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园艺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1-12-27陈静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心理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陈静楹

摘要:近年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焦虑、抑郁情绪频发,极端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心理科组探索开发出一套以调节情绪、构建朋辈支持、培养积极生命意识为重点,结合园艺疗法和团体辅导技术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简称“团体园艺活动课程”)。研究证实,该课程结构清晰,效果良好,可以在心理课、团体辅导、班级管理等情景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团体园艺活动;生命教育;心理课;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6-0021-04

一、课程开发背景

近年来,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主要以抑郁、焦虑等问题为主。一项研究发现,高中生不同水平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达54.42%,心理灵活性、抗压能力较差[1]。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对疫情的恐慌使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更容易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和极端危机事件。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入学普查所选用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中有两个问题关于自杀,结果显示,曾经产生自杀想法的学生达10%。可见,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能起到不错的心理干预效果,但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效果稍显不足。因此,我校(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下同)探索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新形式,以园艺疗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团体辅导,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多次研讨和实践,在我校原有特色绿植认养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新课程——团体园艺活动课程。

二、理论支持

(一)园艺疗法

课程以园艺疗法为理论支撑。园艺疗法是指参与者进行植物栽培等园艺操作活动,对心理、身体等方面进行调整的一种干预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参与园艺活动具有很好的平缓身心的效果,园艺疗法可以减轻青少年的抑郁症状,高中生参与园艺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希望感水平[2-3]。

(二)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指以团体活动为手段,在良好的团体氛围下,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改善个体感知社会支持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4]。

(三)团体园艺活动

团体园艺活动课程以团体活动为组织形式,以园艺操作为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栽培、养护植物等活动,在与植物互动的过程中释放压力,体验愉悦、放松、幸福等美好情感。参与者借助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团体交流方式进行人际交互作用,获取积极的人际交互体验,提高感知社会支持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

1.帮助高中生释放压力,缓解消极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2.通过团体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和人际交往技巧,形成稳固的朋辈支持力量。

3.通过观察、干预植物的生长,提升学生的希望感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完善自身生命价值,明确生命的意义。

(二)课程结构

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课程设计理念目标,我校根据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园艺操作内容,设计了富有趣味和意义的团体心理活动课程。系列课程主要包括感受自然、陪伴守护、感悟生命、收获成长四个主题单元。每次的课程结构为“导入—园艺操作—感悟分享—总结升华”。

导入环节一般为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植物观察等形式,介绍本节课园艺活动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园艺操作环节一般为20分钟,学生了解基础操作知识后开始自己一个人或小组共同动手实践操作,进行观赏庭院植物、绘制花盆、播撒种子、移栽幼苗、压枝抹芽、喷施农药、制作书签、收获采摘等园艺活动,教师巡查,协助学生完成操作。

感悟分享环节一般为10~15分钟,学生在园艺活动结束后回顾活动过程,将自己的感悟在小组内自由表达出来。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分享作品及感受,感受同伴支持,借助良好的团体氛围构建学生的人际支持系统。

总结升华环节一般为5~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园艺操作背后的原理,觉察自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将植物的生长经历迁移至学生自身的成长上,通过园艺活动感悟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课程内容(见表1)

(四)课程实施

课程时长为一学年,单次课程时长一小时,共计14次课程,上课频率一般为两周一次,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上课节点。

本课程可以通过校本选修课的形式向全年级招募学生,选修人数控制在30以内为最佳,每个团体小组5~6人,参与人数太少会缺乏团体动力,参与人数太多则无法保证充分分享与交流。本课程也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应用于整个班级常规心理课,开展班级团体教育活动。

本课程主要由心理教师教授,课程本身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涉及心理健康、生物、地理、美术、劳动等学科内容,所以也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和相关学科的教师合作授课。例如“‘丑小鸭的蜕变日记”中涉及的生物学概念“顶端优势”可以由生物教师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顶端优势”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什么需要解除“顶端优势”;心理教师带领学生从植物联想自身,引导思考:人身上的“顶端优势”是什么?解除“顶端优势”对学生来说有什么启发?本课程可以打破学科边界,创新教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学习让学生缺乏思考。团体园艺课程以体验式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学生与授课教师均认为团体园艺活动具有结构性强、课堂效果好的优点。

四、实施成效

对学生课堂上的感悟分享记录、课堂学案及课后反馈表进行总结分析,我校团体园艺活动课程取得的主要效果如下。

(一)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

对学生的书面反馈材料进行分析,发现不少学生提到放松、惬意、有趣、开心等词语,也有学生分享:“课堂形式很新颖,走出课室的上课方式让自己感觉到压力骤然减轻。”“感觉到很放松,很少能够慢下来认真关注一片叶子。”“看到花朵在精心养护下盛开,自己心情很愉悦。”根据期末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参与园艺活动课程学生的积极情绪多于对照组。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从自然中获取放松身心的能量,例如植物中所含的挥发性芳香气体能舒缓疲劳。园艺课程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抽出身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方面疗愈身心,舒缓压力,并在与植物互动的过程中唤起积极情绪与经验。

(二)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程以园艺操作活动为内容,以团体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每节课都设置了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互动,构建积极的人际交互体验。学生不仅收获了园艺知识,也收获了人际交往乐趣。例如,有学生反馈道:“一群人做同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也会充满乐趣。”“从小组分享中了解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获得了新的视角,也让我感觉到多听别人的意见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有时候我会忘记浇水,幸好我的组员们会帮忙照顾我的植物。”学生和同组成员的关系也随着课程的深入更加亲密,人际支持助力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及周围世界。

(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及抗挫折能力

参与本课程的学生每人至少守护认养一盆植物,见证了从播撒种子开始到收获花果的全过程。随着每次课程的观察与记录和日常的养护,学生与植物会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结,形成天然的使命感,体验“被需要”的感觉,从而构建内心当中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同时,植物的发芽、生长和枯萎如同生命的出生、成长和逝去,通过栽种植物、养护植物和挽救生病的植物,学生观察与参与植物的生命历程,引发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思考,从而感悟生命,珍惜生命。

我国的生命教育起步晚,可借鉴的经验少,导致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主要方式,收效甚微。团体园藝活动课程可以使学生产生常规课堂难以达到的思考感悟:“这片叶子让我联想到了自己,上面有一些小洞,就像是我最近的生活,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叶子通过打药等方法可以预防虫害,所以我也要想到干预的办法。”“天气寒冷,但细碎的小桂花都在奋力开放,让我感觉生命的不易,但也让我感悟到:花开花落是一个过程,但芬芳永恒。”“压枝可能会让植物暂时看起来很丑,但未来可以变得更加繁茂,就像我们人一样,只有忍耐住当下的痛苦,未来才会有更丰硕的收获。”本课程是一个很好的生命教育的范式,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春莉.高中生心理灵活性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团辅干预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2] 王新宇.园艺疗法对抑郁青少年身心影响的研究[D].成都:成都医学院,2016.

[3] 张艳.园艺疗法对高中生希望感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2-69,109.

猜你喜欢

心理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