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

2021-12-29赵希有

南方农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球果樟子松苗床

赵希有

(镇赉县林业和草原局,吉林镇赉 137300)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处于吉林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合部,是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交融汇聚地带。历年平均降水量386.9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 月,属半干旱地区,且处于盐碱地集中区,多数树木难以存活,森林覆盖率仅10%左右。樟子松属阳性树种,耐干旱、贫瘠,适合在镇赉县大部分地区栽植。因此,做好樟子松育苗技术推广应用,培育更多优良苗木,对推进生态镇赉战略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樟子松育苗技术

樟子松是松科常绿高大乔木,耐干旱、耐寒、耐贫瘠,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但幼苗需做好管护,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目前,樟子松育苗主要采用播种育苗方法。

1.1 采种

樟子松播种育苗对种子要求较高,经筛选后的种子净度要高于90%,发芽率达到75%~85%。因樟子松生长15 年以上甚至20 年才能结果,且每3 年结1次果,采摘的种子经筛选后才能使用,所以种子量较少,加大了育苗难度。

樟子松一般在6 月上旬开花,当年9 月中下旬种子成熟,至第3 年4 月球果开裂,因此采集种子可在种子成熟后的9 月中旬以后或第2 年的4 月中旬进行,一般在9 月中旬以后采集。母树要求20 年树龄以上,40 年以上树龄的母树最好。选择高大健壮、无病虫害、球果数量多的母树,采摘的球果经日光曝晒,使球果开裂,或室内50 ℃烘干4 d 促进球果达到轻微开裂,再将球果浸泡在45 ℃水中8~10 min,捞出烘干水分,2~3 d 后球果即全部裂开。剥离种子后,挑选出千粒质量在7 g 左右、颗粒饱满、光泽度好、无霉变的良种。樟子松育苗一般在采种的第2 年春季播种,因此需精心贮藏过冬,保持种子活性。

1.2 选地整地

育苗前,要根据樟子松幼苗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育苗地,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育苗地的地下水位应较低,在2 m 左右,避免使用涝洼地育苗。土壤类型为黑土、栗钙土、白浆土或砂壤土,最好用松科、柞树苗床地,可充分利用土壤中已经形成的菌类环境。要求育苗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播种前1 年秋季,应做好翻地晒垡。镇赉县年降水量较少,常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因此应配合翻地每667 m2施入2 t 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种当年春季精细整地,每667 m2育苗地施入400 kg 菌根土以促进幼苗形成菌根,提高幼苗长势,深翻后捡出石块等杂物,耙细耙平。整地后作高床,床面宽1 m、高15 cm,长度按播种量而定。苗床间留35~50 cm 步道,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细碎。播种前7 d 配合浇春灌水,用硫酸亚铁对土壤消毒。

1.3 催芽

樟子松种子颗粒小,果壳坚硬,为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可用雪埋法、沙藏法和温水浸种法。

雪埋法是在1 月收集干净的降雪,把种子和雪按体积1∶2 的比例拌匀,装入麻袋。在背阴处挖50 cm深的坑,填满雪后,把装着种子的麻袋放在雪上,再用雪堆成小丘,覆盖40 cm 厚的稻草。播种前5 d 取出种子,待雪化净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 h,或用3%硫酸亚铁溶液浸泡30 min,消毒,捞出冲洗,阴干即可播种。

沙藏法是在播种前20 d 左右,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50 cm 深的坑,在底部铺上席子,把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3%浓度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后的种子与2倍体积的湿砂均匀混合后,放在坑内,夜间覆盖草帘。要保持细砂湿润,待种子裂口后用细筛筛出种子即可播种[1]。

温水浸种法是在播种前7 d,用浓度为0.2%、温度为50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4 h,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催芽,每天用喷雾器喷水2 次,待2/3 左右的种子果壳开裂后即可播种。

1.4 适时播种

樟子松播种育苗在春季或秋季均可进行。镇赉县一般在春季进行,4 月中下旬待温度稳定在8 ℃以上时播种。播种前1 d 对苗床浇1 次透水,待水分完全渗入土壤、苗床表层土壤风干后,在床面按行距8~9 cm 开宽4 cm、深1 cm 的播种沟,每667 m2苗床播种5~7 kg。播后覆盖黑土,厚度与床面平齐即可。

1.5 播后管理

播种后,在苗床上覆盖草苫,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在育苗地周围设置防风屏障,避免大风吹开苗床土壤,影响出苗。定期浇水,以苗床土壤保持湿润为宜,禁止大量浇水。播后10 d 幼苗出土。待幼苗出土后,撤去草苫,搭遮荫棚,防止日光灼伤幼苗和鸟类啄食。幼苗出土7 d 时,对苗床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1%波尔多液,连喷3~4 次,预防苗期病害[2]。5 月下旬,强风天气基本停止,可分段撤除防风屏障。

2 苗期管理措施

2.1 水分管理

幼苗出土期间,水分管理以多次少量为原则,5-6 月每天适量多次浇水,使苗床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避免大水漫灌引发立枯病。6 月下旬即可全苗。7-8 月,每3~4 d 浇1 次透水。至8 月下旬,可每15 d 浇1 次水,促进苗木木质化。1 年生苗木要进行移苗培育大苗,起苗前7 d 浇1 次透水,起苗前2 d 再浇1 次透水,确保苗木根系周围土壤松软,保护苗木根系。

