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人是世界的美”的理论意蕴

2021-12-24张弓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

张弓

摘  要:蒋孔阳在《美学新论》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个互有关联的命题,形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有关美的本质的系统论述。这中间,“人是世界的美”应该是这三个命题的中心环节,它在实践自由的创造中,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关系,进而得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论。“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表明了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蒋孔阳从“美是一种社会机能”“美要求有社会的共鸣”“美要有社会的解释和评价”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命题,从而规定了美的社会机能性、社会共享性、社会价值性,深刻揭示了美的社会性和属人性。而当下在传媒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对美和美的东西的认识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该接着蒋孔阳的思想继续延续、深挖下去。

关键词:蒋孔阳;人是世界的美;数字时代

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三个相关的命题,形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整体。实际上,“人是世界的美”應该是这三个命题的中心环节,它在实践自由的创造中,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关系,从而合逻辑地得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论。

一、“人是世界的美”的理论内涵

蒋孔阳在他的美学思想集大成著作《美学新论》中,借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美人的“the beauty of World”一句的汉语直译,提出了“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并且明确指出:“在莎士比亚看来,人是‘世界的美’。或者说,有了人,世界才有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世界再没有美。”{1}“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表明了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世界再没有美。正是“人是世界的美”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含义,使得“人是世界的美”这个命题成为蒋孔阳实践创造美学的三大命题的中心环节。

根据新实践美学学者的研究明确指出:蒋孔阳的实践人生创造美学同实践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李泽厚有明显的不同,李泽厚把“实践”概念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劳动”的范围之内,而蒋孔阳把“实践”规定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蒋孔阳作为后来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中崛起的“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是一种站在生成论的高度强调审美主体人生创造的新的实践美学。正因为如此,蒋孔阳在《美学新论》中的“美论”中,在分析、阐释、论述了“美和美的东西”“美与形式”“美与愉快”“美与完满”“美与理念”“美与关系”“美与生活”“美与距离”“美与移情”“美与无意识”“美的否定”等问题之后,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的重要命题。实际上,也就是在分析和批判了西方美学史上的众多学说之后,蒋孔阳阐明了自己的“新”实践美学的美论观点理论。蒋孔阳认为:“我们应当把美看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1}而这里所说的“创造”“是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然后从量变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变化”。“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gence)。”{2}他强调了“美的创造的时空复合结构”和“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指明了美是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等的多样性的统一,“当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相互契合了,情与景相互交融了,这时,美就会突然创造出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永远处于恒新恒变的状态之中,因此,美也处于不断的创造过程中”③。虽然在这里并没有出现“实践”的字眼,但不难看出 “创造”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是各种原因和契机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契合的活动过程,是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活动过程,因此,也就是人的活动,也就是人的“实践”。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于人、人的活动、人的实践、人的创造的阐释, 而这些问题的展开也就构成了蒋孔阳对于“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的具体阐释。

借用鲁迅所说:“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蒋孔阳也指出:“这句话,可说概括了历代美学家对于美的共同看法:美离不开人,美是对人而言的,在人类社会以前,没有美。”{4}蒋孔阳首先回答了有些学者所主张的“人类社会以前就存在美”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早在人类社会以前就存在的美”只能是自然美,而自然美比工艺美、艺术美和社会美,都要出现得更晚一些,并且反驳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谓“一些鸟类和动物,不仅有美,而且有与人类相类似的美感”的观点。他认为:动植物的所谓美和美感只是一种“种族的特性”,不可能具有“高度的精神个性的美”;动植物的这种“种族的特性”,事实上是一种生物学的本能,只有生物学上的意义,而不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自然界的所谓“美”无法拿来和人类社会的美相比,不能把人所说的美,强加于自然界;动植物的美不美,是从人的角度来看的;动物对于颜色、声音、形状等的爱好,并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本能的遗传、生存的需要。于是,蒋孔阳说:“认为动植物有美,从而到人类社会以前去找美,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美是人在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诞生的。人是这一审美关系的主体,美是对人而言的。‘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5}

