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新时代团结精神基本内涵的三重维度*

2021-12-26张瑞涛

理论与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张瑞涛 陈 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信仰、习俗和价值观念的集合,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反映中华民族特点的精神气质与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5 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凸显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这一精神作了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新阐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丰富的历史底蕴,又体现了新时代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科学认识新时代团结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凝心聚力作用,形成民族归属感、增进民族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凝聚民族意志、激发民族力量。

一、家庭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要在社会关系网中度过一生,只是这些相互交织的关系对个人而言有远近亲疏的区别,所织就的关系网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结构,并随个体成长不断发生变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是最基础、最普遍、最天然的关系。家庭关系是每个人所处的初始关系,包含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长幼关系等家庭内部关系,以及由内而外延伸出的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家庭在社会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家庭的功能主要是生育人、抚养人、培育人、赡养人(2)参见张尚字:《大爱精神与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6期。,这不仅是家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繁荣的重大问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家庭在中华文化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大学》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家”是“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家庭和谐稳定,社会才能繁荣发展。当然,中华民族看重家庭关系和血缘亲情的民族品性,首先是受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习惯、观念中,有许多与小农生产方式有内在的联系……中国人勤劳、朴实、节俭、乐于助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美德,是长期农业生活熏陶的结果”(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7页。。不同于富于冒险和开拓精神的海洋民族和游牧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长期在一片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定生活,安居乐业、安土重迁,这种长久以来的心理积淀形成了崇尚和谐的文化传统。一方面,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生产工具不够先进,农业生产的难度大、效率低,人们需要通过协作来提高生产能力,早在商周时期便出现了千耦其耘的协同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离不开水,郑国渠、灵渠、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都体现着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群体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人口流动性较弱,生活范围相对封闭和固定,且呈现出以血缘相联系的家族聚居的特征,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倾向于安定、和谐,也就形成了“以和为贵”的人际相处之道。

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组成大家庭,甚至形成了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家族。比如,发源于江西德安的义门陈氏家族,自公元731年起,延续了332年不分家的历史,数代同居,共同生活的家族人口最多时曾达到3 900余人。义门陈氏的盛名不仅因其规模庞大,更因其忠义门风。一个家庭,不论大小,要想实现团结和睦、稳定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5页。义门陈氏崇孝悌、尚敦睦,有内容丰富、执行严格的家训家规,使其从小家庭逐渐发展为庞大的家族,并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保持团结、和谐、稳定发展。正因如此,义门陈氏成为社会上其他家庭和家族敬慕、学习的对象,多次受到地方官员甚至最高统治者的旌表,成为家庭团结的道德典范。

社会关系皆由家庭关系衍生而来。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以“五伦”为基本内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为夫妇关系,“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5)楼宇烈:《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15页。。每一种关系都由“亲”“义”“别”“序”“信”等秩序和道德约束而带来和谐、和睦的状态。家庭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恩格斯就曾指出,现代社会“是纯粹以个体家庭为分子而构成的一个总体”(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页。。因此,要想实现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必须使组成社会总体的每个分子有序地相互联结、共同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家庭团结,并认识到了家庭所承载的重要社会作用,《礼记·大传》即言:“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家庭团结、家族和睦,社会、国家才能安定、繁荣。

中国传统伦理秩序是以家庭形态比拟社会形态,由家庭伦理扩展出社会伦理,实现由私到公的推演。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即孝敬父母长辈,悌即友爱兄弟姊妹。他还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家庭中对父母兄弟的孝悌之道是“仁”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都不爱,要他去爱他人、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一个悖论(7)参见楼宇烈:《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20页。。所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基于家庭的个体由亲及疏、关系由近及远,家庭关系衍生出各类社会关系,“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社会秩序由家庭秩序延伸而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爱延伸至家庭之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便形成友好、亲密、和谐的“大同”社会局面。