2.2 肥料管理

6 月中旬进行第1 次追肥,可每667 m2苗床追施过磷酸钙3.5 kg,或喷施浓度为0.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作叶面肥,喷肥后用清水洗净幼苗。此后每7~10 d 追肥1 次,每667 m2追施硫铵5.5~6.5 kg或30 kg 腐熟有机肥,至8 月上旬停止追肥。追肥后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肥料烧伤幼苗茎部和叶片[3]。

2.3 除草松土

播种覆土时,在覆盖黑土中混入除草醚,每667 m2苗床的覆盖土用10 kg 除草醚充分混匀后使用,封闭除草。6 月下旬出全苗后,用10 kg 除草醚与细砂土充分混合后撒施在苗床表面,消灭杂草。

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进行第1 次松土,松土深度控制在2~3 cm,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苗木根系发育。此后每10 d 松土1 次,深度不超过3 cm,促进苗木及时扎根。松土作业时要避免触动幼苗根系和损伤根系。

2.4 间苗定苗

播种时需合理密植,可用群体优势增强幼苗对大风、烈日的抵抗能力。当幼苗出土20 d 左右,要及时间苗,为幼苗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在7 月中旬进行间苗,剔除苗床上的弱苗、小苗、病苗,使苗木保持合理密度。遇部分缺苗的要及时补植健壮幼苗,使每667 m2苗床留苗40 万~45 万株。

2.5 越冬保护

樟子松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较强,但其幼苗抗寒能力差,低温常造成幼苗失水,导致其生理性干旱而死亡,因此要对幼苗进行保护,使其安全越冬。一般采用覆土防寒法。11 月上旬浇1 次越冬水,要浇足浇透,然后在11 月中旬土壤即将冻结时,用松软细碎的土壤覆盖苗床,厚度为15~20 cm,覆土时要避免压倒苗木。第2 年3 月下旬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日夜温差较大,且属于强风时期,易导致苗木失水死亡。因此,要等4 月土壤化冻至15~25 cm 时撤去覆土。要分2~3 次分层撤土,撤除全部覆土后浇1 次透水。

3 移植培育

樟子松苗床育苗1~2 年后,要进行栽植以培育壮苗。移植培育的方式有移植、截根留植和留床苗等。移植培育对苗木根系发育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可有效提高苗木出圃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移植培育分为换床培育和营养袋培育。前者移植应在春季进行,后者宜在秋季进行,以有效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起苗前2 d 对苗床浇1 遍透水,使苗床土壤松软,确保起苗时根系完整,避免伤苗。起苗后,苗木根系要蘸泥浆,并放在遮荫处等待运输,避免烈日灼伤。苗木要随起随栽,不能长时间离土。

3.1 换床培育

换床移植一般在4 月中下旬土壤化冻达到30 cm以上时进行。苗床宽1 m,长度视育苗数量而定。移植前浇足底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开沟或挖穴栽植。按株行距4 cm×(12~15)cm 栽植。栽植深度以接近最下端针叶为准。栽后覆土,并轻轻踩实。在行间浇1 次定根水。

栽植后10 d 浇1 次水,此后每隔10~15 d 浇水1 次,以保持苗床土壤湿润。5-6 月各适量施肥1 次。夏季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减少杂草对水肥的竞争。

3.2 营养袋培育

营养袋移植一般在10 月中旬进行。选择1~2年生根系旺盛、顶芽饱满的苗木,移植到营养袋中培育。营养袋规格为30 cm×25 cm,三面封口,底部开10~15 个直径1 cm 的通气孔。营养土是将充分腐熟有机肥、细砂、苗床土按1∶3∶6 的体积比配制[4]。把苗木根系剪掉1/4,修剪侧枝后栽入营养袋中,深度以苗木原土痕与营养袋封面平齐,栽时避免窝根。在苗圃地挖25 cm 深的沟,把营养袋整齐摆放进沟内,使营养袋底部贴紧沟底,两侧用细土填满,再浇1 次透水。

经换床培育或营养袋培育1~2 年后,苗木高度达30~60 cm 时,即可出圃造林。

4 苗期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樟子松苗期的主要病害为立枯病,对1~2 年生幼苗为害严重。感病幼苗通常出现烂芽型、猝倒型、茎叶腐烂型和根腐型症状。该病害一旦发病,病程快且传染迅速,易造成大面积苗木感病。因此要足够重视。

预防该病,要做好苗床土壤、种子的消毒工作。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喷药预防,可使用退菌特、波尔多液、硫酸亚铁溶液等。7 月下旬,可对苗木喷洒0.2%多菌灵溶液,每15 d 喷1 次,预防效果较好[5]。发病初期,可使用30%的苏化911 粉做药土,均匀撒施在苗床上,用量为每667 m2苗床用原药0.75 kg,或用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喷雾,发病前期每3 d 喷1 次,后期每7 d 喷1 次。也可用30%的苏化911 乳油兑水喷雾,药液配比为每667 m2用原药720 mL兑水300 kg,喷药20 min 后用清水冲洗苗木,以防造成药害[6]。

4.2 虫害防治

樟子松苗期虫害主要有蛴螬和蚂蚁,为害苗木根部和地上嫩茎。蛴螬幼虫为害期为5 月中下旬,成虫集中为害期为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蚂蚁的集中为害期在5-7 月。防治蛴螬,可用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幼虫啃食根系;成虫出土前,可用5%辛硫磷撒施在苗床土上进行毒杀。防治蚂蚁,可在集中为害期灌水杀死若虫;也可用5%辛硫磷溶液灌注蚁穴进行毒杀。

猜你喜欢

球果樟子松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寄生黄蜂的阴谋诡计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樟子松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新植物从哪里来?
思茅松球果螟危害与思茅松球果挥发性物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