与学生学习兴趣相关的原因,随即针对各项原因采用对应策略进行教学,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将全面提升,促使教学质量、效率水涨船高。同时良好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化学知识,这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艳琴.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1(02):49-50.

[2]郭鄂.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高考,2020(29):34.

[3]刘红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5):10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高中化学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