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蒋孔阳先生的审美关系论美育思想

2021-12-24刘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育

摘  要: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他主张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角度研究美。他把人作为美学研究的落脚点,认为美是为了培养人和发展人,美育在于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提高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蒋先生重视美育与审美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审美关系的展开构成美育的过程,美育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结果。蒋先生探索出美育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并指出审美关系是美育的前提,美育的各种方式和途径都是在这一前提下展开的。蒋先生认为美育的特点受审美关系的特点的影响,呈现出无形的、自由的、愉快的和情感性、精神性、恒新恒异性、历史上升性等特点。蒋先生的美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指向性,对今天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发价值。

关键词:蒋孔阳;美;审美关系;美育

蒋孔阳先生视野广阔,学贯中西,既对西方美学有着系统的研究,又对中国音乐、绘画、诗歌进行美学阐释。在美学研究的同时,蒋先生形成了“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1},且“在当代中国,只有蒋孔阳先生明确地持有审美关系理论”{2}。从蒋先生早年的《文学的基本知识》《德国古典美学》到晚年的《美学新论》,我们会发现蒋先生的研究思路和美学思想一直以“审美关系”为主线。蒋先生主张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角度研究美,认为审美关系和美是对人而言的,美对人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与“审美关系”一同贯穿于蒋先生美学的研究历程。美育思想是蒋先生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其美学思想绕不开的话题。蒋先生从审美关系的角度对美育的生成、方式、途径、特点和目的进行讨论,形成了审美关系论美育思想。

一、审美关系与美育

早在1957年出版的《文学的基本知识》中,蒋孔阳先生就对美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关系”这一概念。他认为美是带有社会内容的感性形象,是具体的和感性的,存在于人的社会中,他说:“人对现实的美学关系,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③他还指出美具有育人价值,强调美感的客观基础是由人的精神满足所带来的快感组成,美对人的发展有所帮助,它可以促进人充分、自由地发挥自身的才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第一部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著作,初稿写于1964年,198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此书中,蒋先生明确地提出“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4},并对席勒的美育思想进行讨论。在学术生涯的早期阶段,蒋先生便主张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角度研究美。这一思路一直贯穿于蒋先生的治学生涯,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1993年出版的《美学新论》中得到系统的阐发。《美学新论》是“20世纪中国一部具有标志性的美学论著”{1},在此书中,蒋先生对“美和美的东西”“美与形式”“美与愉快”“美与完满”“美与理念”“美与关系”“美与生活”“美与距离”“美与移情”“美与无意识”“美与否定”等展开讨论,着重强调“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并对审美关系的内涵、主体、特点进行论述,从而突显了审美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蒋先生还以审美关系为前提,对美育的内涵、方式、途径、目的、特点等展开讨论。

“审美关系”与“美育”成为蒋先生美学思想的两大关键词,他提出“审美关系”与“美育”的时间较早,并对二者展开深入的研究。对此,我们不禁发问:蒋先生为什么对“审美关系”与“美育”如此关注呢?它们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蒋先生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他对人的生活进行了分析,指出人的生活是多样的,关系也是丰富的和复杂的,有实用的、认识的、工艺的、道德的等各种关系,审美关系就是其中的一种。蒋先生认为人要保全生命和满足生活的需要,在这些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实用关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对现实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细致,人的生存和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人的感觉能力得到了提高,审美关系逐渐从其他的关系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也有人从“关系”的层面讨论美。如在《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中,狄德罗曾说:“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2}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狄德罗的《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还流露一些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③。蒋先生也认为狄德罗所说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笼统的,侧重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缺少从人的实践层面探讨“关系”是如何产生和建立的。蒋先生不仅对西方美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中国当代美学保持着敏锐的嗅觉。他既不赞同西方美学所侧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中四派的研究方法有所区别。他注重美的创造和生成,认为“美是人在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诞生的”{4},并赋予審美关系以丰富的内涵:“所谓审美的关系,就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欣赏或创作的活动,在客体的对象中,去发现、感知和鉴赏它的美以及它的其他的美学特性。”{5}他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从而探索出美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

蒋先生指出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是因为“人的本质具有审美的需要”⑥,美有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提高。蒋先生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具体表现为品质、性格、感情、思想、智慧和才能等,并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7}的看法。人在审美关系中不仅可以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本质力量。人凭借审美关系参加审美活动的过程也恰恰是美育的展开过程,人在审美关系中获得美感和美育。如果没有与现实发生审美关系,那么人也就无法获得美育。