蒋孔阳深刻地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世界的美”,涉及人的本质主要就在于“人有自由意识”。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类不仅认识了作为主体的人,而且认识了作为客体的对象,并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了实用的、伦理的等种种强制性的、不自由的关系。然而,还有一种非强制性的自由关系:“主体对客体没有实际利害的要求,而只是一种形象的观赏,精神的满足。这就是审美关系,美就在这个关系中诞生。只有有了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这种审美关系,因此,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⑥据此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论。这中间的逻辑关系是:“美离不开人,因而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但抽象的人的本质概念,不能成为美;人的本质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7}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主要是生产劳动的过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覿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

蒋孔阳在马克思的思想基础上,明确指出:“美的各种因素也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转;这个中心是什么呢?这就是人。美离不开人,是人创造了美,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人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使现实‘成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因此,“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命题,是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美学的命题,也是“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的自然而然、合乎逻辑的结果。在蒋孔阳这里,“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三个命题组成了一个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逻辑自洽的有机整体,而“人是世界的美”则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中介环节和中心环节。

二、“人是世界的美”与美的本质特征

蔣孔阳从“美是一种社会机能”“美要求有社会的共鸣”“美要有社会的解释和评价”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人是世界的美”这个命题,从而规定了美的社会机能性、社会共享性、社会价值性,深刻揭示了美的社会性和属人性。

蒋孔阳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的机能。首先,美使社会团结统一起来。他引用德国伟大诗人、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的论述:“只有美的交流才使社会统一起来,因为它涉及大家共同的东西”,“只有美,当我们同时既作为个体又作为类,也就是作为类的代表时才能享受到它”,“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就像《红楼梦》的美,成为人与人之间互通感情的一种联系。正因为如此,美虽然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但它却把人们统一起来,成为社会团结的一个重要机能。③其次,美是人类提高自己和超过自己的一种社会机能。有了这种机能,人就能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单纯的自然的存在,走向自觉的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提高人的精神修养和精神境界。{4}这就指明了美的社会客观性和社会功能性。这也就是孔子所谈到的诗的“群”(团结)和“兴”(振奋)的功能。蒋孔阳先生就是这样,别开生面和独辟蹊径地从社会机能的层面揭示了美的本质特征。

蒋孔阳认为,美要求有社会的共鸣。“‘自美’不美,一定要在他人和社会中引起反响和共鸣,方才美。”他引用了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美只有在社会里产生着兴趣”,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的“同情说”,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结论“美和艺术是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等说法来论证美的社会共享性。不过,他进一步明确了“这得看这种感情是不是符合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美的感情应该是符合社会的利益的,才能够引起生活的共鸣。{5}这就把美的共享性、交互性揭示出来了。因此,美虽然是具有个性的,甚至是独特性的,但是,它还必须符合社会利益而引起社会共鸣。这也就是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所说的“美的普遍有效性”,也与唐代大文豪和大诗人柳宗元所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蒋孔阳先生把古今中外大文豪、大思想家、大美学家所公认的“美的共享性”本质特征通过“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阐发出来,而且是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来进行分析、论证、阐述的,从而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外古今美学家的思想精华,也纠正了他们在哲学基础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局限,进一步辩证准确地阐述了美的本质特征。

