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

2022-01-01陈锦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高校企协同

陈锦辉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州 350007)

2019 年初,国家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 “双高计划”),这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在此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对于完成“双高”建设目标、 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与社会的契合度、提高服务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及运行机制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是首批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十三五”以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注重实效、增强能力”的指导方针, 加快推进学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以人为本、团队为先、平台为主”的工作机制,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团队,对接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及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智能交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需求,汇聚“政行院企研”五方资源,形成了“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1. 引育凝聚科技人才,构建科技创新团队

(1)全面推进科技人才引育凝聚计划

改善科技创新资源条件, 建设创新文化氛围,通过建立院系两级优秀人才联络体系,先后引进数名博士和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才;构建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研修和博士化计划,在重点专业(群)聚集、培养优秀人才,教学科研队伍结构日益完善。

(2)以优秀科技人才为核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汇聚航海、交通土建、交通运输与装备制造、汽车运用、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信息技术与智能交通、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七个特色专业群的资源优势,成立航海技术、结构工程、机器人应用、 汽车应用技术等10 个校级研究所和1 个船舶及海洋技术服务中心。

(3)以领军科技人才为核心,整合汇聚研究方向相近的创新团队

以“省级交通安全评估与控制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省级智能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交通土建智能与绿色建造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重点培植交通安全评估与控制技术、机械装备应用技术、智能设备应用技术、装备材料研发与应用、交通土建智能与绿色建造应用技术等5 个省级创新团队,每个团队给予相应的项目研发资助。

2. “政行校企研”五方联动,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实施“政行校企研”五方联动,以优秀人才为核心,整合汇聚研究方向相近的创新平台,推动以省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联合7 家企业、4 家科研院所、5 所高院、1 个行业协会组建 “智能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交通安全评估与控制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两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集中整合了院内优质资源,围绕经济型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研发、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应用开发、道路综合安全检测应用技术等9 大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反哺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院企协同创新的新路子。

联合8 家企业共同组建智慧交通研究院,立足交通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交通大数据、智能船舶、道路养护智能化、汽车维护与互联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满足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要求。

与企业共建兴航研究院, 开展与铸造加工、模具制造、数控加工、增材制造等相关的关键工艺技术、先进基础材料研究;协同企业及高校,组建“交通土建智能与绿色建造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交通土建物联网、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土建施工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与推广,聚焦交通土建工程产业升级。

(二)推进科技创新与开放共享对接,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益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加大投入力度,汇聚人员、资金、场所等科技资源,重点建设省级、院级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平台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 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实现团队平台之间、 各二级学院之间有序使用,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仪器设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项目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益。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专门建设了500 平方米的科技服务中心,作为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实践基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还将科研仪器设备纳入院内实验(训)室管理系统,为教师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学生进行技能与创新学习等提供支撑保障。

(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全面系统改革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奖励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人员的评聘考核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资源配置、科技管理与服务等制度,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构建新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新优势新特色。

1.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体系,使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规范化

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与团队的建设,规范科技活动管理, 提高科技活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可持续科学发展,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出台了科技服务团队培育计划实施、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项目与经费、教学单位学术活动、科研项目中期检查、科研项目评审(验收)、 知识产权保护管和协同创新中心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形成制度体系,实现科技创新的规范化管理。

2. 构建“核绩效、奖先进”的管理与考评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将科研与技术服务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教学单位、 平台团队、教职员工的考核和奖励指标体系,激励单位和个人为实现相关目标和任务做贡献,确保科研与技术服务目标和任务完成。 出台了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 将教师科研与技术服务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绩效奖励挂钩,强化考核与激励,促进教师成长。 在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构建多元复合的评价体系,体系中融入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与推广等评价指标,评价不再“唯论文论”。 加大科研与技术服务业绩奖励力度,对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平台建设、专利授权、成果转化、论文发表、学术讲座等成果实施奖励。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通过 “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的模式,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汇聚“政行院企研”五方资源,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对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明显的成效。 该案例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科研能力的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板。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一) 科研基础条件落后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高职院校的科研大多起步晚、基础薄;受传统观念影响, 对科研工作存在认识偏差, 导致人、财、物投入不足[1]。 高职院校科研基础条件落后,从科技经费看,高职院校还不到本科院校的1%[2],这导致科研硬件设备相对落后和教科研团队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在科研硬件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不足,很多高端科研设备缺失或与本科院校存在代差;科研能力方面,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科研管理模式存在惯性,主要专业大多未能建成由行业内知名科研人员作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教师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相对低,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引入了大批硕士和博士,但作为新生科研力量仍处于适应和发展阶段[3]。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在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建设理念和科研团队方面,均与本科院校具有较大差距, 导致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相对落后,制约其科研发展。 高职院校科研基础条件落后的现状,影响“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模式发挥效益。 该模式重要的一环是聚集资源,但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普遍倾向于与科研能力强的平台合作,或直接转化先进的科技成果。 由此可见,薄弱的科研基础不利于聚集企业资源,不利于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