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中,蒋先生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永远处于恒新恒变的状态之中,因此,美也处于不断的创造过程中。”{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永远处在创造之中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蒋先生指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不是由人到对象的单向过程,而是由人到对象再到人的双向反馈过程:

对象化就不是把自己仅有的一点本质力量,“化”到对象中去;而是双向反馈,让客观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关系、特征和面貌,像浪潮一样地卷到我们的四周,充实和提高我们的本质力量。然后,再把提高了的本质力量,“化”到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去。如此循环不已,相得益彰,对象化成为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造的过程。{2}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是单纯地追求对象化的过程,其目的更多地在于本质力量对象化后再返回到人自身,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然后,人再把提高的本质力量化到新的对象中去,不断循环往复,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是恒新恒异的,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也是恒新恒异的,人与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从审美中提高自身,这正是蒋先生美学思想的落脚点:“美是一个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重要的是要充实和提高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③

由此可见,美具有重要的为人价值,审美关系和美育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审美关系是美育的过程和前提,美育是人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结果和目的。

二、美育的方式与途径

在对审美关系与美育内在联系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美育的方式和途径。美育对人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探索和确定美育的方式与途径,才能实现其最大的育人价值。蒋先生认为主体与客体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构成了人的审美活动,他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4},认为美育从人的审美活动中而来,自然要以审美关系为基本方式。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仅是美的产生与创造的条件,而且也是美育总的展开原则和前提,美育的各种方式和途径都是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才得以成为可能的。在这一总的原则和前提下,根据审美对象的属性,蒋先生从艺术、自然和社会三个层面探索美育的方式。

蒋先生把艺术美当作最重要的美育方式,并指出审美教育要想真正在群众生活中开展,就必须通过文学艺术。他主张把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对大众推行艺术,他说:“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非常广阔的,我们研究美学,就是要以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对广大人民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从而使他们懂到,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美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5}文学艺术对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养成与提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蒋先生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的火炬,其蕴含的感情和审美理想可以把火炬点燃,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文学艺术之所以作为美育的重要工具,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展现出鲜明的育人优势。蒋先生指出,艺术是美学与现实生活的中介,离开了艺术,美学也将失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艺术可以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美丑,表现人的审美态度和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和品格。在生活中,美和丑有时候是混淆甚至是颠倒的,“艺术强大的教育作用,就在于它能够通过烛照美丑,来明辨是非,把生活中被颠倒了的美丑重新颠倒过来”⑥。艺术通过个别、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普遍性的本质意蕴,人可以在对艺术形象的欣赏中获得愉悦和感悟。艺术是艺术家本质力量的创造,包含着艺术家的感情、思想、人生体验和美学理想,人们在艺术的欣赏和感悟中,不断地改造和提高自身的灵魂。

需注意的是,蒋先生所说的艺术的教育并非重视艺术技巧和才能的训练,也不致力于培养作家、画家、音乐家等专业艺术人才。他所说的艺术的教育是一种审美活动,指人们在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判断和评价时,生理和心理结构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感染、熏陶和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上、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1}。对于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在学习专业的艺术技能之外,也需要美感教育。他举伯牙学琴的例子来说明,技术虽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大海波涛的浸染和美感教育,伯牙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就得不到转移,也难以创作出《水仙操》等佳作。

人们不仅需要艺术,还需要对自然进行欣赏,蒋先生把旅游看作开展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效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环绕在人们周围,人与自然发生着各种关系。人类的生活和劳动离不开自然,人类的娱乐和欣赏也与自然相联系,人从自然中不仅可以获得物质的满足,而且可以实现精神的愉悦。欣赏自然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的审美教育”{2},在与自然风光发生的审美关系中,人们的欣赏态度是自由的,自身的个性可以得到最为自由的显现和肯定。蒋先生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美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交通越发方便,对自然的欣赏和旅游成为现代美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人们在旅游中,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不仅得到了休息,增广了知识,而且陶冶了自己的性情,培养了自己对于祖国山河的爱,对于美的事物的爱”③。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人要在广阔的社会美中,培养自身的审美趣味和获得美育。在蒋先生看来,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鱼离不开水,人无法脱离社会,要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审美关系。人们在社会中展开自身的审美关系,会发现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社会美,如心灵美、形体美、语言美、服装美和人情美等。蒋先生认为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趣味影响着一个时代的风尚,“怎样正确地引导社会美的健康发展,实在关系到一个时代和社会精神文明的方向”{4}。所以,人要与社会之间建立多方面的审美关系,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在丰富的社会美资源中获得美育。