蒋孔阳认为,美要有社会的解释和评价。他以中国国粹京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和观众的交流互动而表现出来的喝彩场面来阐释美的社会解释和评价的存在。他还进一步引用了德国现代解释学美学大家伽德默尔(伽达默尔)的“视界溶合(视界融合)”论,德国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的“读者接受论”来证明,艺术作品的美的不固定性或者不确定性,美的意义的变化性或者生成性,也就间接指明了美应该有社会的解释和评价的事实。他还引用了德国美学家格罗塞的论述,来说明“美和艺术离不开观者、听者,离不开社会的解释和评价,艺术的美是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交互的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1},这些都有力地揭示了美的社会价值性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价值是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就是有价值,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就是没有价值;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事物就具有实用价值,这种价值叫作“利”;能够满足人的认知需要的事物就具有认知价值,这种价值叫作“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事物就具有审美价值,这种价值叫作“美”;能够满足人的伦理需要的事物就具有伦理价值,这种价值叫作“善”;能够满足人的宗教需要的事物就具有宗教价值,这种价值叫作“圣”。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人类对于价值虽然很早就有所认识和理解,但是,形成比较完整的价值哲学、价值美学却还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思想家首先是从经济学研究中系统探讨了“价值”,然后逐步推广到哲学、美学和其他学科。在西方,价值哲学比较早是在新康德主义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也比较早就研究了商品的价值,比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剩余价值”等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是一些重要概念或者基本范畴。在中国从价值的角度来研究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还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新时期的新思潮。蒋孔阳先生就从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实践中发现了“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揭示了美离不开人、为人而存在、对人而言的属人性和价值性,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的较早的创新成果,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现当代美学中很有影响的“纯客观论”“与人无关”的美学观和美论观点。由此可见,蒋孔阳先生的“人是世界的美”的命题就是针对那种“纯客观论”“与人无关”的美学观和美论观点,也就是对中国现当代美学中的“无人美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在新时期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新结晶。它不仅反思批判了“无人美学”,而且以“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完整、新颖的美论系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美学,把实践美学引向了新的、更加坚实和宽广的发展道路。

三、数字时代新的“世界和人”:赛博空间和赛博格

鉴于当时历史发展的限制,无论是马克思还是蒋孔阳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计算机和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展开,因此,他们所面对和分析的世界都与现在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再来谈人的世界的时候,已经无法回避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所构建起来的数字化虚拟世界和无处不在的传媒世界,而在传媒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对美和美的东西的认识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该接着蒋孔阳的思想继续延续、深挖下去。

在数字时代人的世界不再只是单纯的人的客观现实世界,现在已经有各种媒介构建起来的虚拟现实世界,将来还会有自然人、赛博格、人工智能共存在这个“世界”上(这其中也包括了赛博空间)。马克思眼中的世界是“感性的世界”,是人类历史的实践的结果,“他(费尔巴哈,引者注)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虽然马克思没有预见到日后数字世界的具体样子,但是他的思想对我们研究当下世界也同样适用,无论是计算机、互联网,还是日后会不断更新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世代不断实践的产物。从美学研究的角度,我们除了看到世界的唯物性之外,也应该注意到它是感性的存在,它直接对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发生作用、影响,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些感性的认识和反应,不断丰富我们对于当下甚至未来世界的建构。只是和这个外在客观世界认识和交流已经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报纸、书籍、电话、电报,转变成了超链接文本、电视、电影、智能手机、短视频等等。就像鲍德里亚所说的,既然在当前的模拟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正在内爆,所有的事物都是模拟,那么所有的事物就都能融解成一个单一的巨大的模拟团块。譬如,以当前电视里的谈话节目来看,电视正融入生活,生活也正融入电视。{2}我们在媒介所营造的超真实的幻象里,对于美的感知和评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这种被动接受美的方式,不因各种媒介制造的“审美震惊”而失去独立的审美判断。

除了一些传统的电子媒介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一个由互联网(将来是物联网)和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智能终端所构建的赛博空间同样构成了我们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活场景。赛博空间英文为Cyberspace,它是控制论(cybernetics)和空间(space)两个词的组合,指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里的虚拟空间,由居住在加拿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2年发表于《omni》杂志的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Burning Chrome)》中首次创造出来,并在后来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中被普及。它主要特点有:第一,赛博空间可以突破物理世界的限制而穿越时空;第二,人们的意识可以摆脱物质身体的束缚而在赛博空间独立存在和活动;第三,赛博空间由信息组成;人机耦合的电子人在赛博空间获得永生。③