(二)科研意识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当前,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职称晋升是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主要动力。 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瞄准职称评聘条件,针对性设计和参加课题、发表论文,完成职称晋升后,科研参与动力随之消失,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4]。 目前,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课题给予高职院校的指标较少,甚至申请渠道不对高职院校开放,高职院校科研侧重应用与转化的特点不能很好体现,弱化了其优势,导致重大课题申请难度大,一定程度打击了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热情。 也有不少高职教师因为科研能力不足和畏难情绪,不愿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以上因素均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热情。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意识不足的背后,是教师职称评聘、绩效管理和科研管理制度的缺陷。 高职院校科研业绩与职称评聘关系密切,学校原寄希望于设置职称评聘条件、绩效考核指标以提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但实际操作中因过于关注对科研数量的考核,忽视了对科研质量和长期效益的考量,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功利化现象。 很多教师只追求短、平、快完成普通课题和论文以达到相应条件;而重大课题和核心期刊论文因完成难度大、周期长、不容易发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敬而远之,结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的因素,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意识不足,影响“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发挥效益。

(三) 缺少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

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主要平台之一,有助于聚集“政行院企研”等方面的资源,壮大科技创新力量。 但是,如何避免平台浮于形式,确保“政行院企研”五方资源投入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推动平台发挥效益,是目前存在的巨大挑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建立了各类型的校企协作创新平台,但普遍存在缺少有效机制保障平台持续创新的问题, 如科技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团队与平台开放共享运行、科技成果所有权、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机制一直未见突破,影响了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创新能力的释放。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管理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这些探索仍不足于推动平台持续释放创新动力,不利于“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和建议

(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科技人才引育

好马须配好鞍, 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应加大科研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尤其是要加快博士与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才的引进,吸引优秀的科研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应加大与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借助高端科研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到相应科研平台进修, 与相应平台开展课题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应确保重点专业配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及时对接企业需求、能给所在专业的实际生产带来科技创新的专业带头人。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大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升级科研设备,开发科技创新所需的信息系统,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

(二)纠正功利性的科研观,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高职院校应改革职称评聘、绩效管理和科研管理相关制度,摒弃职称评聘唯论文论,纠正高职教师功利性的科研观。 建议在制度设计上,要细化专著、论文、科研课题、获奖成果、决策咨询成果、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认定范围和评价标准[6],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中加大科研质量的权重、 强调调研和实践研究、强化科研过程管理、对缺乏实质内涵的课题和论文在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时加以限制,形成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应加快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善科研与技术服务资源条件,创新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应加快成果转化激励探索,将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和学校之间合理分配,提高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 通过系列的制度创新,激发高层次人才的科研热情,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持续释放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正大力发展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不少高职院校希望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但企业往往聚焦于经济效益,能否吸引企业的投入、能否激发平台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平台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 校企协同创新的实现,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性放权, 张静对山西省 “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开展研究后发现,高校及科研院所要想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就必须由政府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包括对“校、院”要实现基本放权,实现科研资金来源多元化;同时让市场规律及市场竞争介入“校、院”,促进“校、院”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6]。 高职院校应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成果所有权界定, 制定科技创新团队与平台开放共享运行、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等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团队的作用,充分调动“政行院企研”五方积极性,吸引各方资源,共同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活动,持续释放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在建设协调创新平台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研究成果的共享,“双高”建设院校更应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国内外联动等方式,分享教育科研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7]。 平台及其成果的有限共享,既可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能在分享中提高平台的科研和服务水平,同时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有利于持续释放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构建团队、凝聚资源、打造平台”的模式为样板,探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分析了此类模型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科研基础条件落后、科研意识不足和缺少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的问题,在加大科研投入及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带来借鉴,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双高校企协同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