针对美育的方式,蒋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几点注意事项:第一,不能简单化,要多样化;第二,不能勉强和掺杂人工的痕迹,要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地开展;第三,不能有所限制和干涉,要凭人的兴趣去自主选择;第四,美育不能明言,只能暗示,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和影响。{5}为了更好地实现美育,蒋先生在探寻美育的方式之外,还指出了美育的具体途径:

“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⑥在对美进行讨论时,蒋先生指出人是通过感觉器官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审美活动离不开眼睛、耳朵等感官的参与,直觉性和形象性是审美关系的重要属性。美育是从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中实现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就成为人获得美感和美育的生理基础。但要想真正地获得美育,仅有感官刺激是不夠的,还需要把感官刺激转化成快感、兴奋等心理状态,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恬适。所以从过程来看,美育是由外在世界到唤起生理感受,再激起内心愉快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恰恰是人们通过审美关系展开审美活动的过程。

“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1}蒋先生认为美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或精神理念,也不是由一种因素所构成的单一的现象,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2}。审美主体和客体处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审美关系也是不断更新的,从审美关系中而产生的美育也就不是固定的,人在每一次的审美活动中都会通过感官获得具体的个别性的形象和感受。这些个别性的形象和感受蕴含着普遍性的意蕴和真理,可以引起人的观照和沉思,使人的心灵苏醒并提高。需注意的是,蒋先生指出其引起的观照和沉思,不是“理论上的分析”和“知性上的论证”,而是对“个别的感性形象的直观”③,美育正是从由形象向意蕴和由个别性向普遍性的深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4}蒋先生分析了审美关系与实用关系的区别,认为审美关系不受他物和功利目的的束缚,是自由的。人通过审美关系获得美育的过程,也不会受到他物和功利目的的束缚。同时,蒋先生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实用关系和功利性目的是人无法逃避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5}蒋先生认为美感和美育的非功利性要建立在一定的功利性基础上,如果人的生命和生存都难以得到保证,那么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心情去开展审美活动和美育。只有在生命和生存得以保证,不再忧心忡忡时,人们才可以从“占有”和“享受”中解脱,转移到自由的“旷达”和“赏玩”中。为了更好地追求美育的效果,他把功利分为物质上的功利和精神上的功利,认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脱的是物质上的功利,而不是心灵和精神上的功利,并强调:“美感教育,它要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功利活动。”⑥

三、美育的目的与特点

蒋孔阳先生在研究美育时,注重把它和德育、智育、体育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它们虽然具有一致性,都旨在把人提高,但德育、智育、体育是教育人有所为的,而美育则是教育人有所不为的。蒋先生认为人不应该只追求单纯的物欲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在诱惑和利益面前要保持有所不为的品格。他认为“美育所要致力的,就是要培养一个人有所不为的品格”{7},并强调:“一个人受到了美的熏陶,他的人品和性情,必然有所自爱和自好,像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样,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这样,他也就自然耻于去干那些人所不屑的事情了。”{8}从教育的方式看,美育与其它教育存在着更明显的区别。德育、智育、体育的方式是“外铄”的,它们通过“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等方式,来提高人的道德和素质,知识和才能,体格和健康。而美育不采用“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等方式,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规定和束缚,它只是自然而然,让你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9}。美育由审美和教育两部分组成,并把教育和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教育。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10},构成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

蒋先生认为人是美的中心,只有人才会有审美关系,才可以开展审美活动,并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美育。他把美的落脚点放在人上,主张以美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他认为美需要对人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强调“美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为整个的人生服务”{1},并指出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即提高人的本质力量。所以,他说:“陶冶人们健康的感情,培养人们高尚的理想,这就是美感教育所要追求的目的。”{2}蒋先生在对美育的目的、方式与途径进行论述时,突出了美育的以下特点:

第一,人在审美关系中获得美感和美育,美育的方式是无形的,美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美是从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诞生的,美育是人在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时获得的,审美关系的特点会影响美育的特点。审美关系是无形的,美育的方式也是无形的。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以无声的方式滋润着万物,美育与之相类似,以无形的方式滋养着人们。蒋先生说:“美感教育是以无形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③美育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本质力量,让人在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着自身的本质力量。

