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12-29韩秋宏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韩秋宏

(秦皇岛市工人医院 耳鼻咽喉科,河北 秦皇岛 066200)

0 引言

在临床中慢性鼻-鼻窦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以嗅觉障碍、鼻涕增多、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存在病情易反复、迁延不愈等特点,若采取治疗措施不及时则极易导致患者病情持续发展,诱发产生鼻息肉、颅内感染等多种其他重型疾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现如今,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治疗时,最为有效的措施为鼻窦内窥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之一,能够清晰探查病灶并将其清除,同时对鼻窦开口具有扩张作用,能够有效保留鼻窦结构及其功能。但是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实施,难以对患者存在的炎症起到有效控制作用,同时患者病情极易反复发生[2]。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于2020年1-12月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12月为研究时段,从我院共计选取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50,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50,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59 岁,平均(35.93±6.12)岁,病程2~12年,平均(5.07±2.38)年;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1~60 岁、平均(34.70±6.71)岁,病程2~13年,平均(5.15±2.2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以Messerk-linger 为依据实施手术,开放筛泡后实施全麻,再通过动力系统和息肉钳去除息肉,按照患者病情切除钩突及筛泡,对上颌窦予以扩宽,适当暴露后将不同程度的病变组织予以切除。手术完成后,采用可吸收纳吸棉填塞创面,从而避免出血。

观察组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保持一致,疏风解毒胶囊(生产厂商: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0090047,规格:0.52g×12 粒/盒)辅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其中疏风解毒胶囊包含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等药物成分,用法用量为:口服,3 次/日,4粒/次,1 粒0.52g。持续用药90d。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症状(嗅觉减退、面颊部疼痛、流鼻涕以及鼻塞)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炎症因子包括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 和IL-8。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等[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嗅觉减退、面颊部疼痛、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s,分)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s,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比较

CRP、IL-6、IL-8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IL-8 水平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s,分)

表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s,分)

2.3 比较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组CD3+、CD4+、CD8+以 及CD4+/CD8+值水平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值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s,分)

表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s,分)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中主要指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发生在鼻腔和鼻窦黏膜中的慢性炎症,诱发原因包括病原菌感染、变态反应、鼻腔内纤毛功能异常,或受机体免疫缺陷诱发。诱发慢性鼻-鼻窦炎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免疫力降低和机体大量释放炎性因子为慢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危险因素[4]。因此,现如今临床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时,多应用抗过敏、抗炎以及强化自身免疫力等措施展开治疗[5]。目前,鼻窦内窥镜手术属于一种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手术治疗措施,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治疗时,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正常黏膜和结构,同时可清除不同程度病变组织。但是鼻窦内窥镜手术难以有效治疗鼻黏膜炎性病变,同时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在手术后极易发生病情复发的情况[6]。为此,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积极辅助应用药物以实现抗炎、免疫功能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对预后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嗅觉减退、面颊部疼痛、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嗅觉减退、面颊部疼痛、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IL-8 水平组间差异比较(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IL-8 水平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CD3+、CD4+、CD8+以及CD4+/CD8+值水平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值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疏风解毒胶囊属于一种中成药,药物成分包括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等,其中虎杖具备清肝凉血、祛风、利湿、破瘀等作用;连翘具备清热解毒、散结、凉血消肿的作用;板蓝根具备凉血利咽、清热解毒的作用;柴胡具备解表的作用;败酱草具备除痈肿结热,祛瘀止痛的作用;马鞭草具备活血化瘀的作用;芦根具备生津止渴、清降肺胃的作用;甘草具备益气补中、调和药性的作用。上述诸药合用,具备清肺经风热之邪、活血利湿,改善局部症状的作用[9]。与此同时,经深入研究后获知,疏风解毒胶囊还能够有效抑制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等病原菌,并且发挥着良好的抗炎作用,有效保护了肺脏、肝脏、心脏,同时显著提升了感染诱发局部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提升了组织抵抗力和修复能力[10]。

综上所述,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秋天警惕鼻窦炎急性发作
鼻窦炎护理不可不知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