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上,教师如何追问

2021-12-27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周海杰

内蒙古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伯西门豹老百姓

●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 周海杰

何为追问?追问即追根究底地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对问题有所探究并做出反馈,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成长的需要,及时捕捉契机,有针对性地持续发问,引领学生继续探寻,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持续深入发展,直至问题的解决或目标的达成。

追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及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主要问题决定课堂的思维主线及课堂走向,但课堂的持续推进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追问。但追问不能随心所欲地乱问,教师在追问时要充分考虑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提升追问的效果。

一、目标性原则——明确把学生引向何方

追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所以追问的目的要十分明确。追问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是教师觉得某一个主要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理解,如果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则教师就可依预设追问推进课堂进程,这样的追问需要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回答的各种可能性,依教学目标设定应有的追问;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回答在教师预设之外,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有可能是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或者是虽然理解不错却又很肤浅,此时教师要迅速判定学生的认知状态、思维方向以及是否有必要通过追问进一步推进,如需要,追问要将学生引向何处?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再考虑问题该如何表达。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儿歌的最后一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老师问:“‘他在洞里睡着了’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答:“青蛙在冬眠。”教师追问:“冬眠的动物还有哪些?”这个追问是老师预先设计的,是想稍微拓展一下动物冬眠的知识,仅此而已。这时有学生回答:“松鼠。”然后马上有学生回应:“不对,松鼠不冬眠,去年过春节时,我在哈尔滨的雪地里就见过松鼠。”“可我读的书上说松鼠是冬眠的。”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又似乎都有依据,究竟孰是孰非?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智慧了。这位老师说:“一位同学在书中读到过松鼠冬眠的知识,而另一位同学用事实说话,两个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可信度,那么,松鼠到底是不是冬眠动物呢?我们这节课先不继续探讨,今天晚上请同学们向爸爸妈妈请教,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一查相关资料,找到正确答案,明天上课前我们再来分享。”

我觉得这位教师追问的目标十分明确,处理得也很巧妙。教师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所说有据,这会让学生更加自信,但这样的科学问题如果不是有十分把握,不能轻易下结论,否则会给学生误导,所以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答案;如果教师知道准确答案,而且直接给了答案,会扼杀学生探究的兴趣,不如这样通过追问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这位老师把问题探究安排在课下进行,也是很合理的,如果课上讨论,想必会花很多时间,最终也不一定会有定论,而这个知识点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课上花过多时间会影响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导致课堂的低效。这样目标明确的追问虽没有当堂解决问题,但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方面却非常有意义。

二、有效性原则——摒弃无效的提问

课堂始终是动态的,学生的回答我们不能完全预测,新的教学问题随时可能产生,课堂经验不足的老师在面对学生“意外”的问题时,可能会处理得过于潦草,诸如“你再想想”“大家认为这样对不对?”“还有吗”…… 这样无效的追问时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指向性不明,学生要么不再作声,要么回答一个简单的判断“对”或“不对”,所以追问的效果很差。教师在追问前应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关注不同学生回答之间的关联,关注同一学生前后两次回答之间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发出一个有效的追问。

一位老师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岛》一文时,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概括课文内容。第一部分,学生概括为“发现菜地”,顺利过关,因为和老师预想的一样。第二部分,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一个学生说:将军分汤。老师追问:还可以怎么说?另一个学生说:共同喝汤。老师又追问:分菜是很快乐的,还可以怎么说?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共享菜汤。教师依然不满意,继续追问:还可以怎么说?教室陷入沉寂。过了一会儿,见还无人回答,老师只好说:我送你们一个词——分菜同享。老师给出的小标题没有更胜一筹,而且还文法不通。前面学生的回答“共享菜汤”已经很好了,但因为没有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所以教师还要继续追问,直到学生哑口无言。这最后的追问自然是无效的。

三、渐进性原则——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深度的课堂对话通常不是一次追问就可以达成的,它可能需要教师多次连续相关的追问才能实现。而这多次的追问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使问题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能力相匹配,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教师追问思维跨度太大,会导致学生“跟不上”,导致课堂无法顺利推进或者学生理解不到位。

我在准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一个问题是:“读10~14自然段,想想西门豹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并跟着设计了一个追问:“老百姓的思想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直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西门豹超人的智慧。我当时感觉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透过西门豹的所说所做,结合老百姓的思想变化,感受到西门豹的超人智慧。想法是美好的,但到了课堂上,学生在交流反馈时,思维一下子就乱了,因为问题太大,缺乏层次性,所以学生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时,我赶紧介入,调整思路。在重新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原本一次的追问变成多次渐进的追问,引导学生在关注西门豹所说所做的同时,关注老百姓的思想变化。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切入了三次追问,在学生概括了西门豹所说所做后,我第一次追问:“西门豹把巫婆丢进河里让她去传个信,巫婆却迟迟不回,这时老百姓会怎么想?”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可能会很疑惑,为什么巫婆还不回来?难道是河伯没见到新娘生气了,不让她回来?”有的说:“有的老百姓可能会对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产生怀疑。”我第二次追问:“西门豹又让官绅头子去催,可官绅头子也是去了很久都不见回来,这时老百姓又会怎样想?”学生进一步探讨,有的说:“老百姓可能会想,河伯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那巫婆和官绅头子报完信也该回来了。”有的说:“老百姓可能想,这么久都不回来,难道是他们都没有找到河伯?那这么多年给河伯娶的媳妇都去哪了呢?”有的说:“这么久不回来,可能早淹死了吧!”我第三次追问:“西门豹让卫士把官绅们也投进河里,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老百姓看了会明白什么?”此时此刻,随着对老百姓思想的分析,学生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明白过来:河伯娶妻是一场骗局,是巫婆和官绅们借着给河伯娶妻这件事骗钱害人的,同时会由衷赞叹西门豹的高超智慧。

因此,课堂上如何设置问题,设置怎样的问题,如何追问,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方法性原则——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

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会思考,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建立,他们不知从哪里开始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追问中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

我校的雷老师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设计的追问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支架。雷老师设计的问题:“面对楚王的侮辱、挑衅,晏子为什么不直接大骂楚王,直接反击,而要如此委婉呢?”后面紧跟着提示:“请结合晏子和楚王的身份,以及晏子出使楚国的目的谈一谈。”这个提示就是思维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思维支架,避免学生说得天马行空、混乱不堪,它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思考。

问题是解惑最有效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堂课上,教师会提许许多多的问题,而追问占比更多。所以,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提问前要多思考,追问时要做到目的明确,问题有效,循序渐进,必要时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

猜你喜欢

河伯西门豹老百姓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罢官的故事
老百姓的微笑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