从形式上看,美育是无形的,但是从接受方面看,美育却是“不可抗拒的”和“使人不得不然的”{4}。蒋先生对美育的这一特点有切身的感受,他说:“1937年,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在初中读书。一天,来了两位抗敌宣传队的队员。他们把全校同学召集在一起,不讲任何一句话,只是唱《流亡三部曲》。先唱《松花江上》,全场唏嘘,无不痛哭。又唱《打回老家去》,全场的情绪立刻为之一振,所有的同学都沸腾了起来,恨不得立刻杀上战场。”{5}在审美教育中,人们会潜移默化地获得美的感受和影响,这种影响会顺应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不知不觉地作用于人,使人受到感化和教育。

第二,美育是愉快的和自由的,它能够使人在快乐中得到提高。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会受到成绩的影响,其学习过程或多或少会伴随着压力与紧迫感,很难从中得到放松和愉快。蒋先生认为人在展开审美关系时却不受限制和束缚,具有主动选择性,是自由的和愉快的。他说:“美育的作用,既不在于行政的命令,也不在于板起面孔说教,而就在于不知不觉之中,叫人好之、乐之,并在好之、乐之的当中,受到教育,使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变得更美好一些,更高尚一些。”⑥所以在美育中,人们的心情是放松的、快乐的和自由的,人可以调节生活中的矛盾,暂时摆脱外界的束缚和生活的压力,获得愉快和自由。

第三,情感性与精神性。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7}蒋先生指出审美关系是一种感情关系,他说:“感觉器官面对感性形象,其所发生的关系,主要的就不可能是理智上的认识、意志上的行为,而只能是感情上的喜爱与否和满足与否。”{8}情感不同于理智和意志,它仅是人们对外界的一种态度。美可以调动起人的感情,美育也作用于人的情感,“审美教育是感情的教育,那就是说,它要通过对于美的热爱,来培养人的高尚的感情”{9}。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藝术。”{10}蒋先生认为情感教育与艺术的教育是相通的,情感教育需要艺术的参与,艺术的教育作用在于“以情移人”,它可以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这也是蒋先生把文学艺术作为美育最重要的方式的原因之一。

人凭借审美关系展开的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精神的活动,不追求功利目的。人的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它并不会改变客观对象的属性和追求实际的目的,只为从审美形象中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满足。人们在精神满足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这正是蒋先生所强调的:“美感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之从生理的快感和兴奋,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1}在蒋先生看来,自然界是虚实相生的,既有高山和大海等实的部分,又有空气和天空等虚的部分。人也如此,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良好的道德和品质等实的部分,又需要有“独特的风趣”和“高尚的情操”等虚的部分。蒋先生把风趣和情操看作是“一个人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2},并强调:“美感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转移,来培养出人们独特的风趣和高尚的情操。”③蒋先生还指出美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并把“美感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4},从而突出了美育的精神性。

第四,恒新恒异性与历史上升性。蒋先生认为人的审美关系不是单一的和固定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在美的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 “像坐标中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它们在哪里相交,美就在哪里诞生”{5}。审美关系是恒新恒异的,美是不断创造的,因而美育也是恒心恒异、不断变化和因人而异的。正是美育的恒新恒异性,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和教育作用。人不断地提高着自身的本质力量,并把提高了的本质力量化到更广阔的对象中去,展现出历史上升性的特点。通过美育,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得到提高,性格、兴趣得到培养,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得到转移,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四、蒋孔阳先生美育思想的特色与价值

蒋孔阳先生重视美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审美关系的角度对美展开讨论,认为人是美的主体,美是对人而言的和由人创造的。人们之所以创造美,是因为人们需要美,美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他以审美关系为主线串联起对美、美感、美育的讨论,从而形成了审美关系论美育思想。蒋先生有着完整的教育观,认为在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美育的推行和发展。他把美育看作是人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强调“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⑥。

蒋先生凭借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对美育进行研究,他考察了中西方的美育思想,指出美育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注意到,要通过艺术来对人们进行美的教育”{7}。蒋先生认为中国的孔子、荀子等人,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席勒等人,都涉及对美育的思考和论述。他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也者……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净化”“寓教于乐”等美育的方式和作用进行梳理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美育的看法。

蒋先生不空谈美育,注重从成长经历、现实生活和教学实践来探讨美育,他探索出的美育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蒋先生长期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对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会颇深。他认为实现智育的过程离不开美育,他结合收到的学生的来信,分析出只靠苦读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他主张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自己的乐趣和兴趣,要保持自由的心境和愉快的态度。这些很难靠智育获得,需要凭借美育的熏陶和培养。他把人体比作一个机器,“美育就是润滑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待于美育。有了美育,人才有生气,人的生命才能活跃起來”{1}。