而与赛博空间密切相联系的赛博格(cyborg)一词则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航天医学空军学校的两位学者曼弗雷德·克林斯(M.E.Clynes)和内森·克兰(N.S.Kline)在《赛博与空间》中首次提出赛博格这一概念。这两位科学家从cybernetic(控制论的)和organism(有机体)两个词中各取前三个字母构造了一个新词“cyborg”。他们提出为了解决人类在未来星际旅行中面临的呼吸、新陈代谢、失重以及辐射效应等问题,需要向人类身体移植辅助的神经控制装置以增强人类适应外部空间的生存能力,由此产生了赛博格这个概念。赛博格后来被定义为人的身体性能经由机械拓展进而超越人体的限制的新身体,也有人将其简称为电子人。美国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称之为“一个控制生物体,一种机器和生物体的混合,一种社会现实的生物,也是一种科幻小说的生物”。{4}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再到赛博格(化)概念的提出,都可以看到技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加强了人的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甚至会改变人类在世界存在的方式,借助于电子器官、意识存储等科技手段达到人的永生。根据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迪拜举办的2017年世界政府峰会上提出的设想:赛博格将取代纯生物的自然“造物”(creature),人之为人的方式将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将变成一种混合的造物。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描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事情将一去不复返,人和机器所组成的赛博格在永生的时候不再有疾病和容颜易逝的烦恼,而需要担心的能源是否能够持续地供给,环境的持续恶化,在不断信息内爆的轰炸下,赛博格变成了“已有万年不死身,只愿宅在屋内玩手机”的生物,人们更多地依赖电子屏幕来了解外在世界,线上活动挤占了大量的线下时间,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借助于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人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在线上获得超越身临其境的全方位感受,甚至由于环境污染、厄尔尼诺现象等影响,大好的山川河流也只能存在于数字影像里,地球也变成了科幻电影描绘的“麦克斯式的朋克荒地”{1}。

据此不难看到人在借助电子技术实现物理空间的超越时候,人已经不是过去的自然有机的人,过去根据传统意义上的人的概念定义的“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以往美是人创造的,现在美是人和机器一起创造的,将来美有可能是由具有超越人的意识的机器创造的。国内关注人工智能和后人类研究较早的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峰教授在分析后人类主义艺术时就指出:“人类的自我意识成了艺术作品纯粹性的障碍,放弃人类自我意识才能达成艺术作品的完美,这实际上是将公开这一点变为艺术判断的最终准则,而人类自我意识则是一个可以被放弃掉的要素。這在人类时代可以视为自杀,但在尚未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这可能成为一种另类的艺术活动,我们暂时还无法为它确定名称,因为这一活动形式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还不是真正的实践,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这一实践很可能出现,这是对礼会整体实践的观念与伦理的考验。”{2}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其理论逻辑起点的合理性、美学观念的开放性、美学问题意识的自觉性为我们在当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只要人工智能的奇点还没有出现,人工智能机器还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意识,那么蒋孔阳的创造论实践美学就依然具有解释现今世界的有效性。人依然是在自己创造的世界展示世界的美。“美学的社会性意义就在于,它以本真的审美世界作为参照系对现实的遮蔽状态进行反思。失去批判之维度,审美就有可能滑落至娱乐消遣推动者的层次。只有坚守自己作为更美好生活的启蒙指引者的角色,审美才具有改造现实和创造未来的内在力量。因此,我们在后人类纪逐步抵达的那种炫目的新科技景观中,尤其需要以自觉的历史批判意识来规避主体性让渡带来的安全风险”③。新实践美学的建构充分发掘蒋先生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并沿着其理论路径“接着讲”下去,把实践美学的研究和当下的数字生活联系起来,以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实践主体性和新的实践形式为研究对象,在智能机器的 “奇点”还未到来之前,做好理论和思想上的前期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数字时代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
精准广告研究述评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