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 层胃增强CT 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对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2-29石少华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双重造影一致性

石少华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299)

0 引言

胃癌(Gastric Carcinoma)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发人群以50 岁以上男性为主,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胃癌的发病率已逐渐趋向年轻化[1]。而导致胃癌的主要致病因与癌前病变、生活环境、幽门螺杆菌、基因以及遗传有着相关性,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以消瘦、上腹疼痛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危胁着患者生命健康[2-3]。而早期胃癌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症状,极易受到忽视,一旦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便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由此可见,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势在必行。当前CT 和超声造影诊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胃癌诊断中[4-6]。本文针对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 层胃增强CT 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对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 中选择86例胃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以上86例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19例,年龄33~85 岁,平均(59.67±6.58)岁,根据肿瘤外观生长状态进行Borrmann 分型划分,其中Ⅰ、Ⅱ、Ⅲ、Ⅳ型的人数占比分别为8:29:42:7;其病变部位中胃体、胃窦胃体、贲门、胃窦、贲门胃体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4:5:27:26:14。

1.2 方法

以上86例患者均接受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 层胃增强CT 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进行疾病诊断,本次胃双重超声造影仪器为Acuson Sequoia512 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0MHz~5.0MHz,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2h 禁止进食,检查前8h 禁止饮水,并在检查前半小时为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从而使得机体胃肠蠕动受到极好的抑制。而后指导患者口服500mL 由杭州胡庆余堂公司生产提供的胃窗对比剂,为患者实施胃窗超声造影的常规检查。首先确定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同时仔细观察其病灶形态、大小以及回声特点并做好准确记录,继而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患者病变浸润的深度。以上操作完成后在患者左手肘静脉处使用19G 注射针缓慢注入配置合理的超声对比剂,剂量为2.4mL;并将超声程度根据需求调整到CAHI 中,与此同时将内置的计时器启动而后将本次注射的时间进行精准记录,使得造影图形动态存储完成[7]。

256 层胃增强CT 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的仪器为 Revolution 256 CT 扫描仪,患者在检查前均保证饮水量为800mL,并在检查前半小时为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从而使得机体胃肠蠕动受到极好的抑制。首先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仰卧位),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和管电压分别为350mA、120kV,层厚和重建层分别为5mm 和1mm。本次CT 扫描范围从机体隔顶到盆底,在患者保持屏气的状态下进行扫描,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全腹部扫描。而后在患者肘部静脉处缓慢注入90mL 的非离子对比剂碘醇,注射速度控制在3.0mL/s,而后分别针对患者对比剂注入后35s 和70s 进行扫描,获取其静脉期图像和动脉期图像。将本次获取的全部数据全部上传至工作站中,通过工作站分别采用CTVE、MPR、SSD、CPR 等各项技术展开全面的分析处理[8]。

以上两种诊断方式获取的图像均交由我院影像科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和诊断,当诊断意见出现偏差时交由影像科高级医师进行阅片,相互协商下推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手术病理分期最为本次金标准,胃癌病理分期分别为T1、T2、T3和T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胃癌双重超声造影分期与金标准分期结果

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双重超声造影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胃癌双重超声造影分期与金标准分期结果(n)

2.2 比较CT 分期与金标准分期结果

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CT 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CT 分期与金标准分期结果(n)

2.3 两种诊断方式分期诊断准确率

两种诊断方式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式分期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胃增强CT 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是将三维立体重建并具备模拟内腔镜技术,具有无创耐受度高的特点,对于胃癌早期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胃癌组织和FDG 之间较高亲和性,经过PET 技术对机体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病灶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扫描,具有极高的准确性,通过三期胃增强CT扫描可更为直观地观察患者的淋巴结的形态、血管和内脏器官强化表现、密度、强化特征以及病灶直径大小等,可提高小淋巴结诊断准确率,同时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提供依据[9-12]。胃双重超声造影是胃癌术前分期和化疗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服用胃窗对比剂后可推动其胃内的气体排出,继而使得胃腔处于充盈状态,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机体胃壁黏膜与临近软组织之间界限和胃壁全层,同时,可以更为直观地观察机体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其对肿瘤浸润的判断可结合病灶血流灌注的动脉期(正性显影)和静脉期(负性显影)进行判断,更易鉴别非肿瘤组织和肿瘤组织,提高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13-15]。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选择不同的诊断方式应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手术病理分期中T1、T2、T3、T4期的人数占比为9:18:52:7;Kappa 一致性检验分析显示两种诊断方式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高(P<0.05),且两种诊断方式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相当。

综上所述,胃双重超声造影与256 层胃增强CT三期动态胃增强扫描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制定治疗方案,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重造影一致性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电压一致性的能源互联微网无功功率分配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