蒋先生热爱文艺作品,读大学期间,他经常在图书馆翻看文艺作品。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他获得美的浸染和感悟。文学艺术的光影深深地打在他的心田,在其学术研究中,他经常引用诗文来阐释相关的问题。如他引用苏轼对文与可画竹的评价“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来说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借用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指出美感教育是由个别的感受和形象,上升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由个别的慈母和游子来表现世间所有母亲的爱。正是因为对文学艺术有切身的体验和学习,所以他看到了文学艺术的美育价值,并提倡把文学艺术作为美育最重要的方式。

蒋先生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在行走和思考中领悟美的真谛。蒋先生于1923年出生在四川万县的一个山村,据他回忆,小时候看不到电影、戏剧和舞蹈,也没有文艺作品可读,他只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熏陶,他说:“如果我也谈得上受到过什么美的熏陶的话,那么就是我家乡的那些山,以及山间的泉水、树木和白云。小时候,我很喜欢爬山。常常爬了一座山,又爬一座山。夏天傍晚,爬到山顶,看那群山万壑,红霞满天,真是如醉如痴,欣喜若狂。”{2}他在日本讲学期间,所住的公寓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蒋先生望向小溪,由衷地感叹:“小溪啊,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像你一样地清洁,像你一样地过闹市而不染,像你一样地朝着一个方向执着地流去,那人类该能够建树多少美丽的事业!”③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蒋先生行走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壮丽与秀美,得到乐趣和放松,收获智慧和美育。

蒋先生把美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在蒋先生看来,自然的美也是对人而言的,美并不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而在于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并看重审美活动对人的精神的作用。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在社会中扮演者各种角色、承担着各种责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美的生活,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蒋先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治学精神,秉承马克思所说的“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5}的理念,认为学术研究“不应当以人为线,而应当以真理为线”⑥。他最先明确提出了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的“四派”的概念,对四派的观点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得到朱光潜先生的肯定:“对当时论争中各派所持的要点作了简赅明了的概述,持论之极公允。”{7}

蒋先生不仅研究美,而且追求美的人生。笔者曾于2021年5月12日拜访蒋孔阳先生的夫人濮之珍先生,据濮先生回忆,蒋先生生前从不说别人的坏话,对青年学者保持着极大的关爱。李衍柱先生曾说:“蒋先生的学风、文风和关爱青年、提携后进的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那种虚怀若谷、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治学品格;他的那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胸襟,可谓是学术界、美学界的楷模。”{8}蒋先生有着崇高的学术声望和美好的精神追求,不仅学问做得好,人品也好,受人尊敬和仰慕。很多学者请蒋先生写序和读后感,他生前共写过八十五篇序(含自序)和读后感,这充分说明了他对其他学者和后学的关爱,也充分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写序和读后感耗费了蒋先生晚年很大的精力,这也是他想写作中国美学史的愿望没有实现的原因之一。比起自己的愿望,他更看重别人的诉求和对他人的关爱,这不正是他追求美的人生和践行美育的体现吗?

蒋先生侧重对美育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探索,其审美关系论美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蒋先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是反对美的本质主义研究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主张对美下定义,认为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或理念。从这一立场出发,他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角度对美进行讨论,其美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生成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推进了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他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育,美育是人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结果和目的。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见出美育的实现依赖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關系的特点决定了美育的特点。蒋先生注重以美育人的过程,强调美育的生成性,并探索出美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拓展了以美育人的可能性。

结语

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色彩,他把人看作是美的主体和中心,从“人—审美关系—对象—人”的过程讨论美。他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本质力量作为美育的目的,认为美育内化于人的审美活动,是发展人和提高人的必要环节。他认为美是对人而言的,人们之所以创造美和参加审美活动,是因为人的精神生活和本质力量的提高需要美,美育是人们凭借审美关系参与审美活动获得美感和教育的结果。蒋先生在说明美育的必要性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生活经验,探索出以审美关系为前提的美育的方式和途径,展现出美育的特点和目的,突显了美育的方法论价值,从而为中国当代美育的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做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贡献。

作者简介:刘涛,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

猜你喜欢

美育
德润童心 雅美育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校外小记者项目的美育课程研究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新时代我国美育研究的进展与使命
挖掘绘本美育功能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试论文学美育中的审美评价能力——兼论“多元解读”和“多元有界”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