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趋势及原因分析

2021-12-25谭华珍罗淑贞苟祯研陈久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花都区后遗症死亡率

谭华珍,张 慧,罗淑贞,苟祯研,陈久华

(1.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统计科,广东 广州 510800;2.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广东 广州 510800;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800)

意外伤害与感染性母婴疾病、慢性肺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1]。意外伤害是我国居民第五大死亡原因[2]。≥65岁年龄组居民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意外伤害死亡高发,并在85~8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3]。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人口占比为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为了解广州市花都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流行趋势及原因,本研究对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居民的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老年人意外伤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广东省死亡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亡年龄≥65岁的广州市花都区户籍人群死亡资料。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局。

1.2 质量控制

广州市对各区填报机构上报的死亡病例信息,建立了三级质量审核机制,即分别由填报机构、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此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对辖区内填报机构上报的死亡病例信息,进行抽样复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抽样复查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死亡病例信息。

1.3 研究方法

从死亡病例的《居民医学死亡证明(推断)书》上收集死者基本信息、致死诊断疾病及编码、死亡调查记录等信息。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进行编码,其中,意外伤害的编码范围为V01-X59、Y40-Y86、Y88-Y89,以根本死因诊断编码统计。死亡率的计算以广州市花都区户籍人口为基础,人口数为相邻2年人口数的平均值,采用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年龄构成对死亡率进行标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3整理数据,计算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判断死亡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及是否存在转折点,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及性别分布

2014—2020 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因意外伤害死亡1 510人,占同期全人群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69.11%。粗死亡率为278.39/10万(APC=-2.25%,P=0.36),标化死亡率为202.94/10万(APC=-0.88%,P=0.72),均呈稳定状态。其中男性592人,女性918人,男女比例为1∶1.55。男性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239.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2.68/10万;女性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310.4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2.36/10万,男、女意外伤害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意外伤害粗死亡率高于男性(χ2=24.08,P<0.05),其中,2016、2017、2019年男、女意外伤害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和表1。

图1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不同性别意外伤害死亡标化率变化趋势

表1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不同性别意外伤害死亡率

2.2 年龄分布

2014—2020 年,65~74岁组老年人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76.64/10万,整体呈稳定状态(P>0.05),其中,2014—2016年呈上升趋势(APC=41.24%,P=0.05),2016—2020年呈下降趋势(APC=-13.20%,P=0.03);标化死亡率为79.06/10万,整体呈稳定状态(P>0.05),其中,2014—2016年呈上升趋势(APC=42.56%,P=0.04),2016—2020年呈下降趋势(APC=-13.57%,P=0.03)。2014—2020年,75~84岁组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328.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7.93/10万,呈稳定状态(P>0.05)。≥85岁组老年人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1 508.8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 443.83/10万,呈稳定状态(P>0.05)。≥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且≥85岁组的意外伤害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见表2和表3。

表2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不同年龄段意外伤害死亡率

表3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趋势

2.3 意外伤害死亡原因

2014—2020 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是意外跌倒、意外伤害后遗症和交通事故。这3种意外伤害死亡人数为1 370人,占该人群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90.73%。其中,意外跌倒是≥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死亡769人(男女比例为1∶1.89),占意外伤害人数的50.93%,其粗死亡率为141.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96/10万。男性意外伤害死亡前3位原因依次是意外跌倒、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后遗症,死亡517人,占男性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87.33%。女性前3位意外伤害死亡原因依次是意外跌倒、意外伤害后遗症、交通事故,死亡853人,占女性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92.92%。女性意外跌倒、意外伤害后遗症的死亡率均高于男性,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女性(均P<0.05),见表4。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前3位原因中,意外跌倒(APC粗率=-3.43%,P=0.37;APC标化率=-1.27%,P=0.78)、交通事故(APC粗率=-6.06%,P=0.25;APC标化率=-7.62%,P=0.22)、意外伤害后遗症(APC粗率=1.44%,P=0.68;APC标化率=3.17%,P=0.46),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原因

表5 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前3位原因变化趋势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2014—2020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78.39/10万和202.94/10万,低于金华市[5]的水平,高于重庆市[6]的水平。2014—2020年≥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稳定状态,说明广州市花都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性别分布显示,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与武汉市[7]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女性生理特征有关,与男性相比,女性有肌力差、反应迟钝等生理特征。在面对意外伤害时,女性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死亡[7-9]。而泰州市[10]和高唐县[11]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是因为,在一些非意外伤害中,例如暴力行为,以男性更为常见。年龄分布显示,广州市花都区65~74岁组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75~84岁组和≥85岁组老年人相比,65~74岁组老年人,身体和精神条件更好,老年痴呆患病率更低,对意外伤害预防措施的接受度和执行度更高。近年来,社会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更多的意外伤害预防措施和宣教走进社区,深入基层,使得更多老年人掌握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这可能是65~74岁组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广州市花都区≥65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5,10]。高龄是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外伤害预后痊愈比例会逐渐下降[7,1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逐渐退化,使其不能及时觉察到危险;肌力下降和关节退变等,增加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本研究发现,≥85岁高龄老人的意外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特别在农村地区的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弱,居住环境差,增加了意外伤害死亡风险。应加强对高龄老人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改善其居住环境等,对于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应定期上门访视,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安全监护。

跌倒是广州市花都区≥65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这与武汉市[7]、上海市[9]、泰州市[10]的研究结果一致。女性意外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女性绝经后骨量流失,更容易发生跌倒,且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环境改变、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等综合措施,可以降低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发生率[13-14]。男性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女性,男性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使用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且更容易出现酒后驾车等不良行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不断改善交通环境,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根据广东省《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报要求,居民在受到意外伤害1年后,因为该意外伤害死亡的,根本死因填写为意外伤害后遗症。意外伤害后遗症死亡率较高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关,发生严重意外伤害后,患者可以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和设备维持生命。

综上所述,广州市花都区≥65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意外伤害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应针对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多种危险因素,采取多层次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和死亡。

猜你喜欢

花都区后遗症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全国优秀楼房养猪案例花都区炭步镇水口现代高效养殖小区
春天的“后遗症”
《繁花有歌》《岭南三月木棉红 》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犯罪封存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
犯罪封存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