人们对家的真挚、深切的依恋也是国家发展的情感助推器。古代中国呈现家国同构的社会样态,家与国并非截然两分,由血缘宗法联系在一起。不同于西方的城邦体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满怀家国一体、命运相连的深切情感,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中华儿女都有着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同胞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以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中国经历的每一个艰难时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李清泉等海外华人华侨心系中国,在世界各地成立抗日救亡爱国组织,通过舆论声援、集资筹饷、捐款捐物等方式,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抗争贡献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的局面,钱学森、邓稼先等大批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效力,支持祖国建设,帮助新中国冲破西方封锁困局,快速走上现代化发展轨道。支撑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就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家国情怀。

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大家族逐渐分散为小家庭,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社会聚合的组织方式进一步多样化(8)参见郑长忠:《新时代家庭工作的逻辑定位与妇联作用》,《妇女研究论丛》2019年第6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家庭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但是家庭仍然是生活共同体,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一直未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9)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首先,和谐、友爱的家庭有助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社会中有性格缺陷、心理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是因为受到原生家庭问题的影响,而在完满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性格健康、阳光。其次,社会中千万个和睦家庭共同促进形成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保障国家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实现祖国繁荣昌盛。所以,家和不只是个人成长、家庭兴旺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社会建设以家庭建设为前提,和谐社会以和谐家庭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谋发展,更需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更需加强家庭建设。古人云,“正家而天下定”(《周易·家人·彖传》)、“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治国之道,实由家治”(张九龄《千秋金鉴录》)。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和发挥家庭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突出家庭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写入《决定》。所以,维护家庭基本功能、构建家庭和谐关系、发挥家庭社会治理作用以及推动家庭建设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10)参见郑长忠:《新时代家庭工作的逻辑定位与妇联作用》,《妇女研究论丛》2019年第6期。。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1)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二、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保障

中国是个多民族并存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既冲突又融合,最终形成民族共同体。早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页。。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五十六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13)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华大地就是多民族共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也经历过像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争、割据、分裂状态,但民族团结统一始终是主旋律,各民族在共同创造中国历史与文明的过程中培养了“大一统”的民族观,这也构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思想渊源和心理基础(14)参见常安:《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有机联结形成的命运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民族之间的这种关系,类比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因此,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对国家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团结意识和团结精神。汉朝时昭君出塞,为匈奴带去和平、安宁和兴旺。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加深汉藏之间文化交流和友好情谊。元朝时的凉州会盟使西藏正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有土尔扈特部冲破沙俄的重重阻截,历尽艰辛,重返祖国怀抱的英雄壮举。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民族大义,国共两党结束了十年内战,团结一致抗击侵略,全国各界民众都以不同方式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纷纷尽己所能支援国内抗战,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儿女表现出的空前的民族觉醒和团结意识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严峻局面,全国各族人民继续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一边巩固新中国的统一局面,一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奋力向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毛泽东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7)《毛泽东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57页。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18)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撑,它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民族的发展繁荣,关乎人民的幸福生活。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社会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民族团结是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19)《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可能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为未来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页。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21)青连斌:《汇集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文汇报》2013年7月1日。,积极应对挑战、巧妙化解危机、妥善处理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民族智慧和团结力量。

艰难时期尤为需要民族团结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伟大的中华民族总能克服困难,走出阴霾,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团结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迅速反应,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小组,沉着应对,冷静部署。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院士、专家、医生、护士纷纷请战,义无反顾地除夕逆行,赶去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装备、生活物资火速驰援,为抗击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火神山、雷神山两座现代化医院仅用十几天时间建成,设计、施工、物流、供电、交通等多部门紧密配合,建设者们不舍昼夜,一刻不停,分秒必争。人民军队、人民警察坚守岗位,守护平安。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守望亲邻,帮人所难。广大普通民众积极响应号召,自觉自我隔离,阻断传染……全国一盘棋,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既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又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十四亿中国人同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2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从来坚信,无论任何凶恶的病魔都不能将我们打败,因为团结一致就是最强的免疫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23)青连斌:《汇集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文汇报》2013年7月1日。尽管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依旧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要有充足的自信,依靠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克服,任何崎岖坎坷都会化为大道坦途!

三、国际团结是人类进步的要求

不仅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世界各国也是全人类大家庭中的一个个家庭成员,整个世界构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与国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人类大家庭才能健康发展。安全、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也是每个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团结友善是人类大家庭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带来国际交往的深化、密切化和频繁化。如果说,在过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还可能有所谓“隐士”存在,但在今天“地球村”的世界,人们不可能再过“小国寡民”式的生活,一举一动都将与他人、与整个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24)参见武东生:《“和而不同”、“推己及人”与团结友善》,《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2期。。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化在增进世界各国交往、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中国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5)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从宏大的全球视野出发,在密切结合国际社会状况、深入思考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超越种族、国家、民族的界限,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合作、发展的国际环境。新时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26)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所以,中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强国时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出现根本性、显著性变化(27)参见胡鞍钢、李萍:《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方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也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结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中国的繁荣呈现出更多世界意义的同时,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同样,世界各国的发展也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增进世界人民大团结,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领土争端、宗教冲突等,无不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有待重建,世界各国面对战争或和平、对抗或合作、封闭或开放、独占或共赢、贫穷或发展等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新“十字路口”(28)参见董俊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困惑与破解》,《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7年第2期。。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世界人民指明了方向:“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29)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11月6日。要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世界各民族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30)习近平:《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在刚果共和国议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30日。,世界各国为获取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承担共同责任而团结在一起,平等互信、包容互谅、友好互鉴。

不可否认,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但是竞争与合作从来都是矛盾统一体,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倡导国际团结的前提是尊重民族个性和差异。世界是多样的,不同国家、民族在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种族的人民在不同的地域建立起不同的国家,构成了人们共同生活的多彩世界。不论当前全球化进程如何发展,国际间关系如何交融,这些差异都不会消解,也不能抹煞。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然存在共同性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就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3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的论断。由于这种共同的价值目标,国际社会才有团结合作的可能,这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基础。

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首先就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构建全球共同价值观,摒弃自私自利,反对个体主义,树立大局观念,培育公道精神。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国家、集团、个体要高扬“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的人道、博爱、奉献、大公精神,消解各集团党派、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差异,凝聚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意愿、共同理想(32)参见张瑞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时代理想人格的基本特质》,《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其次要秉持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合精神。团结不是同化,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际交往要做到求同存异,而不是整齐划一。人类要想实现发展,必须使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和平共处、团结合作。尽管各民族、各国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但可以求同存异,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精神,发挥互尊互重、平等互信、包容互谅、友好互鉴(33)参见张立文:《和实力的意蕴与建构》,《人民论坛》2013年第16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国际交往中,每个国家都应保持相对独立性,保持民族特色,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性和文化传统,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基础上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夏侯玄传》),唯有学会相互欣赏,才能取长补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34)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此外,还要坚持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国际交往原则,坚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庸也》)的交往理念,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最终“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3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所以,本国发展应与世界发展相结合,本国命运应与世界命运相联系,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积极与其他国家互利合作,努力实现世界人民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新时代伟大团结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客观描述,又饱含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切关怀。这一精神包含的以团结和睦为要旨的家庭建设思想,不仅帮助个人实现道德完善、获得幸福生活,而且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根基;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思想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不竭力量之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国际交往理念既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也为全球治理提供合理有效的中国方案。继承和弘扬新时代的团结精神,将大有裨益于个人的成长完善、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交往的和平合作。当然,新时代弘扬团结精神,需构建“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弘扬路径,既注重加强个体自身的精神修养和人格修为,培养“与人为善”的友爱品质;又挖掘传统家教家风的优秀成果,立足社会倡导、全民推动,营造和谐安稳的家庭氛围;还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手段在全社会、全世界广泛宣传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总之,新时代弘扬团结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掌握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特定的原则,实现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实践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也就是说,新时代弘扬团结精神,既要继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贵和尚中、众志成城、协和万邦等优秀精神传统,又要发展、超越传统观念,在新时代的团结精神中注入时代内涵,生成新的精神内容和结构;新时代团结精神既体现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又要求实践主体做到知行合一,彰显团结精神的引领价值;新时代团结精神既立足中华民族,反映本民族的精神特质,展现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又面向世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关怀,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发展困惑和问题贡献中国理念与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